论见|核酸检测现场不能拉小提琴?“战疫”不应排斥“文艺”
战疫未必需要刻意营造某种“仪式感”,更不需要为了吸睛去搞形式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在战疫中无所作为。
3月27日,湖南长沙某高校核酸检测现场,学校组织音乐学院几名学生在一旁拉小提琴。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说防疫现场听拉琴,很温馨很感动;也有网友质疑,这是防疫中的形式主义,纯属作秀。
一切脱离现场和细节的讨论都不足取。从视频上看,当天是阴雨天气,学生们在操场上排队参加核酸检测,参加演奏的音乐学院学生列队站在看台上,都戴着口罩、保持间距,与参加检测的队伍有十多米的距离。这样的“阵仗”显然不违反防疫规定,也不会干扰核酸检测。非但如此,现场学生还相当欢迎这种表演。说它“纯属作秀”,不知从何谈起?
这两天,有一段向“大白”献舞的视频,也遭到一些人的批评。有人认为,与其做这些虚头巴脑的事,还不如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大白”们,哪怕是让他们坐下来歇歇脚也好。这样的观点未必能成立。谁说为“大白”献舞,就不是关爱之举、有用之举,“大白”们会不接受这种慰问的形式?如果不了解事情的原委和详情就下结论,难免有失武断。
战疫需要文艺,这是确定无疑的。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能鼓舞人们战疫的信心和斗志,也能抚慰人们在特殊时期的柔软内心。2020年央视春晚,正逢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爆发,为鼓舞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央视决定临时增加一个节目《爱是桥梁》,引起观众的强烈关注和好评。这两年多来,有许多专业、非专业人士以疫情防控为背景,创作出众多颇受好评的文艺作品,有的专业团队还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倾情献艺、加油打气,就连一些地方的封控楼宇,也多次传出居家隔离的人们自发合唱同一首歌的感人场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把战疫和文艺截然分开的观点站不住脚。
文艺助阵战疫,当然也需要考虑具体形式、区分不同场合。除了遵守防疫规定这一基本前提外,组织者、创作者和演出者应当充分考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演出的时空背景和具体场景,以及观众的需求与接受情况,为防疫工作者和普通群众适时送上一些健康向上的文艺演出和作品。战疫未必需要刻意营造某种“仪式感”,更不需要为了吸睛去搞形式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在战疫中无所作为。实际上,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为时代和人民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精品力作,用优秀的战疫作品来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净化人。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有一件十分重要的雕塑作品——《艰苦岁月》,反映了在艰难的革命岁月,一位老红军坐在石头上吹笛,一名小战士扶枪聆听的场景。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幅作品及其赏析还登上了小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抗疫也是一场特殊的战斗,考验着人们的决心、耐心和韧劲,同样需要我们保持一份“吹笛”的静气、“听笛”的情怀、“容笛”的胸襟。临危不惧、处险不惊,张弛有道、动静结合,理应成为我们留给世界的战疫“队形”和“表情”。
作者|左中甫
编校|杨丽
审核|陈立民
新华日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