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长白山神庙遗址:令人惊叹的金代皇家建筑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3-30 07:55:02

长白山,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圣山,古往今来,无数风流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其中,宝马城的故事经世人传唱千载,终于在长白山的二道白河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重现天日。

最初版本的“宝马城”,是传说中唐代的一位名叫刘仁轨的将军曾路过此地,喜得一匹宝马,从此战无不胜,便称这里为宝马城。于是关于这处神奇之地的推测,基本上偏向于渤海朝贡道上的重要驿站,抑或是渤海中京显德府的兴州。但那些在宝马古城遗址周围的地面上散布着的各种砖瓦、瓦当等建筑构件,让人们发现这座小城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

为解决遗址的年代、性质与布局问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于2014—2018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五个年度的勘探与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近4500平方米,勘探近110万平方米,出土以建筑构件为代表的各类遗物超过 5000 件。

这些兽面瓦当、凤鸟脊饰、龙凤纹鸱吻等具有明显金代特征的文物,不仅带有精美的兽头、凤鸟等图案,更凸显了一种皇家气韵。而真正将这里印证为金代皇家修建的祭祀长白山神庙故址,是那些已经碎成数块的汉白玉玉册,上面刻有的“癸丑”字样,恰好对应了金章宗册封长白山神为“开天宏圣帝”的明昌四年,由此人们得出结论,这里就是金朝举行山祭的宫殿。这不禁让人惊叹,原来在长白山这座圣山脚下,藏着这样一个神圣的金代古遗址,同时也藏着一个朝代虔诚的信仰。

通过细细地挖掘与探究,这座大型建筑遗址在长白山脚下逐渐浮现出来,它的台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22米、南北长14.4米,台基上是一座砖墙木结构建筑。中国的土木建筑遗址,绝大部分在发掘时只剩地基,幸运的是,除南墙东段只剩基底部外,剩余墙体在地面上都有部分保留,墙体厚约1.3米,均为长条形顺砖错缝平砌,其中北墙保存最好的地方尚见十层砖,高度达80厘米。四边墙体围出的室内空间东西长14.4米、南北宽9米,在四面墙体中均发现了石柱础,其中覆盆形的角础和南墙门础直径都接近1米,通过它们可以推断建筑面阔和进深都是三间。

考古队员在清理完建筑内部的倒塌堆积和沉积尘土后,发现整个室内地面均由方形青砖通缝铺成,大体保存较好,局部碎裂严重,一些地方可辨认出修补痕迹,铺地砖上发现大量木炭残迹,由此推断,这座神庙当时是因为起火而倒塌。神奇的是,在清理地面的时候,发现室内铺砖并未留出空缺,所以当初室内是没有柱子的,空间跨度如此大的建筑,里面却一根柱子都没有,这在古代建筑中可以说非常罕见。现场的遗址多处都是满施红彩的白灰残块,这说明外墙壁面处理方式是抹白灰后涂朱,也就是红墙。而建筑内部铺地砖上还发现数处绘蓝彩的木材残迹,显示出当时建筑的梁枋上应有彩绘。

在建筑的外围处,有一周宽1.7米的砖铺回廊,回廊外台基下方则是院落,同样也以砖铺地,只不过不是方砖,而是长方形条砖。在院子的地面上围绕台基边缘,每隔一定间距排列有加工精细的石材,有的还附有木头痕迹,它们很可能是用来固定木质栏杆的。而出建筑的南门则有一道长方形台基向南延伸,应通向中部土台,在台基两侧也发现大型柱础,由此可以推测它应是连接两座建筑的廊道,上方原本应有顶棚。如此规模宏大的神庙,以中原王朝的传统仪轨来祭祀长白山,还是用祭祀五岳的最高规格,可见当时人们对长白山的崇拜程度。

2017年,“宝马城遗址”被正式定名为“长白山神庙遗址”。这是近年来辽金考古的重要发现,也是边疆考古与北方民族考古的重大突破,为研究宋金时期物质文化与金代官式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研究金王朝的边疆经略、探索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充实长白山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21年10月12日,长白山神庙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文:刘皖东

摄影:王智超 于立新

标签: 中原王朝 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