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年底建成,“悦来茶园”即将回归
春熙路的喧嚣、太古里的时尚、川剧艺术中心的悠闲,成都三大地标诠释本土文化多元含义。其中,传承超百年的川剧艺术中心,不仅是成都人慢生活的代表,更是公认的川戏“窝子”。
3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在成都市锦江区华兴正街54号看到,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现场正紧张施工中,大红色的外墙、青色屋顶让人耳目一新。目前工程主体已经基本完工,即将进入内部装修和设施设备按照阶段。根据预计,川剧艺术中心将在大运会前完成外墙装饰、总平工程和光彩工程建设,整个项目将于2022年12月基本完工,2023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开放。
▲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效果图
总建筑面积约22864平方米
预计年底建成,2023年开演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前身是闻名遐迩的悦来茶园。它是国内第一家以川剧命名、以戏剧演出为主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其中包括锦江剧场、川剧艺术博物馆、悦来茶园。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原有场地狭小、设施陈旧、功能相对单一,配套功能缺失,已严重限制了川剧艺术中心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看川剧、泡茶馆似乎只是老一辈和游客的专属,与当下的生活与关注渐行渐远。”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蒋明睿告诉记者,让 “川戏窝子”重新时尚起来,让“百年悦来”回归时代生活的舞台,让更多到成都旅游的游客感受正宗的川剧艺术,成为当代川剧人的迫切期望。2020年,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
改扩建后的川剧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286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09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772平方米;东侧地下室三层,西侧地下室一层,地面均为三层。
▲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
据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经理赵道俊介绍,整个项目中部,保留了原有的锦江剧场,东西两侧分别新建了两栋三层建筑,两侧通过架空廊道横跨老剧场,使整个项目连为一体。中部锦江剧场内部将进行重新装修,外部立面材质更新为青砖面砖为主的红灰色调。西侧包括传统川剧表演小剧场、川剧博物馆、排练厅及办公区。东侧包括川剧等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区、悦来茶园及包间、川剧音像制作室、川剧阅读试听室、川剧信息传播中心、川剧艺术策划中心、演员接待等。
“目前整个项目外墙装饰含玻璃幕墙总体完成总进度70%,总平工程总体完成总进度25%,机电工程总体完成总进度20%。”赵道俊表示,预计川剧艺术中心将在大运会前完成外墙装饰、总平工程和光彩工程建设,整个项目将于2022年12月基本完工,2023年正式开演。
▲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
茶馆、咖啡、酒吧
“川戏窝子”将重新时尚起来
1908年,四川第一家具有近代化设施的新式剧场—悦来茶园正式建成。当年的悦来茶园是省内最豪华气派的戏园,是娱乐风尚的最前沿。
100年后的今天,临近悦来茶园的春熙路、太古里成为新的时尚前沿,为了让悦来茶园回归时代生活的舞台,改扩建后的川剧艺术中心,一方面将保留川剧传统,另一方面将开展多种形式探索。
据蒋明睿介绍,新建成的川剧艺术中心,将继续传承川剧之源的文化禀赋,以继承和弘扬川剧文化为第一要务,打造集川剧剧目展演、川剧艺术体验、川剧文化展示、成都人文精神传播等为一体的,以场景为板块,以沉浸体验为形式,容纳川剧艺术、民俗文化、非遗记忆、文创产品为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成为外地游客来蓉后要进行文化体验的必达目的地。
▲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效果图
同时,探索传统和时尚在这个舞台相遇。“唱腔”、“六方”与流行乐的融合;“戏服”、“妆容”与时装秀的跨界;各类艺术展与节庆活动,吸引年轻人重新接近、认识传统精粹之美。
在这里,传统市井生活以新的方式重新回归。茶馆到晚上变脸主题酒吧,博物馆与咖啡吧、书吧、主题餐饮共生,戏窝子不再是老一辈的专利,更是年轻人的时尚聚点,让“川戏窝子”重新时尚起来。
成都已建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919个
川剧艺术中心是成都有序推进的重大项目之一。作为成都市民高品质宜居生活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成都持续推进公服设施建设工作。
2021年,成都推进中的重大城建项目39个,其中,开工建设文化公园景观提升及地下停车场项目,持续推进金沙演艺综合体、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乐团驻场项目。同时,建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919个,其中,中心城区建成668个,郊(市)县建成251个。
▲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
2022年,成都大运会即将举办。随着大运时间的到来,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等一批布局合理、造型惊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样态丰富的现代化综合体育场馆建成投用,城北体育馆、猛追湾游泳场等一批承载市民情怀的老旧场馆全面提档升级、焕发新机。
据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结合片区常住人口分布和结构特征,针对性确定建设目标,提升公服设施与人口匹配度,推动基本公服职住平衡、优质均衡。同时,通过规划新建、功能转换、空间挖潜等方式,推进新区、旧城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开工(新建、改建)项目不少于240处,完工项目不少于200处。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实习生 魏琳珊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