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看宝鸡】让破瓷重新绽放魅力
让破瓷重新绽放魅力
——记宝鸡锔瓷艺人孙宝建
孙宝建,生于1953年,渭滨区人,锔瓷艺人,此前是市区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2004年至今十几年间,孙宝建在锔瓷技艺上精益求精,錾刻、镶嵌、贴花不断与时俱进。他的锔瓷技艺既保留了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方法,同时也添加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元素。他还创新研制出了荷花钉、梅花钉等造型新颖的花钉。无论什么残碎器物,只要是经过他的手,修复好后就会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说起锔瓷,很多人会比较陌生,中国有句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钉”进行修复的技术。
随着时代变迁,掌握这门绝活的艺人已经很少了,锔瓷技艺濒临失传。而在宝鸡清姜却有这样一位坚守这项传统技艺的锔瓷艺人,他能在残破瓷器上精雕细刻出神奇的图案,他就是孙宝建。近日,笔者在孙宝建的工作室,了解了这项传统技艺和锔瓷艺人的非凡匠心。
孙宝建仔细检查修复好的茶盖
退休后开启锔瓷生涯
出生于1953年的孙宝建,面容清秀,文质彬彬,一双手因常年修复残瓷而略显粗糙。孙宝建的工作室位于渭滨区清姜东四路的一间地下室,这个不足十平米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种残破的瓷杯和碎片。孙宝建介绍,这些都是他还没有修复完成的器物,“有一些残器是我从各地自费淘回,逐一修复的,其余大部分是别人拿来让我修复的。”
谈起为何会学习锔瓷这门手艺,孙宝建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他的父亲祖籍山西,参军入伍后随部队到宝鸡,参与了解放宝鸡战争,最后留在宝鸡工作和生活。孙宝建出生在宝鸡,他自幼喜欢动手做一些小手工,用铁丝制作弹弓,花几分钱买来航模并制作雏形,用木头制作各种小模型……
孙宝建在胶板上錾刻纹饰
从龙泉中学毕业后,孙宝建被分到一家企业工作,17岁的他成了一名木工,每天所做就是用木头、金属制作模型。“可以说,我很幸运,干的工作是自幼就喜欢的手工制作。”孙宝建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他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很快,他便成了企业的骨干,属于当时技术最高超的技工。这一切也都为他后来从事锔瓷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后,孙宝建喜欢读书看报,品茶养花,生活过得安静闲适。孙宝建也喜欢研究茶艺和茶器。他还经常动手做一些撬茶工具,且做的得心应手。孙宝建说:“喝茶需要茶具,茶具多为瓷器,一不小心就会打破,特别是比较高端的茶器,价值不菲,一旦破损比较可惜。一次,有位茶友找到孙宝建说,身边许多茶友有破损的茶器需要修复,可就是找不到会锔瓷的人。
孙宝建修复好的茶壶
这位茶友走后,孙宝建思索片刻便立即行动起来,以前他也做一些手工艺术品,除了撬茶工具,还雕刻橄榄核、手串等文玩物品,但都是送朋友,属于自娱自乐。想要真正从事锔瓷,家里空间有限,粉尘大,必须要有专门的工作室。于是,孙宝建几经打听最终花了几万元钱,在东四路一小区买了一间地下室,作为自己的工作室,又开始购买锔瓷所用的工具,至此开启了他的锔瓷生涯。
痴迷锔瓷精研技艺
自从有了工作室,孙宝建便一头扎进锔瓷的世界,一门心思专心钻研锔瓷技艺。
干这一行的人很少,又没有师傅在旁边点拨,孙宝建每天就泡在网上,通过观看视频学习锔瓷技艺,但网上的制作细节很少,多数时间孙宝建只能凭以往手工制作的经验想象操作手法。他不断摸索,反复练习,可还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修复的器物也比较粗糙,不够美观。
精心修复好的“作品”让孙宝建颇有成就感
“我这人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做的不好,拆!美观不够,拆!耗费时间太长也不行,拆!”孙宝建反复琢磨,总结失败教训,他认为除了熟练程度不够,自己从思想上对锔瓷的认知还比较肤浅。“一样器物并不是打碎了重新组合起来就行,每一件器物都是有生命的,就跟人一样,破碎的器物,就像生了病的人,修补的不仅是瓷器,更是一种情感。”自从认知有了质的升华,修复过程中孙宝建所倾注的心血就又不一样了。无形中,他对自己的锔瓷技艺要求更高更严。孙宝建说,锯瓷的步骤复杂繁琐,一般分为四个步骤,首先得找碴对缝;其次是定位点记,根据不同瓷器的样式、碎裂程度决定锔钉数量和位置;接着是用金刚钻打孔,这一步对锔瓷艺人是非常大的考验,因为有些瓷器只有几毫米厚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炸裂或崩瓷;最后一步就是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这样锔瓷才算完成。
孙宝建用錾刻花片修复的茶杯
从2004年至今,十几年间,孙宝建在锔瓷技艺上精益求精,在錾刻、镶嵌、贴花上不断与时俱进。他的锔瓷技艺既保留了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方法,同时也添加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元素。他还创新研制出了荷花钉、梅花钉等造型新颖的花钉……“这些年为深造技艺,购买残片、工具材料,记不清花了多少钱。”孙宝建对笔者说。
孙宝建将打碎的茶杯修复完好
就这样,一件件受伤的瓷器,在孙宝建的手中枯木逢春,再次绽放艺术的魅力。
从宋代的建盏,清代的青花,民国时期的紫砂,到现代日用的茶器,近十年间,经孙宝建的手获得新生的残碎器物不计其数。如今,经茶友们口口相传,找孙宝建锔瓷的人越来越多。茶友李永锋说,无论什么残碎器物,只要是经过他的手,修复好后就会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继续传承锔瓷技艺
谈及锔瓷的未来,孙宝建显得有些无奈,现在几乎没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手艺。他说,要想保护锔瓷技艺,就要把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锔瓷。
孙宝建修复完成的方形茶壶
在孙宝建的学艺生涯中,他深深地体会到没师傅带的痛处,有师傅带,制作过程中,师傅一句话就能点到关键处,就要少走很多弯路,没师傅带就得反反复复尝试修复,不仅耗时太久,而且很难达到美观和精致。如今,慕名找上门想跟着孙宝建学锔瓷的人不少,但一些人来了之后,看看听听,最后便默默走了。究其原因,有人觉得学起来太耗时,有人感到难度太大,也有人认为收入太低……
孙宝建说:“这是一门孤独的手艺,不要求学艺的人智商有多高,有多聪明,只要求学艺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冷清,又要有那种渴望拥有完整的手艺人。只要有愿意学的,我就愿意教。”任昊是孙宝建的徒弟,学艺一年多,他说:“师傅教人从来都是倾囊相授,我也会一直认真学下去。”
孙宝建用錾刻花片修复的茶杯盖
“锔瓷,是中国一门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在锔瓷匠人手里,碎裂的瓷器被赋予全新的生命,缝合出独特的美意。他们修补的不仅仅是破碎的器物,更是人们的惜物之心,希望锔瓷技艺后继有人。”孙宝建说。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毛丽娜
编辑:都亚敏
审核:韩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