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水下考古/泰興沉船瓷器 見證海上絲路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4-03 15:49:22

圖:青花變形壽字紋碗。

一九九九年,一艘清代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的沉船在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附近的加斯帕海峽附近海域被發現,由海外商業團隊進行打撈,出水船貨三十餘萬件,多為瓷器。在打撈團隊按圖索驥、根據文獻記載確認沉船位置的過程中,得知該船名為「泰興號」。次年,該沉船出水器物在德國納高(Nagel)拍賣行拍賣出售,歐洲收藏界頗為嘩然。\彭曉雲(文、圖)

「泰興號」為一艘中國商船,於道光二年一月由廈門港啟程,赴今印尼的雅加達──爪哇島當時最重要的貿易城市之一進行海外貿易,順季風而南下。通過打撈團隊在水下作業時進行的初步測量,可見該船體量巨大,通長約五十米、寬約十米,桅杆長度超過三十米。發現時,沉船所在海床位置約在水下三十米左右。

繞峽觸礁 千人罹難

在船的下部,碼放着密密麻麻的瓷器,類型豐富多樣,包括大量盤、碗、碟、杯、盒、瓶、爐、罐等。同時,沉船中還發現大量其他材質的實用器具如紫砂壺、陶風爐、銅罐、銅壺、銅熨斗、錢幣、航海六分儀、銅炮、小型石刻像等。其中,船上出水有一塊刻「道光二年」銘的石質墓碑,結合文獻記載,可知該沉船確為道光二年無疑。泰興號沉船僅打撈出水的完整器物有三十餘萬件,另有大量未打撈留存海底的瓷器,總量驚人,船貨應以民用土產風物為主。根據船貨內容推測,這些運往巴達維亞的船貨,應主要應針對的是爪哇島本地居民以及大量移民當地的中國華僑。

「泰興號」沉沒於雅加達附近加斯帕島西北偏北處的貝爾維德淺灘,該海域地形險峻、暗礁叢生,因此經常發生觸礁事件,因此大多數船都會繞開此處,經過邦加海峽往南行駛。據文獻記載,該船載有船客、船員等兩千餘人,人數龐大,除了隨貨出行的貨主和船員外,應有大量偷渡出境的貧困苦力,欲往東南亞地區尋求生計。而「泰興號」商船可能正是由於船上人數過多、物資短缺,為了早點到達目的地,因而選擇冒險抄近道,不幸罹難。

「泰興號」商船遇難後不久,一艘載滿鴉片的帆船─「印第安那號」駛至格拉斯海峽附近,看到海面上漂浮着許多「泰興號」沉船中的遇難者,便從水中救出一百九十餘名倖存者。該次營救事件在一八二二年二月的《加爾各答報》中有所記錄。

品種豐富 閩瓷尤盛

「泰興號」沉船出水器物較為豐富,其中以瓷器數量最多,品類最為豐富,主要為清代閩南地區的德化窰、東溪窰、安溪窰等所燒造。

其中,白釉瓷中精品如琮式瓶,該瓶取「天圓地方」之意,口、底部均為圓形,瓶身為四方體,棱角處凸印變形八卦紋,該瓶胎釉潔白細膩溫潤、瓷化程度較高,是出水瓷器中較為精良者。另如折沿盤、杯、勺、蓋盒、蓋罐等通體施白釉,略泛黃,部分器物局部有米黃色開片。除瓷瓶外壁四角凸印有變形八卦紋以外,大部分器物表面光素無紋。

青釉、青白釉瓷有盤、三足爐、瓶、杯、碟、罐等。釉色或偏青、或偏白,深淺不一,釉質較瑩潤。三足爐、瓶等陳設器表面多暗刻纏枝花紋。杯、碟配套使用,是較為典型的福建地區常見的功夫茶茶具樣式,器表光素無裝飾。

醬釉、黑釉瓷有碟、勺、蓋罐、大罐、大煙槍桿、瓶、虎子、童子瓷塑、鳥形瓷塑等,胎體多含雜質,較粗糙,胎釉結合度不高,部分器物釉面剝落,多見施釉不均、流釉、施釉線不平齊等現象。

綠釉瓷有燭台。分上下兩層,上層燈盤呈小碗狀,下層燈盤為折沿形,下承喇叭形高足。

紅釉器為窰變釉玉壺春瓶,造型規整,底釉顏色深沉,面釉呈鐵銹紅色,有窰變紋理,釉面薄厚均勻,與石灣窰產品相類。

青花瓷數量最多,器類、裝飾紋樣最為豐富。器型有盤、碟、碗、杯、勺、盒、爐、罐、虎子、瓷塑等,其中盤有敞口斜壁盤、折沿盤,碗有敞口斜弧壁形、折腰形等。裝飾紋樣以植物花卉紋為主,有竹石牡丹紋、菊花紋、蓮花紋、梅花紋、蘭花紋、靈芝紋、牡丹玉蘭紋、花籃紋、瓜果紋等;也有少量人物、動物紋如「晨興半炷名香」人物圖、嬰戲圖、雲鶴紋、玉兔紋、火龍紋、魚紋、蝙蝠紋、夔龍紋等,部分瓷碗以貼印青花工藝裝飾變形「壽」字紋、吉語文字裝飾等。該批青花瓷器普遍較粗糙,胎釉含雜質較多,胎呈灰白或米白色,青花呈灰青色,偏灰暗,色料濃重處常見「雞爪紋」,紋飾筆法率意,繪畫風格粗獷質樸、不拘小節,具有典型的民窰瓷器風格。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青花瓷中其中有一種典型出口歐洲的外銷瓷風格餐具,表面繪製極為精緻的樓台風景圖案,線條工整細膩,胎釉細白,與其餘較粗糙的閩南外銷瓷風格相異。

釉上彩瓷數量較少,有盤、碗,為釉上粉彩裝飾變形蓮紋。器物內底處均有一圈刮釉露胎的澀圈,應為以疊燒工藝裝燒時便於壘摞所致。因海水長期浸泡,釉上彩料剝落較為嚴重。

另有陶器如大罐、紫砂壺、陶風爐等。其中紫砂壺底部多刻「孟臣」款,均為清末福建地區用於品用功夫茶的傳統茶壺樣式,非明末紫砂名家惠孟臣製,為清代中晚期福建潮州等地區盛行的紫砂茶具上所流行的名家寄託款。

繪畫風格 肆意粗獷

「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主要由閩南沿海地區瓷窰業所產,胎釉雜質普遍較多、原料陶冶不精,部分器物有生燒現象,器型不夠規整,青花瓷的數量和品類最為豐富,繪畫風格肆意粗獷,青料堆積處常見坼裂的「雞爪紋」。經過對比,可知該沉船中出水瓷器的具體產地主要集中在德化窰、東溪窰、安溪窰。

其中,如有較典型德化窰特徵的青花花籃紋碟、火龍紋盤、折沿兔紋碗、梅花紋碗、竹石牡丹紋碗、青花童子瓷塑等;具較典型東溪窰特徵的瓷器有青釉刻花瓶、青釉爐、青花洞石牡丹紋盤、醬釉瓶、醬釉碟等;較典型安溪窰特徵的有青花貼印變形壽字紋盤、貼印青花變形「萬壽」紋碗等。「泰興號」中出水的形式各異的刻「孟臣」款紫砂壺也應為福建所產,《海珠邊瑣》錄:「潮州人茗飲喜小壺,故粵中偽造孟臣、逸公小壺觸目皆是」,此類「孟臣」款紫砂壺在福建漳浦等地有所出土。陶瓷器另有部分似廣東石灣窰產品,如紅釉玉壺春瓶及部分較粗糙的陶質大罐等。

從生產工藝特徵看,該批瓷器除了常見的仰燒器以外,還有一些為了增大單位空間內窰爐的裝燒量、提高生產總量而普遍採用的其他裝燒方式,如部分小件杯、碟等採用了對扣燒工藝,器物兩兩對口相扣,均為芒口(口部刮去釉層、盡露胎骨),仰置的那件器物足背刮釉露胎,覆置的器物底足因不接觸窰具因此常滿釉裹足。瓷盒類器物內壁均澀胎無釉,燒製時採用了套燒的裝燒工藝,將盒類器物大小相套,節約空間。另有部分盤、碗普遍採用疊燒工藝,碗內底有一道澀圈,用於大小、形制相同的器物疊摞裝燒。這些裝燒工藝雖然大大提高了單位時間、單位空間內的產品數量,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器物品質的下降,多見芒口、內底澀圈、內壁澀胎等現象。此外,該批瓷器中,出現了一批貼印青花變形「壽」「萬壽」字紋、風景紋盤、碗,這種由純手工繪製圖案到半機械化批量印花的生產方式,也是該時期提高瓷業生產率的重要技術革新。該時期閩南地區普遍使用的橫式階級窰,在技術上也進一步推進了產量的提升。

清末外貿 未可言衰

從產品類別看,該階段中國閩南地區外銷瓷以品質粗樸的盤、碗、杯、碟等小件日用圓器為主,陳設瓷出口較少。應是針對東南亞普通平民大眾市場的產物,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而非觀賞性為主要目的。

「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的發現,彌補了以往關於清代中晚期中國瓷器外銷實物資料的不足,該沉船出水三十餘萬件瓷器,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使我們對於傳統觀點中關於「清代末期瓷器外銷趨於衰落」的傳統觀點提出質疑,一窺當時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瓷器外銷的內容、規模、路線、市場需求等情況。通過將該批瓷器與同時期德化窰、東溪窰、安溪窰的相關考古資料進行對比研究,能較完整地勾勒出十九世紀初閩南瓷窰業的總體發展面貌,包括產品類別、窰業生產、製瓷工藝、裝燒技術等方面,為研究該階段中國瓷器對外貿易、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等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