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古玩行业从神坛跌落一地鸡毛,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4-04 18:52:28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201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玩收藏的黄金年代。这些年里,该发财的都发财了,该成名的都成名了,那么古玩行业真的变成人们口中“全民收藏”了吗?

我们只知道,古董文物从文化遗产变成了“金钱”的代名词,民间收藏从“藏宝于民”变成了“国宝帮”的代名词。由此诞生了大量的伪专家、伪大师、国宝帮、造假贩子、诈骗公司,疯狂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古玩收藏跌落了神坛。

而现在还在坚持的玩家们,成了“擦屁股”的一代。

这世上一切的人间闹剧,都逃脱不了“利益”二字。本该结合文化与经济,让古玩收藏真正走向大众,那是个引导正规规化标准化最好的年代。

然而我们的“前辈们”,只顾着鉴宝、只顾着捞钱、只顾着赶紧将红利吃完,哪管他后果如何。他们对一切市场乱象视而不见,选择了漠视与明哲保身,吃干抹净拍屁股走人。

于是,疯狂的专家们如幽灵般游荡在各大鉴宝场所,哪怕是欺诈性的拍卖公司,也照样“友好合作”。正规拍卖公司有了法律做挡箭牌,建立了一道传承有序、名家旧藏、海外回流的“防线”,把民间古玩的出路彻底堵死。造假基地加班加点地生产,将全国的古玩市场彻底变成了工艺品市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些年唯一没变的,是那些看淡一切,冷眼旁观的收藏爱好者们。

很不幸,真正的爱好者都要给前辈们“擦屁股”,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我们要苦口婆心的劝说那些被“洗脑”的藏友,告诉他们别妄想一夜暴富,也千万不要去和那些交高昂前期费用的公司合作。

我们要不断揭露某些“老牌专家”的嘴脸,从文博部门出来的那一刻起,所谓专家就变成了“捞钱机器”,他们的“慈祥面目”都是在诱导你交钱。

我们还要冒着被骂到狗血淋头的风险,劝诫那些走火入魔的国宝帮们,不要再拿着地摊货生编乱造历史了,连字都认不全就敢说自己“捡漏国宝”,血汗钱都被骗子骗光了!

有用吗?说实话,用处真不大,聪明人交过几次学费之后自己就会悟出来,不用提醒。但脑子转不过弯的人,无论你怎样掏心置腹他都觉得你想骗他。

但我们还是要坚持,因为收藏行业如今大为改观,国家政策的放松和鼓励,网络时代的便捷和机遇,藏友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都在预示着这个行业正在“净化”。

但恰恰最缺少的还是那句话:诚信和秩序。

收藏界藏污纳垢的“妖魔”们,根本就不想变干净,越乱越好,因为能趁着乱象渔翁得利。

在这行,单打独斗是很难走出一条路的,那些拉大旗扯虎皮的“团体”,反而颐指气使备受欢迎。

名人效应、头顶光环、海外“洋大人”甚至是只要交钱就能进的各种“协会”,牛皮吹得越响,拍卖价格喊得越高,就越会聚集一批拥趸。

他们互相打压,又配合扯谎,心照不宣地想把新入行的人都培养成“韭菜”,想怎么割就怎么割。

这也是收藏爱好者们非常不齿的,一个本应该讲究高文化水平,一个干干净净互相讨教学习,一起进步的圈子。却生生变成了外行人眼里“疯子、傻子、骗子”聚集的地方。

现在的民间收藏群体,不仅有步入花甲的老玩家,还有更多的青壮年人,像律师、医生、公务员、商人、工薪族甚至学生。不论是哪一种,在信用社会里,都已经十分厌倦古玩行一些早已过时的“老规矩”,把尔虞我诈做到了极致。

他们更加讨厌所谓高端市场一些明里暗里的“潜规则”。所以就仍由他们卖力“表演”吧,我们收藏爱好者们不要急在这一时,更不要把钱掏出来养肥他们,静静地学习、沉淀、练好眼力,让骗子们都骗不到钱,这个市场自然就干净了。

这是一个众生平等的时代,更是一个能让平凡人发光的年代,不需要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砖家大湿”,更不需要蛊惑人心的害群之马。

标签: 爱好者们 民间收藏 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