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下中国建筑师,为什么值得Follow?
做建筑师的,或者男/女朋友是建筑师的都知道,这是一个“老年职业”。
很多人过了40岁才刚开始找到点感觉,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公认为建筑师的最高荣誉,每年颁给一位/组建筑师)往往要到六七十岁。
这大概是因为建筑设计跟别的很多设计不一样,需要更有厚度的人生经验,需要召唤和统筹别的工种的能力,也需要等待项目上手和落地的机会——很多时候一个项目从方案到建成就几年过去了,更多时候根本落不了地。
2019年,102岁高龄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与世长辞,他有句名言:“一个建筑师在40岁之前是不会成名的,都是在实习。”
不少知名的设计类媒体,专门为建筑师推出了“Under 40”(40岁以下)的奖项,就是告诉大家,这些建筑师还不到40岁,竟然做了这些项目,有前途有前途!
40岁前,一个建筑师能作为主创,完整落地几个建筑单体项目,应该属于上天眷顾,姑且不去说这个项目会不会获奖,能不能成为现在很流行的说法——网红地标。
能落地就不错了,谢天谢地。很多建筑师40岁前还停留在打杂的阶段,或做做小建筑改造、室内空间设计,积累着大量的纸上建筑(效果图建筑),永远无法落地。
加上国内的土地所有制因素,小业主很少,不像欧美,家里老宅子豆腐块大小的地皮都可以从建筑设计开始就DIY。不少建筑师的成名作,都始于帮朋友造房子。
比如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1976年35岁时完成的成名作,正是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住吉的长屋”。我在大阪旅行时专门去看过,小巷子里普普通通一个水泥房子,确实豆腐块大小的地皮,当年的设计费和建造成本应该也很平价。
住吉的长屋小小的入户门 / 摄影:牧之
40岁前崭露头角的建筑师,还包括36岁发表《走向新建筑》的“现代主义建筑鼻祖”柯布西耶,32岁在香港的国际建筑竞赛上获得一等奖的“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女性得主”扎哈·哈迪德……虽然他们的第一个建成项目都在40岁后。
离我们更近的,是31岁在国际竞赛中拿下加拿大“梦露大厦”的马岩松,竞赛是2006年,2012年建成时他也才37岁。
如今国内,为人知晓的“40岁以下建筑师”越来越多,得益于中国惊人的建设量和逐渐丰富的委托机会。从美术馆到民宿,从建筑杂志到小红书,他们开始迎接扑面而来的“40岁以前建成项目”。
马岩松在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设计的“光之隧道”,2018年
今天有哪些40岁以下的建筑师值得关注呢?他们当中是否能诞生三十年后的建筑大师?有人悲观有人乐观,但无论如何,拜移动互联网所赐,你可以今天就Follow他们,见证他们的建筑实践之路。
为此,我把一筑一事这些年所撰写的“40岁以下中国建筑师”相关文章做了精选,供大家参考。
一些好用的合集!
疫情前的2019年整理的一篇成渝合集,据说很多甲方对着这篇文章谈合作。三年后看,他们中不少做得更出彩、更成熟了,也离“四十不惑”更近了。
比如慕达建筑,他的成名作被认为是在一筑一事2018年策划组织的“兴隆湖书店设计竞赛”中拔得头筹的“天上掉下一本书”方案。这个书店耗时三年,终于在2021年建成落地。
虽然人们去看了感觉不如想象中那样宏大,但对于一位如此年轻的建筑师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可能只有他和他的团队清楚。完成度如此高的一个作品,得益于业主方的巨大信任。
兴隆湖中信书店,摄影:卢昀
这在国内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毕竟这是一个位于天府新区核心位置的公共建筑。这个建筑也给了很多年轻建筑师信心。
LivFAMA是旧金山华裔建筑师Frank到成都与朋友创办的事务所,2019年参加一筑一事策划组织的竞赛,赢得了“四川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接待中心的方案冠军,几经调整之后,也终于要落地呈现了。
也许在这个年龄,要想在旧金山获得类似公建的设计委托机会,会难很多?
江小白农庄 / 摄影:言隅摄影
还有未韬建筑的重庆江小白农庄、元象建筑的大理慢屋、肆零建筑的海口言·艺术馆、联创设计集团零号工作室的熊猫塔等等,都是过去几年落地呈现的精彩案例。
不久前我们还发表了一篇新锐建筑师文章,列出那10家时我们就知道这只是管窥一斑,还有很多这样的建筑事务所正在崛起。
“这些几个人到几十人规模不等的建筑设计机构,很大一部分建筑师拥有国内外建筑名校的学习背景,或曾在国际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工作,他们从象牙塔里就深受教科书中的建筑大师工作室的熏陶,于是开始逃离大型设计院的束缚,逐步形成了中国独立建筑设计的阵容。”
这些建筑师有想法,也更灵活,所以在那些小而美的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等领域,他们的身影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