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藏在宫毯里的“秘密”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4-09 06:42:05

走进北京华方艺术中心方厅,只见几名工作人员蹲在地上,仔细地将绘满图案和数据、长宽2米多的图稿铺平并认真比对……自去年北京华方地毯艺术有限公司启动“中式传统地毯文献资料(近现代为主)抢救性保护工程”以来,这样的抢救保护工作已持续近一年。

不同于建筑师搞设计、艺术家创作,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的北京宫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分为前期准备、编织成毯、后期整理三大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几十道工序。其中,从设计师设计的彩色图片转化成工匠用于织毯的信息文件,需要通过地毯放大稿来实现。那些工作人员比对的正是地毯设计的放大稿。

据了解,地毯大稿类似服装设计中的结构图,是通过线描的方式,等比例将彩色图片放大成与成品地毯同样大小的黑白图稿,纱线色号及颜色信息也会被标注在大稿图案的相应位置。地毯工匠会根据黑白图稿中图案的大小和位置,以及色线信息,进行地毯编织工作。因此,地毯大稿是地毯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构信息载体,也是工厂最重要的库存资料。

北京华方地毯艺术有限公司前身是拥有六十多年地毯生产历史的北京市地毯五厂,工厂历史悠久,同时也保存有近1000多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手绘地毯大稿,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存放时间过长等原因,大稿老化严重,亟待电子化整理保存,否则将面临陈旧遗失的危险。为此,华方地毯在2021年申请了国家非遗项目保护补助资金,并通过审核,启动“中式传统地毯文献资料(近现代为主)抢救性保护工程”。

据北京华方地毯艺术有限公司宫毯设计大师曹艳红介绍,该工程通过高清数码拍摄、电分扫描等方式,完成对库存大稿的电子化过程,实现原始地毯大稿无损保存。同时,建立数据库软件,实现公司资料电子化存贮。在大稿拍摄过程中,公司全体人员克服大稿原样纸张易碎、死褶严重、打开和折叠都异常艰巨等困难,顺利完成了部分大稿的整理和修复等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宫毯历史纹样奠定了基础。

标签: 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 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