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也能飞上天!聊城这门手艺已传承了600多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李连显 乔思亚 聊城报道
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除尘神器,鸡毛掸子因其吸尘性好、手感轻柔细腻而备受大众的喜爱。但随着各种除尘工具推陈出新,鸡毛掸子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蒋官屯街道就有一处与鸡毛掸子有着不解之缘的村子——鸡毛隋村。从明朝中期开始,村里家家户户以扎制鸡毛掸子为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鸡毛隋村开始拆迁,村民搬离了老家,住到了辛屯社区。
2021年11月,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聊城鸡毛掸子扎制工艺成功入选。作为一门老手艺,鸡毛掸子扎制技艺并没有落寞,怀揣着对这门手艺特有的感情,仍有几位老艺人坚守至今,临近古稀之年的张付华便是其中之一。用张付华的话说“养家糊口”是他年轻时选择继承这项祖传手艺的最重要原因。
从20多岁起,张付华便一边学习制作技艺,一遍走南闯北销售鸡毛掸子,日照、青岛、潍坊、泰安、临沂......山东省的大小城市几乎都有张付华的足迹。“那时候年轻、有干劲,逢年过节就出去销售掸子,挣得也多,这是最大的动力。”张付华笑着说,年轻时坐着汽车、火车去外地卖,把鸡毛掸子放到大袋子里,扛起来就上车,一直把掸子全部销售完才回家。
张付华扎制的鸡毛掸子看起来色泽光亮,摸起来手感细腻,选用的原料多数是从四川、义乌、萧山等省市购买,制作工序一点也不简单凑合。张付华说,扎制鸡毛掸子是门手艺活,需要用活公鸡身上的尾毛、背毛、颈毛,俗称“三把毛”,要经过选毛、排把、消毒、晾晒、挑拣分类、灌胶、上杆绑毛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如今,张付华制作的鸡毛掸子不仅在本地售卖,还会销往全国各地,上好的掸子一般会被北京、上海的客户购买,价格能卖到一万多元,作品能被大家认可,这也让张付华心中颇为自豪。
“现在我和老伴儿两人搭配着来制作,小一些、工序不复杂的,一周能做上5到6个,但是上好的鸡毛掸子一周只能做出来一个。”张付华说,慢工出细活,扎制鸡毛掸子不能急于求成,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仔细谨慎。
随着各种除尘工具的出现,鸡毛掸子除尘的功能逐渐被弱化。现在很多人买鸡毛掸子不是为了除尘,更多是被当成工艺品、装饰品摆在家中,因其吉祥平安的寓意而被许多名人雅士收藏。
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时候避免不了面临传承困难问题,鸡毛掸子扎制技艺同样有这样的困扰。“没办法,因为做鸡毛掸子挣钱少且要闷在家里做,现在年轻人不喜欢,也不适应这项工作,所以面临失传。”张付华说,如果对这项手艺有感兴趣、真心想学的年轻人,他可以免费教学,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End
责编|侯晓 编辑|袁晗雪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