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神凿”以刀做笔,以石为纸,让冰冷顽石绽放“非遗”之美!
一块块冷冰冰的顽石
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
大家名作便跃然石上
成为一件件令人称奇的艺术品
在什邡湔氐镇太乐村,龙氏石刻以家族技艺世代传承,涌现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石刻艺人,龙永华便是龙氏石刻的第四代传承者,也是当地有名的老石匠。他将书法作品绘刻入石,为一方方石头注入生命力,龙氏石刻技艺也因此入选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家族传承 刻石生花
清朝末年,龙永华的高祖为解决生计,开始谋生于石匠工作;其后,曾祖龙兴鸿落籍什邡,以凿石刻石为业,因什邡为移民城市,随时有会馆、祠庙兴建,龙兴鸿便随班习徒。成年后,龙兴鸿在参与徐家场、五珠沱、永兴场等地会馆、庙社及戏场等的造建修缮中,渐渐赢得了“山前神凿龙石匠”的美誉;祖父龙天德自幼传承家业,渐渐在其父凿、磨、推、复、錾等传统技法基础上,创新了具有立体效果的滚錾、跳錾等龙氏特有技法,使龙氏石刻作品大放异彩;父亲龙道明子承父业,足迹踏及川西14县,使县县都有了龙氏石刻。
有了曾祖、祖父对石匠工艺的揣摩与积淀,以及父亲对技艺的改良与发展,到了龙永华这一代,他开始在理论上深入钻研,30余年从事石材雕刻的积累让他迅速成为了石刻技艺的集大成者,其书法雕刻作品更是有口皆碑。
以刀做笔 苦练技艺
对石刻艺术的向往,始于龙永华的孩提时代,他自小便热爱书法和美术,喜欢雕刻技艺,由于祖辈都是石匠,龙永华从小便对石刻有着浓厚的兴趣。十来岁时,他便跟着父亲学习石刻技术。“父辈都是做这行的,每当听到‘铛铛铛’的声音就觉得很悦耳,后来就和父亲到什邡周边去做乡活。”龙永华回忆说。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深知这门手艺要耐得住寂寞,龙永华坚持每天研习,手工不辍,有时一刻就是一整天。一天下来,他的身上全是灰尘,即使戴着口罩,也难免吸入很多粉尘。“从处理雕刻、描纹内容到刻写、拓片,一套完整的程序下来,一块石碑至少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雕刻全程都需要耐心。”龙永华说,做石刻既要心细如尘,脑力体力还得跟得上。
1991年,大专毕业的龙永华将电脑图形处理技术与传统石刻技艺进行了有机融合。他通过深入学习传统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用现代图形处理软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管理及石材加工镌刻经验。“我毕业后就开始从事这个行业,一直很专心、很细心地来做这件事。我们什邡又是‘中国书法之乡’,有很多书法老师常来看我们的雕刻,为我们进行专业指导。”龙永华说。
尽管石刻单调而枯燥,但30多年来,龙永华却乐此不疲,他的石刻作品不仅得到了书法家及业主的交口称赞,同时也随着他的足迹覆盖了整个川西平原,“川西神凿”的美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对石刻作品精益求精,用心刻好每件作品,正是因为有了像龙永华这样执着的石刻艺人,才有了石刻艺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龙氏石刻艺术辐射省内周边区域,石刻书法也分布于省内多地文化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地、学校及纪念场馆等处,其代表作品有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千诗碑”项目、新都桂湖公园《三国开篇词》碑刻、广元元坝《元坝桂花赋》、眉山三苏祠的《苏祠重光》、什邡留春苑公园碑林、什邡钟鼎寺石牌坊、什邡地震遗址广场五·一二地震诗歌墙等。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千诗碑”
新都桂湖公园《三国开篇词》碑刻
中国五·一二地震诗歌墙
延续匠心 传承技艺
从清朝末年龙永华的祖辈为解决生计,谋生于石匠开始,龙家人就与石刻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面临传统石刻技艺濒临失传的可能,龙永华在勤奋钻研的基础上非常注重技艺的传承。“我们的手工雕刻是有灵魂、有思想的,它的每个字,每一笔、每一点、每个飞白、每个转折都代表一种意境。因为我们都是做石刻手艺的,我想把这个技术好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广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碑刻是如何制作的。”龙永华说。除了将龙氏石刻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家乡还是在外地,龙永华还培训和指导了不少石刻爱好者和从业者。他希望将祖祖辈辈的技艺传承下去,为传承和发扬石刻工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石刻搭建一座传统通往现代的桥梁,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中国传统石刻的艺术之美。
记者:牟 娟
责编:彭俊生 张晓玲 牟娟
监制:彭晓英
总监制:蒋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