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挖出的宋代古卷,震惊了整个考古界,它有着怎样的重要价值
在浙江金华武义县的一个村里,有个姓王的村民,一日去山上挖笋,当他在山坡上刨笋时,忽然觉得笋下面的土质有些异样,便继续挖了起来!
原来这位王姓村民有盗墓前科,对这方面很有经验,他马上意识到下面有一座古墓。但由于白天目标太大,当时未敢贸然下手,于是他又用土填好便匆匆回了家。
到了晚上,他又找了几个信得过的帮手,重新来到山上,把墓门打开,钻了入去,等进入墓室一看,盗贼们有些失望,因为里边根本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奢华,什么金银玉器,罕见的宝物,统统没有。
搜了半天只找出了印章、砚台、古币等物,还有一卷蜡封的圆筒。当盗贼们把这个蜡封的圆筒打开后,见里面又包着好几层油纸,再把这些包装纸都拆开,发现最里面竟然是17卷古书!
由于墓葬密封极好,加上古书用蜡封的严严实实,当打开时就像新的一样,丝毫没有岁月侵蚀的痕迹。盗墓贼把这本古书拍了照,然后小心翼翼地又包起来。
接下来这群盗贼就开始销赃了,先是把印章砚台很快地卖了出去,可卖这套古书时却费了很大周折,因为好多人不相信,这些古书能保存这么完好。好不容易联系了北京一位姓马的富商,以70万的价格卖出。但没过多长时间,这位富商又来退货,原因是他的朋友们看了都说这是假的仿造的。此时,盗墓贼把钱已经花了一部分了,拿不出全款,于是这位商人便扣下四卷,其余的十三卷又退还给盗贼。
这一下盗墓贼也急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卖不出去呢!情急之下,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就拿着照片四处寻找买家。
说来也巧,一天武义县博物馆馆长董先生收到朋友发来的几张古书照片,这几张照片正是王姓盗贼拍的古书局部。经过这位董先生的研究,他判断照片上的文字内容应该是古代一位名叫徐谓礼官员的履历表。
但这位徐谓礼没什么名气,在史书上没留下任何记载,无法查对核实!此时书上的“淳祐”两字,引起了董先生的注意。
“淳祐"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距今有800多年。可这纸张这么新,字迹又清楚,这会是古代的墨迹吗,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了慎重起见,这位董先生还邀来国内知名宋史专家郑先生前来武义一并研讨鉴定。
当这位郑先生看到照片后,经过仔细的鉴别,他认为这就是古迹。其价值之高无法估量,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于是二人就急急忙忙报了警。
报案后,立刻引起了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这可是大案,为了防止盗贼听到风声,怕狗急跳墙,销毁古书。公安干警只能悄悄的明察暗访!
于是一位办案人员扮成喜欢文物的富商,每天去各个古玩市场四处溜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办案的警官还真就碰到了这个盗墓贼,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聊上了,这位假富商表示,很喜欢这些古迹,打算要买下来,不过要先看到实物才能绝定。
这样盗贼王某欣然答应,于是便把“富商"带到了家里,此时跟踪在后边的警察同志一拥而上拿下盗贼,成功地把国宝追了回来。接着警方又将被姓马的商人扣留在北京的4卷古书追回。至此,这17卷珍贵的古书终于完好无损地追回!
这十七卷古书,共有四万多字,是墓主徐谓礼的做官经历,以及其做官的“委任状”和其做官政绩的“考核表”。对南宋官员的考核制度、任免制度以及其书法艺术等等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尤其是印纸(即考核表),以前只在资料上见过记载,根本就没见过实物,这一下填补了这个方面的空白。
后来专家们根据其内容,将这十七卷墨宝,命名为“徐谓礼文书”。是国家一级文物,永久的保存在了武义县博物馆,成了本馆的镇馆之宝。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实地去欣赏一下,绝对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