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的春天,在浮世绘的画里找回来
摘要: 万物复苏的春天,向来是艺术家与作家们尽显笔下骚柔的寄情对象,在浮世绘里发现春天。
万物复苏的春天,向来是艺术家与作家们尽显笔下骚柔的寄情对象。
日本文化里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情感颇具国民特色。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描写渡边与绿子之间的对话: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给人感觉是可爱的(kawaii),在日本文化里,用自然与季节表达情感还有很多不同的维度,江户时期的浮世绘画作是另一种典型日式文化。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浮世绘的独特之处,并非来自带有距离的尊贵美,而是瞬间领悟的平凡生活,浮世绘打破了艺术为上层所垄断的规律,是自下而上民间力量的蓬勃与狂欢。日本作家浅井了意在《浮世物语》写下:“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月光,白雪,樱花和鲜红的枫叶,纵情歌唱,畅饮清酒,忘却现实的困扰,摆脱眼前的忧烦,不再灰心沮丧,就像一颗空心的南瓜,漂浮于涓涓细流之中。”
梵高 《盛放的梅花》 1887
(临摹《名所江户百景龟户梅屋铺》
浮世绘的日式趣味在19世纪后期席卷了欧美各国,被歌川广重圈粉的梵高,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难以掩饰对浮世绘的钟爱:“我的每幅作品都深受这些日本画的影响,歌川广重的风景画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传递任何情感。”
歌川广重 《名所江户百景龟户梅屋铺》
歌川广重被誉为“日本浮世绘三大画师”之一,与葛饰北斋、喜多川歌麿齐名。
对比另两位,他的色彩最为细腻精巧。
《龟户梅屋铺》的底色从粉红渐变至米白与绿色,是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系列中的知名代表作,描绘隅田川岸边的梅园,这里是初春时节赏花的热门景点。
从摄像机特写一般的“偷窥”角度,一支“卧龙梅”的枝干望向远处,后方栅栏外是一群野餐和赏梅的游人,画面动静相宜。
在梵高最喜欢临摹的画师中,歌川广重的风景画内敛优美,线条与构图无疑给了梵高颠覆性的启发,也包括莫奈、惠斯勒等多位19世纪西方画家。歌川广重后期的画作,也借鉴了西洋画师的透视技法。
歌川广重 《名所江户百景 龟户天神境内》
莫奈《日本桥》
不同于西方油画的浓烈厚重感,歌川广重的笔下的四季自然轻松,他喜爱描绘不同季节的天气与充满烟火气、人情味的场景。这些生活中偶然组成的片段,蕴含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表现了日本人对转瞬易逝的时间与自然规律的一种看法与接纳。
名所江户百景系列
对于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日本文化,日本现代思想家九鬼周造这样解读:
“个体实存总是生活在无数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关系中,命运由“缘”维系,缘分的存在则完全是偶然的,世界是难以预测的偶然性世界,作为个体的人一生中充满无数偶然,偶然就是“现在”,这一特征导致了“惊异”的情感,构成文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总的来说,偶然性与人的存在意识,影响了日本传统美学与审美观。
名所江户百景系列
春花、夏雨、秋月、冬雪、云霞、夕雾等是日本传统美学意象,在歌川广重的《名所江户百景》中,分别为春夏秋冬四部曲。不同的景致变化,经过歌川的色彩,将日本人对季节的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充满诗意的清丽与哀婉。
在名所江户百景系列中,“春之部”是四部中最富有生机的一部,配色粉绿,清新甜美。浪漫的樱花、人头攒动的街角,栩栩如生,这一系列是歌川广重在晚年,走向创作巅峰,风格趋于成熟的代表作品。
如果说“葛饰北斋风”是狂放的大浪滔滔,那么“歌川广重风”则是涓涓而过的细流,为江户时期的浮世绘创作带来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风。
名所江户百景系列
日本四季分明,春天赏樱花,夏日看烟火,秋日看红叶,冬天泡温泉,游玩地点更是应接不暇,庙宇寺院,亭台楼阁等天地造物杰作,都被歌川广重秀丽的笔墨记录在册,他用不同的远近视角,给四季更迭下江户时期东京的风景名胜以全新的视觉享受。
名所江户百景系列
事实上,在画风景绘之前,歌川广重还涉猎过演员绘、美人绘、役者绘等当时市面上流行的题材,在老师歌川丰广的带领下摸索前行,而这些并未充分展现他的天资,直到投入风景绘,才找到了自我之路,一系列作品横空出世:《东都名所》、《东海道五十三次》及《名所江户百景》等,令他的名声远扬海外,西方印象派大师毕沙罗不吝赞美:“歌川广重是伟大的印象派画家!”
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 浅草田甫酉日庙会》
《名所江户百景》系列的构图最为梵高欣赏,不同于风景画的横幅构图,这一系列为竖幅构图,并且采用日本传统画法中的俯瞰视角:远处标志性的富士山,映衬红色晚霞,这是一个令人沉醉的黄昏场景。一个吉原的艺伎楼上,房间的画面只给出了一角,却充满了各种暗示的细节:地上的发簪表明房间内的人此刻或许在梳妆打扮,窗台蹲坐的一只正在远眺的白猫,旁边随意摆放的茶碗与毛巾,或多或少暗示了一份喧嚣过后的寂寥。
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 铠之渡小网町》
如果你想更距离欣赏浮世绘之美,现在就可以给自己预定一场沉浸式的体验:
“遇见浮世 歌川广重:日本浮世绘原版珍藏展”
展期:2022.05.01-07.03
地点:遇见博物馆 上海静安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