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李锛”|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4-20 13:41:03

【个人简介】

李锛,1947年出生,重庆市人。毕业于国立四川美术学院附中。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毕业生作品一等奖。1993年为中国美术学院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高研班成员,师从刘国辉先生,获国内访问学者。2003年在巴黎CITE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学习访问三个月。2008~2010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内访问学者称号,为冯远艺术创作工作室成员。毕业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曾任教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国画教授。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文联委员、省美协理事。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终身享受国家津贴。1997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授予“百杰画家”称号。2015年入选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中华史诗】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主创合作作品《李冰父子与都江堰》,长期存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多次参加国家级美展,曾在俄罗斯、法国、香港、越南举办过画展,作品并被收藏。国内出版社出版美术专业著作、画册近十本。

【作品鉴赏】

李冰与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浓墨颂李冰

《李冰与都江堰》创作记

我与画家梁时民、张跃进选择“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李冰与都江堰”一题创作,原因是我们从小生长在巴蜀,对都江堰的历史功绩熟悉。李冰治水深受百姓热爱和赞颂,司马迁《史记》有记载:“蜀守冰凿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都江堰工程堪称中华水利工程之冠。科学、巧妙、智慧、环保,历经2000多年,纸巾仍发挥巨大作用。

一副历史画,必须准确地再现历史的场景和历史人物。建筑、服饰、器皿、工具、兵器等不能出错,不能有汉冠楚戴之误。用专家的话说,一副很出色的绘画作品可以进美术馆,但不一定能进历史博物馆。我们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们认为历史画的基本要求是“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但历史画也并非史实的刻板直录,仍需要画家的想象和艺术创造。

我们遵守历史画创作的要求,又力求再艺术上匠心独运。《而庵诗话》有云:“古人善诗者,皆不喜以故实填塞,若填塞,则词重而体不灵,气不逸,凡俗物也。”这几句话启发了我们都创作思想。历史画创作,要讲好历史故事,但不能以故事填塞。我们选择了化故事为情思,再化情思为意象的艺术手法,让形象说话,让意象感人。远古的故事,时间给它蒙上朦胧飘渺的云烟,除了一些确凿的史实外,都是令人瞎想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正是我们参照的创造和实施独特语境的福地。

根据这种认识,我们大胆突破真实时空的限制,以传统的图式,在情感的驱使下大胆落笔。我们让群体民众治水的宏伟场面占据了很大画面,放竹笼的人群是主体,强悍的线条,如走龙蛇,是动态;运竹笼、挑夫人群与道具是静态,动静对峙,奠定了画面的气场。横向的、白色的竹笼与纵向的黑色的马叉子交叉错落,纵横排阖,是画面构成的主体骨架。动静、纵横、黑白,对比的力量齐奏出震耳欲聋的乐章……这正是我们从梦境中呼唤出来的场面。主体确定后,堰区的特定地貌必须真实再现。两大著名景点:鱼嘴分流,宝瓶口导流,妥当地安放,大S形的岷江水汹涌而下,贯穿画面。整体的气势,全赖于此。

根据史料,准确地再现人和事是必要的,尽量挖掘表现手段,展现治水的全过程,更是观众希望看到底。治水工程的主要过程是:烧山碎石,清理河道,运送石料,岸边立桩,竹笼护堤……我们将以上不同时空的工作状况巧妙、合理地组合在一副写实性的图画中,而不类同《天工开物》的示意图。我们用现实主义美学手段表述,让观众感到真实,无唐突、生硬、不合理之感。我们希翼将这样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构想在都江堰作品中尝试。

敦煌壁画《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和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等经典范式,为我们提供了信心,我们采用打破时空的构图处理,让熟知都江堰的观众能从中读出治水工程中单各个动人的细节。或者说,我们试图把这个工程的全部工序向观众讲清楚。以冯远老师带队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国家博物馆的专家组,给我们指出了画中很多的不足,让作品上了一个台阶。在原先的素描稿中,治水民工的位置、组合、动势都比较成功,然李冰一行的位置不够突出,需要调整。2000多年来,四川人民将李冰当神一样敬拜,专家组提出李冰的形象应当鲜明夺目。我们修改后的构图,不仅实现了专家的意图,而且画面气势更加宏达:李冰身着朱袍,拱手祁天,又像告慰艰辛治水的巴蜀民众,其庄重肃立如塑像。

这幅作品展现了都江堰的自然地貌,远观像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我们利用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将自然与人物有机组合,山势峥嵘、人物激奋、江流有声、意韵幽远。画面的开合、聚散犹如雄浑的乐章,旋律高亢。人物在治水作业中的动态各异,有烧山的,有撑竹排的,有放竹笼的,有拉绳的,我们既深究原始先民真实的野性,又追求感人的美姿和神情。

我们的笔墨处理追求与题材内容的统一,与图式形态的和谐一致。用笔有大篆的遗韵,有汉画像砖的影子。力求笔墨酣畅,无造作之痕。

这次创作,我们将时间和精力的1/5用在小稿上3/5用在素描上。创作组的专家3次到现场指导工作,是在素描阶段。反复修改推敲后,素描稿纸几乎被擦破了,但这对后来成稿,意义是巨大的。最后,我们只用了1/5的时间在正稿的笔墨制作上。

我们团队的三位画家,都是中年画家,各有手段,在合作的作品中既要发挥各自的个人特色,又需要风格的统一。我们经过一些试验,最后找到了个人自由发挥的路径,我们都合作是成功的。

原载 美术 杂法2017、4期。作者李锛

标签: 都江堰的 现实主义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