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屋脊上的小兽,你知道多少?
故宫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建筑宏大壮观、精美奇巧、美轮美奂,大到建筑布局,小到一砖一瓦无不体现着中国古建筑技艺的博大精深、精益求精。当你去故宫参观游览时,一定会注意到宫殿的屋脊上分布着形态各异、呆萌可爱的小兽吧,这些小兽统称为“脊兽”,它们陪伴紫禁城走过了无数的白天黑夜,见证了紫禁城600年的繁华与沉浮。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小兽。
一、脊兽的用途
1、加固作用
脊兽其实是用来加固瓦片的“瓦钉”。脊兽处于垂脊的最前端,承受着瓦片向下的推力,必须使用较大的瓦钉进行固定,最初的时候这个瓦钉还是一个瓦块,但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被人们美化,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动物形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脊兽”。
2、装饰作用
脊兽形态各异,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丰富了古建筑屋顶的组成要素,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使古建筑屋顶在庄严中多了几分生动活泼。
3、美好寓意作用
每个脊兽都有其独特的寓意,蕴含着古人的美好祝愿,是古人精神文化的寄托物。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之说,古代的传统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最大的威胁便是火灾,所以大部分的脊兽是与水有关的瑞兽。
二、脊兽的类型
脊兽在唐宋时只有一只,后来逐渐增加到数目不等的各式蹲兽,直到清代才形成了当下人们见到的“骑凤仙人”领队的小兽队列形态。脊兽在安装上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布局,除了皇家宫殿庙宇外民宅不得安置。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的不同,脊兽的数目也会有所不同,大多数是为一、三、五、七、九等单数,而建筑的等级越高,脊兽的数量也会随着增加。因此数量越多,说明建筑的级别越高。例如王侯府苑一般安置三个脊兽,皇室宫殿多用七个或九个,但整个故宫之中,唯独太和殿上的脊兽达到十个(图1),显示出太和殿等级之高,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图1 太和殿垂脊上的脊兽
以故宫太和殿为例,垂脊上的小兽从下往上依次是骑凤仙人(不算脊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狎鱼(xiá yú)、獬豸(xiè zhì)、斗牛、行什(háng shí)。
骑凤仙人(图2):传说这位仙人是战国时期齐闵王的化身,作战失败,遭到敌军追捕,正在走投无路的危急时刻,天边突然飞来一只凤凰。齐闵王骑上脱离了险境。骑凤仙人安坐在屋檐的顶端,具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象征意义。
图2 骑凤仙人
龙(图3):远古时期,龙是氏族部落的图腾;帝王时期,龙是皇家身份的彰显;如今,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因为形象雄壮矫健,寓意祥瑞吉庆深受人们的喜爱。
图3 龙
凤(图4):在传说中,凤是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图4 凤
狮子(图5):百兽之王。因为勇猛威严,人们用它的形象用来镇守宫殿。
图5 狮子
天马(图6):天上的瑞兽,是龙的好朋友。它与海马同样是马,却长着一对翅膀,可以日行千里,追风逐日。
图6 天马
海马(图7):海中瑞兽。它的造型像一匹马,传说能够入海临渊,逢凶化吉。
图7 海马
狻猊(suān ní)(图8):传说中一种类似狮子的猛兽,头上披着长长的鬃毛。传说它是龙的九个儿子中的一员,性情凶猛,能吃虎豹。
图8 狻猊
狎鱼(xiá yú)(图9):海中瑞兽。它浑身上下长满了鳞甲,身后还有一条鱼尾。传说能兴云作雨,灭火防灾。“押”有“执掌”的意思,因此它是掌管水族鱼类的统领。
图9 狎鱼
獬豸(xiè zhì)(图10):传说中的瑞兽,是忠诚、正义的化身,也是中国古代司法的象征。传说它头上有一角,能辨是非曲直,见人相争斗,则会用角顶倒邪恶无理的人。
图10 獬豸
斗牛(图11):传说中的一种虬龙,遍体鳞甲,牛头龙身。擅长吞云吐雾,祈雨灭灾。
图11 斗牛
行什(háng shí)(图12):它的造型像一个手拿宝器,后背长着双翅的神猴。在中国所有的建筑中,只有太和殿的檐角上出现了它的身影。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看它排行第十,于是就有了“行什”。传说它是雷震子的化身,可防雷镇火。
图12 行什
今天就给大家大致介绍下故宫古建筑屋脊上的小兽,大家回头去游玩的时候可以去认识一下奥,看看能不能认出来呢。喜欢的请大家多多关注和转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