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画一只鸟卖了82万,网友质疑:不如小学生,专家:往鸟眼睛里看
俗话说:“大师在流浪、高手在民间、小丑在殿堂”,无论是哪种身份,他们都有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官衔”作为一种管理能力的象征,并不能全盘代表一个人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
有的艺术家淡泊名利、隐居山野,一心一意为绘画事业奉献终身,他们没有声名远扬的头衔,作品却在后世被奉为经典、难以超越。有的艺术家急功近利、追求光环,全心全意为谋得艺术成就不懈努力,多种荣誉加身后,作品却一言难尽、备受争议。
正如这幅“鸟”作品,这幅作品曾经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许多网友认为它远不及小学生的水平,但就是如此“简单无脑”的作品被拍卖到了82万。当网友发来质疑时,很多专家应声支援:往鸟眼睛里看!
这只鸟的眼睛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它的作者又是何方大神?
一、一只“胖鸟”引发的全网关注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备受争议的作品,这是一只怎样的“笨鸟”?
体态臃肿、身形无则,就像是飞不起来的一团肉球,毫无美观可言,与其说它是鸟,倒不如说它是一只不会飞的鸡,没有鸟欲要飞天的霸气,也没有鸟想要安稳的恬静,整体看起来就像是被群体抛弃且没有目标的独鸟。
这幅作品本来只是作家画展中的一副,网友并没有过多关注,直到它卖出了82万的高价时,部分人开始关注这只貌不惊人的鸟,看到它的“蠢笨”后,开始了对作者的口诛笔伐。许多网友说它一文不值,水平不及小学生。
在被网友围攻时,其画坛的许多专家纷纷解释:以各种美学角度、艺术价值来为其进行分析的话,这只鸟乃是奇鸟,不要只看表层,要看它的灵活的眼睛。
专家表示:整只鸟的大多笔墨用在了眼睛上,虽然身体与正常审美格格不入,但它的眼睛却极为清澈,看起来颇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它的眼神充满着对天空的向往,无论身体如何变化,它都没曾忘记过自己的初心。
除了精神之外,它是联系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个标志,看起来草草涂鸦毫无章程,但它却是遵守恒定规律、长期填充之后的图形,这个图形在任何一个空间内都可以肆意发挥鸟的内在本质。
除此之外,它打破了原有的美学效果,可以充分发挥观众的想象,这是它的可贵之处,这幅画的精神意义是无价的,所以拍卖82万也不足为奇。
二、专家解释引发的网友热议
一些美术生听到此特意去观察鸟的眼睛,发现这只鸟确实与众不同,它的眼睛放大后依然有眼神存在,百年后,它或许又是一幅超时代的大作。原本轩然风波本可以平息,然而当众人起底出它的作者时,再次引发了一大波争议。
这只鸟的作者的作者名叫叶永青,是画坛界颇有地位的画家,他于1958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的一个普通家庭中,自幼爱好美术的他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潜心创作,他更热衷于在画坛的功名追逐。
叶永青有着不错的绘画天分、管理能力,他将这种天分发挥到淋漓尽致,以天分为自己增光添彩、用实力为自己埋下铺垫。他曾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艺术总监,亚洲青年现场艺术总监,现在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教授。
这些响当当的名号是许多人可望不可即的荣誉,可以看出叶永青在画坛有着不错的口碑。
他曾经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选择举办画展,每一次画展的举办都为叶永青赢得了不少的人气,他成为了年少有为、未来可期的画坛“新星”,但在举办画展时,一个名为克里斯蒂安·希尔文的比利时画家指责叶永青的画展都是抄袭于他的灵感,尤其是“鸟”的作品,更是来自于对自己作品的操作加工!
一波惊起千层浪,在希尔文“有图有真相”的情况下,叶永青极其被动,迫于舆论的压力,他召开记者新闻发布会,多次声明那是自己的创新点,随着希尔文的沉默,这件事不了了之。
直到有网友扒出了这个黑料时,众人才意识到叶永青乃是“炒作加价”的大神。叶永青的光环更多的来自于对他个人的宣传,流量当道的时代,叶永青的自我宣传起为他博得了不少关注度,他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画家”,然而流量能够代表专业水平么?
网友表示叶永青的红来自于他的名气,那副“鸟”的高价竞拍就在于他所在团队的不断营销。在网络的不断追捧下,这只鸟卖出了惊人的天价。
无论是名不副实还是名副其实,这幅作品都揭开了画坛隐晦的遮羞布:有些头戴光环的画家其作品未必经典不衰,有些毫无头衔的画家其作品未必不入主流。
三、何为经典不衰之大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待事物都有不同的观点,亦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叶永青的“鸟”,曾经备受争议的《虎》图不就是如此?
提到老虎,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威风凛凛,作为动物之王,虎的霸气乃是常人共识。然而华岩的这只虎却被部分人视为“病猫”一样的虎。这种老虎弯腰驼背、小心翼翼地抬腿观察,它偷偷瞟着四周一切,有一种丧家之犬的即视感。就是这幅病猫一样的图在后来被收藏故宫,成为稀世珍宝。
此事一出迅速引发争议,许多人不解:一只毫无活力的老虎也可以赢得世人青睐?
专家让有疑问的众人放大十倍它的眼睛来看,众人明白了“病虎”为何可以称为经典的重要原因:放大十倍后的眼神带着惊恐害怕,它翻起的白眼更是带着不安防范,原来在它的前方有一只细腰毒蜂,这种毒蜂虽小,却极具攻击力。难怪向来不可一世的老虎如此无奈丧气。
这幅“病猫”虎图在放大后确实令人敬佩:华岩大师绘画功底深厚,放大数倍后都能看出所画老虎的神态、表情,确实技艺高超。尽管起初饱受争议,但它依然用独特视角、专业实力征服了后来者,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
像清朝时期的李诂,他所作的“仿关仝溪山行旅图”在2014年曾被拍卖到1150万元,众人记住了“仿关仝溪山行旅图”,却几乎没人知道它的作者李诂。李诂作为隐藏于民间的画家,他从不参与“画家争霸”的圈子,纵使他低调无闻,奈何作品过于畅销,他的名气迅速扩大,即使在深山老林都能被人找到。
古人曾这般评价李诂:“杨畹亭弟子,见古名画辄临摹,几逼真,后遂以老画师名。”他从之前的临摹到后期的超越,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不断沉淀实力,生前的李诂并没有太大名气,在他去世后,他却成为了画坛大师。
出名的作品或者出名的画家和他们的自身专业水平都密不可分,如果用平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特立独行”的大作,或许会有别番见识。
小结:
贝多芬曾说:“成名的艺术家反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不少人以艺术家的身份创作着“伪艺术”,在不断的博取关注中,早就丧失了原本坚持艺术的初心。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也高于生活,它所表达的情感思想通过作品彰显,不仅需要作者有极大的功底,也需要观众的理解和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