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当代草圣”林散之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5-09 05:39:10

(来源:光明网)林散之先生是我国现代诗书画艺术巨匠,素有“三绝”之誉。特别是先生的“散体”草书,气势奔放,独步当今,被誉为“草圣”。

林散之是安徽和县乌江人,8岁学艺,三十以后,在沪上拜黄宾虹为师,得“五笔七墨”之秘。林散之一生潜心艺道,不倦求索,在中国传统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了将近一个世纪。黄宾虹对林散之在书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评价极高:“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在马鞍山太白楼,建有江泽民亲题馆名的“林散之艺术馆”。

林散之与扬州的缘分甚厚,他在1935年第一次来到扬州,作诗记下了难忘的“绿杨泛舟”之游。他的二女林荇若在扬州工作生活多年,林老生前也时常来扬州女儿女婿处小住,林荇若还收藏着当年父亲专门为外孙女写的许多楷书范本。林老的二女婿李秋水,与林散之是同乡,19岁即师从先生学习书画,后来林散之又将爱女荇若许配给他。李秋水追随先生半个世纪,他对林老的书画有独到的了解:林老动笔前,必静气收心,聚精会神;作书时讲究用笔,变化多端,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转直下,如藤蔓檐,一气呵成。正是这种丰富而微妙的变化,造成雄伟飘逸姿态,磅礴放达的气势,划沙折股的笔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秋水、林荇若夫妇向我们说起了林老许多有趣的故事:林散之在江浦县当过“七品芝麻官”,自称“以菩萨心肠,行英雄事业”。先生人品高洁学识广博,又乐观开朗童心未泯,生活中林老有多种爱好,爱打太极拳,爱吃毛豆,剥毛豆能一剥两个小时,并顺手将剥好的毛豆米子排出一行“草书”来。林老喜欢看凶禽猛兽,如老鹰的坚嘴利爪,狮子扑食,用以补充书画艺术的营养。林老喜看古树,常说“人不如树”。有一次林老特意领着一大家人,浩浩荡荡地开去石塔寺看千年古银杏树,他在树前凝神静观,引得附近的小学生好奇围看。回来后就以此树为写生蓝本,画了一幅扬州银杏图。

也正因与扬州的缘分,林老培养了几位扬州的书画弟子,如今在艺术上都颇有成就。有一次,林老的徒弟陪他到动物园看猴子,徒弟随手拿起林老的拐杖逗猴子玩,一不小心被猴子抢去了。这根拐杖是他的心爱之物,是他35岁时在山上拾到的一根枯藤加工而成的。这时猴子在里面舞起手杖来,又把手杖插进石缝里当着秋千荡,眼看手杖就要折断了。好不容易找到动物园的管理员,才将手杖拿出来。为了纪念此事,林散之还特意作诗一首:“奇节穹窿直梗柔,廿年磨尽老夫头。爱它不弃龙钟叟,伴我人间到处游。”

林散之耳朵听力不好,就自号“聋叟”。日常生活中,他喜欢与人“笔谈”交流,他一生中与各种人笔谈的便条有几万份之多,单李秋水、林荇若夫妇收藏的父亲与他们笔谈的手稿就有尺把高,常常是“妙语如珠”,忍俊不禁,其中有一条是“臭菜蒸鸡蛋,天下至味是也”,那是他想吃童年的美食,写示给女儿的。即使这种看似随便写写的便条,也依然体现他书法的“三不”精神:不苟且,不草率,不匆忙,“点画之微,必以吞山之力为之”,笔笔分明,笔笔到位,每一幅都算得上是书法作品呢!

1971年,75岁的林老就浴时不慎跌入汤池,不仅身体烫伤面积大,最要命的是右手也烫得五指并拢分不开了!林老向医生诉说:他把写字作画的手视着他的生命,经过医生的努力,终于做手术将他的右手三指分开,大致不影响运笔功能。有此特殊的惊险遭遇,生性乐观的林老还特意刻了一枚书画闲章:“瑶池归来”,又撰写诗一首:“情犹不死手中笔,三指悬钩尚有求”。从此,“瑶池归来”凤凰涅槃的林散之在书画艺术上又创造了新的境界,在他的晚年书法中,极大地加强了雄强有力、奇变苍辣的成分,更具有天然浑成的朴厚之感。

林散之的书法极其讲究用笔,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爽利,得此书法不仅须善于择取古学之长,而且更需千锤百炼。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转直下,如藤蔓檐,一气呵成。正是这种丰富而微妙的变化,造成雄伟飘逸姿态,磅礡如吞的气势,划沙折股的笔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林散之书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富有个性的“散草”的创立,即独创出相应的结字、章法、用笔等,而且还在于,启示现当代书家在继承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如何与新的时代共同迈进,是否敢于并能够作出虽是循序渐进,但却是不断地突破性的变革。

标签: 书画艺术 变化多端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