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吃蛋群众”的文献拆解之旅——从“建筑解析”到“文献拆解”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5-21 12:44:18

原创 蔡少靖 冠霖书院

大家好,我是冠霖书院蔡少靖博士,曾经在冠霖书院公众号发表我曾经在冠霖书院公众号发表《我在人生低谷期的学术蜕变过程》、《闲书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升》、《提高“文本输出产能”的具体步骤详解》该文后面附了我的读书笔记。最近看到了王少旗博士发表的《文献拆解的要义与心法》、《如何将文献拆解效用最大化?》对我理解拆解文献产生了很大启发。今天我将对《拆文章,要拆出“鸡蛋黄”》进行“破壳”理论演绎,再贡献一篇关于文献拆解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不懂文献的小白写出案例笔记

坦白的说我在去年此时还是一个文献小白,因看不太懂文献,就像一个缺乏蛋白质却不会敲开蛋壳“吃蛋”而干着急的人。大家会好奇,我是如何让自己学会“破壳”吃上鸡蛋,让自己的读书笔记会成为文献拆解训练营范例参照案例?

这个读书笔记源于少字班作业,前段时间王老师让我们拆解一篇和生态文明相关论文。当时我找了一篇学科相关高引论文,我花了大半天时间才拆完,写完以后长出一口气,真的好麻烦。给王老师看完,王老师就回了两个字“很好”,后来这条读书笔记就被放到文献拆解训练营。

事后我产生了怀疑:一个当年只懂画图不会拆文献的小白写读书笔记真的达到标准了?为什么我达到标准了?我真的也变成了能“吃蛋”的群众了?(客观评价,被公开地那条读书笔记只不过是我按照格式一步一步完成而已。其实群里很多学友写的读书笔记写得也挺好,简要而到位,脉络清晰而又明察秋毫。)

于是我将重新复盘我对文献拆解的认知和思维模型,希望通过将自己的“吃蛋之旅”展现出来,让大家发现有用经验。

2. “破壳”文献拆解思维内核

文献拆解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急需文献营养,眼睁睁看着鸡蛋,却无处下口的“吃蛋群众”急需掌握地一种“破壳”本领。

“破壳”本质是从成果向发端的逆向推导过程,这和当年中国在技术封锁条件下,老一代军工科学家还能通过“核潜艇玩具模型”的外形尺寸去逆向设计,从而建立外形和内核之间的关系是类似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在商科领域就是对一个商业模型的“复盘”:从结果向过程以及开始状态的逆向推演。

如果在我这所学的建筑学领域,这个思维在建筑解析中体现。

建筑解析课程是学习建筑的必学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解读建筑大师作品,实现对作品的逆向设计,建立空间结果与现实问题之间的思维练习。

如果我现在回顾为什么我能够自觉进入“破壳”状态,也许和我过去受过建筑解析训练有关系。

3. “破壳”理论下的“建筑解析”与“文献拆解”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建筑和文章有还很多相同点,我总结了以下的相似点:

1)建筑和文章是传承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2)建筑和文章都有基本的“文法逻辑”

3)建筑和文章都是社会构造的产物

如果以上假设可以成立,那么王老师提出运用于文章上的“鸡蛋理论”同样可以运用于建筑解析中,建筑和文献都有“蛋黄”“蛋白”“蛋壳”,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会继续产生以下推论:

(a)建筑和文献的“蛋黄”都是抽象层的理念、感悟和认知;

(b)建筑的“蛋白”是具体的空间组织和结构体系等内容,而文献的“蛋白”则是文章具体内容;

(c)建筑和文献的“蛋壳”则呈现为建筑和文献呈现出的“外在形态”,前者是空间实体状态,后者是文献字句状态 ;

(d)无论是对建筑还是文献,外行如果没有分析能力,只能在看到光滑表层形态,由衷的发出感叹:“真好看”,但并未吃到鸡蛋;

(e)入门的人能打破蛋壳,看到中部的蛋白,并尝到营养丰富的蛋白质;

(f)能力再进一步,可以感受到蛋黄之美味;

总结以下上述论证,就完成到了(f),也只是明白了鸡蛋到底是什么,开始吸收了若干鸡蛋的营养。而要开始吃鸡蛋,前提是要能“破壳”。

至于我们能下几个蛋,能否下出好鸡蛋,就看能否天天吃好鸡蛋,并且能消化为自身营养,这样才有了产蛋的前提。

我们继续回到建筑解析和文献解析的关系上来,当年我学会建筑解析后,就学会了“破壳”,吸收蛋白质,感悟蛋黄美味,并不断吃了很多鸡蛋,由此我才学会了建筑设计。

在我掌握了“破壳”思维工具后,这种思维模型被固化在我的潜意识状态中,当我再次面对类似复杂对象时,我按照王老师的文献拆解六步法,我过去的思维模型再次被激活,于是我很快就明白了怎么拆文献。

4. “建筑解析”与“文献拆解”各步骤对比详解

为了让大家能够清晰看到我如何看待“建筑解析”“文献拆解”两个事情是如何能用一套“破壳”理论去实现逆向推导,下面我将按照文献拆解六步法分为六个阶段,详细的分析每个阶段“破壳”理论如何作用于“建筑蛋”和“文献蛋”,如何一步步将蛋壳打开,吃到内容,最后还要评价鸡蛋的全过程。

1) 建筑区位分析VS定位文献研究领域

第一步只是在观察鸡蛋,尚未“破壳”。

建筑区位分析是确定建筑大致位置,比如通过图示语言表述出建筑是在城里还是城外?如果在城里,周围是什么类型的用地及建筑?周围道路网络如何分布?以上信息都会为接下来“破壳”,发现建筑面临具体问题埋下伏笔。

而定位文献领域和确定建筑所在区位也是类似分析,就是需要知道论文属于哪一学科,哪一领域研究,这个分类越详细越好,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只要能够明确了解论文的大致研究领域即可。如果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研究,那么自然知道这个领域会面临热点问题。

2) 建筑面临问题VS研究问题及研究问题提出方式

第二步开始敲开鸡蛋外壳。

对于建筑解析而言,能够看到建筑面临的问题是“破壳”的开始。区位条件以及周边环境中将蕴含建筑面临的问题:如人流方向是从哪里来?外部景观资源最佳位置是哪里?外部噪音源,不利视线方向又是在什么位置?预算限制下只能选用哪些结构形式?等等很多需要回应的外部问题。只有知道了这些问题,建筑解析才能有的放矢。

研究问题是文献要应对的“靶点”,知道了研究领域,就大致知道当下面所临热点议题,而研究者是否会继续围绕当前研究热点议题展开研究,还是能发现“新议题”,这就是文献最能吸引人之处。其次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从现实问题引申到研究问题,再继续引到研究框架,看懂作者切入方式也就把蛋壳“敲开”了。

3) 设计方法VS研究方法

第三步切开了鸡蛋,看到了“蛋白”“蛋黄”,还并未吃到鸡蛋。

建筑设计方法属于建筑师把控全局的“大招”,是总控建筑设计的方略,可以理解为把控所有建筑要素的组织逻辑,比如“功能工艺入手”还是“象征性符号”的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则是作者展开研究论述过程所选用的手段及方法,研究方法对研究而言无异于“庖丁解牛”的利刃,就算做到这一步,也只是文章抽象化的招式而已。

4) 建筑最终空间形态VS论文结论

到了这一步到底算不算吃到鸡蛋了?我认为无论是建筑解析还是拆解文献到此只是闻到鸡蛋香味,并未真正吃到鸡蛋,因为无论是建筑的最终空间形态还是论文结论都是别人的知识产权,只能引用,但是不能抄袭。要真正吃到鸡蛋还要再往前走一步。

建筑解析分析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对建筑设计结果进行再次绘制,就是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甚至透视图或者轴测图进行再次绘制。

而在拆解文献中,我们会发现结论相对建筑最终形态而言更简要,凝练度高,其实总结很容易,但是记录下结论就可以吗?我认为还不够,拆解论文一般在看完标题、摘要之后先看结论,再看问题,把住两头,再看中间,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才能够把握论文主线,把握了主线才能闻到鸡蛋香味

5) 论文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与建筑解析总结

无论是解析建筑还是拆解文献,到了第五步才开始吃鸡蛋,至于建筑解析能不能把握建筑师核心理念,吃到蛋黄,还要看解析者自身的洞察力。同样的文献拆解到了这一步才进入吃蛋白的状态,想要吃到蛋黄,吃完蛋黄,还要看拆解笔记写得是否有深度。

建筑解析中要对建筑设计本身的优点进行总结,比如建筑空间组织所呈现地“节奏感”或“序列感”是如何实现“引人入胜”;建筑如何巧妙地将结构体系和空间体系融为一体;以及建筑具体造型手法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以上都是在读懂建筑之后需要对这些“闪光点”进行总结归纳,以成为未来建筑创作的源泉。

在文献拆解中发现他人智慧和闪光点是文献学习之根本。拆解文献其实是一种学习手段而非目的,其核心目的是透过外在之文本进入其抽象思维发展、推演模式;以及这种思维模式所需要的论证框架、方法;当然在文献层面的“遣词造句”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因此,读书笔记写到这里,才算进入佳境,需要尽量多写,因为写的越多,越深,这些内容才是未来自己论文可能用到的素材,因此能吃多少蛋白和蛋黄就看读书笔记这个板块内容的数量和质量。

6) 建筑不足之处VS论文不足之处

到了这一步已经和吃鸡蛋没有关系,因为到了吃完鸡蛋后评价鸡蛋阶段:比如能够评价出“鸡蛋壳很硬,很难打开”“鸡蛋很大,吃起来也很香”“鸡蛋很新鲜,带来了农场的气息”,评论完之后,才知道以后要吃什么样的鸡蛋,如果自己下蛋该下成什么样子。

在常规建筑解析不需要挑毛病,原因是通过杂志和书籍获取的解析材料一般是经过处理,问题会被掩盖。除非解析者去过现场真实体验过建筑,在真实的环境中或许会发现问题。其次在建筑学科负责评价建筑是相对小众化研究,只有少数建筑评论研究者才会对建筑师作品进行评述。

文献拆解中“发现文献不足之处”是最有难度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只有专业杂志社编辑、审稿人或者研究生作者的导师才需要干这项工作,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更高段位的思维才能完成。只有拆解者具有超越于作者格局的视野,同时要细致化阅读才有可能发现文章不足之处。其实大家不必纠结于自己能够提出很到位的意见,如果阅读量以及对该领域认识达到一定水准,自然能指出问题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5. 建立高效率学习状态机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吃蛋群众”从过去吃“建筑”蛋,到现在吃“文献”蛋的故事讲完了,为了大家以后更好地“吃蛋”,我需要总结一下。

其实无论是阅读、写作、科研还是人生,都是在回答基本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这个哲学命题在我看来就是自发、自觉的建立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如果发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是断裂状态,那么也许说明此刻状态还没有调试到位。

我记得谭盾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为什么他们能创造出那么有想象力的音乐,他说童年时期在湘西的地方性音乐对他后来创造带来了很多启发性,他并未因为学习了西方音乐而切断了和自己过去的联系。由此,我想起了禅宗“本自具足”概念,意为每个人在出生时已经带着这一生所需所有能力,如果能发掘自身潜能,那么即能够应对我们人生中遇到的所有事情。

作为一个长期浸泡在“图学”状态下,只会吃“建筑蛋”不会吃“文献”蛋,曾经怀疑自己有“阅读障碍”的小白,从未想过自己的读书笔记能够成为很多人参考对象,也未想过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会在新的学习中发挥作用。但是现在的事实是,我确实会吃“文献”蛋了。

当年我通过多年学习吃了很多“建筑”蛋,这个能耐还在,很清楚怎么“破壳”;由于幸运之神眷顾,让我走进了冠霖书院,唤醒了我已经具备“破壳”能力,让我也明白了如何吃“文献蛋”。

本文最后我想借用被称为股神巴菲特最佳搭档投资家查理.芒格作为本文结尾。芒格被公认为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 “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另外由于他无时无刻不在看书,也被称为长着两条腿的书柜。芒格自己认为:“ 他所拥有的思维模型大概有一百多种,他认为一个人基本上应该掌握80到90种思维模型。”

对于想要成为学者的硕士、博士以及青教而言,也许我们需要掌握更多思维模型,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如果要快速学习,还是需要建立过去与现在的联系,让过去成熟的思维模型能够投射到当下。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衷心祝愿所有看到本文的学友都能和我一样从文献小白变成“吃蛋群众”;从不会文献拆解升级为“拆蛋”专家。

与大家共勉!

原标题:《“吃蛋群众”的文献拆解之旅——从“建筑解析”到“文献拆解”》

标签: 读书笔记 思维模型 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