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吕坤《近溪隐君家训》:彰显清廉太原魅力
《近溪隐君家训》碑的刊刻者吕坤,生于1536年,卒于1618年,字叔简,号抱独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更是刚正不阿的一代廉吏。吕坤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分别在山西、陕西、山东及京城做官20余年,历任知县、右参政、按察使、巡抚、右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等官职,逝后诰赠刑部尚书。吕坤为官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与沈鲤、郭正域并誉为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
【资料图】
在山西太原双塔寺内收藏有一通明代刻石《近溪隐君家训》碑,它高2.3米,宽0.79米,厚0.25米,无碑额、无纹饰,朴素致雅,由明代大儒吕坤于万历十九年(1591)刻石,是一通鉴古通今、彰显中华家风家训和廉政文化的重要碑刻文物。
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版《阳曲县志》记载:“城隍庙山门东墙,嵌近溪隐君家训石刻。高六尺,宽二尺,楷书字方二寸。”可知,《近溪隐君家训》碑原藏于太原城隍庙,后迁入双塔寺。
这块家训碑之所以取名为“近溪隐君”,还得从吕坤的父亲说起。据考证,吕坤的父亲名为吕得胜,字寿官,号近溪,明朝嘉靖年间人。吕得胜一生教子有方,体恤同姓,和睦邻里,钻研学问。清廉正直的家规对吕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纪念父亲的教导,遂以“近溪隐君”为名刊刻此家训碑传,教于后人。碑文字形庄密挺秀,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将吕坤严谨有方的治家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
近溪隐君家训:
存阴骘心,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把天理先放在头直上。处人只要个谦【】,居家只要个和平,教子只要个学好,吃穿只要个饱暖,房舍家火只要个坚牢,有【】冠婚丧祭只要个合礼。才开口便想这话中说不中说,才动身便想这事该做不【】做,才接人便想这人可交不可交,才见利便想这物该取不该取,才动怒便想【】【】该忍不该忍。处身要俭,与人要丰,见善就行,有过便认。尤可戒者,奢侈一节,今人【】作无益,只图看相强。似费了财帛夸俗人眼目,不如那些钱粮救穷汉性命。锦上添花何用?彼冬无破絮者皆天地生灵。案前积肉何为?彼日无饱糠者皆同胞赤子。看那悭吝攒钱之人,生骄奢破家之子。天道甚明,愚夫不悟,尔曹切记吾言!”
万历辛卯山西按察使仲男吕坤刻石
(注:【】为碑上残缺字)
《近溪隐君家训》碑全文共251字,柳体楷书,全篇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教诲晚辈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碑文写道:“存阴骘心,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把天理先放在头直上。”强调要默默地为社会做好事,为人正直,言谈实在。同时还须做到“处身要俭,与人要丰。见善就行,有过便认”,告诫子孙要行善事、戒怒气,行节俭、忌奢靡,与人和善,牢记天理公道。还有“似费了财帛夸俗人眼目,不如那些钱粮救穷汉性命。锦上添花何用?彼冬无破絮者皆天地生灵。案前积肉何为?彼日无饱糠者皆同胞赤子。”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用于救济天下困苦同胞才是正道。
字里行间凝结着我国古人做人做事的标准,散发着那个时代的浓郁气息,表现了我国古代“训有方”的传统教化,至今读来仍不过时。
— 校 对 —
赵艳竹 兰 杰
— 审 核 —
元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