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环球要闻:画家林凯龙作画逾百幅“表白”苏轼,创新传承苏氏好家风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7-15 05:48:31

开篇语


(相关资料图)

老照片、纪念章、温情家书、厚重家谱……您家中是否有几件旧物被视为“传家宝”,代表家庭的记忆、家教的见证、家风的传承。

小物件能述大故事,小切口能见大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家庭文明风采。为此,南方都市报发起“岭南好家风”传家宝征集活动,面向广东全省征集承载一代人精神或一个时代良好家风的物件,7月25日截止。南方都市报通过专栏,记录这些无价的“传家宝”。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画家林凯龙对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敬仰溢于言表,倾慕其诗词,并跃然于画作之上。“我想通过我的笔墨,把苏轼身上旷达潇洒、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出来”,林凯龙告诉南都记者,从早年开始画苏轼,至今已积累一两百幅画作。

与苏轼诗词同样有口皆碑的,还有苏氏家风家传——读书正业、孝慈仁爱、为政清廉,缔造了“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文化传奇。日前,南都面向全省公开发起“岭南好家风”传家宝征集活动,挖掘背后的家风故事。林凯龙将带着《不辞长作岭南人》等得意画作,讲述他画笔下的“偶像苏轼”。

林凯龙

传家宝档案

主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画家林凯龙

“老物件”:苏轼主题画作逾百幅

画作注重神情、场景和境界三重表达

“很多人都非常崇拜苏轼,我也不例外。”林凯龙从不掩饰这份情怀,在他眼中,苏轼旷达、博学,对人生各种遭遇都能坦然面对,“特别是在逆境中还能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900多年前,苏轼被贬谪惠州(今广东惠州),为官三年留下587篇诗文,使得“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让惠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早年就倾慕于苏轼的文学造诣,林凯龙多年研读苏轼诗文,探究其思想体系,还通过系统考察苏轼的出生地和寓迹,加深对他人生跌宕起伏的理解。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发现,那就是近些年我对苏轼的认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可以从绘画语言表达上进行探讨。”他告诉南都记者,“我画苏轼时更注重神情、场景和境界三者的表达,不太拘泥于一个具体形象。主要想体现苏东坡旷达潇洒、不拘一格的人格魅力,从画里传达苏轼的观点和看法。”

林凯龙画笔下的苏轼年岁有别、形象各异,有的踽踽独步、执杖而行,有的披云戴月、垂钓水滨,也有的炉壶自携、饮酒啜茗。尽管如此,画中苏轼的眉宇举止间总流露怡然自得之态,加之空旷、苍茫的场景烘托,更能体现苏轼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却又能坦然面对。

《不辞长作岭南人》144×118 cm 汕头大学 林凯龙

《东坡汲江煎茶》144×118 cm 汕头大学 林凯龙

作画时,林凯龙会先沉浸于苏轼的诗文中,力图将自己想象成苏轼的化身去感受当时他的所处环境,灵感来时再挥毫作画,以求充分展现苏轼的神情与气质,又更接地气。

例如,画作《不辞长作岭南人》《东坡品茗图》《东坡煮茶图》分别展现了苏轼倚在荔枝树下吃荔枝,在山野中煮茶、品茗的场景,生动而有趣。这不仅得益于苏轼留下大量的煮茶品茗诗词,更得益于林凯龙本身是个潮汕人,爱茶也擅吃,个中情感更能自然流露。

期待以创新展览传承苏氏好家风

在多年对苏轼的探究中,林凯龙能明显感受到,苏氏三父子是“同道中人”,志同道合才能彼此影响与成就。“苏氏家风一是重文,父亲苏洵重视文化传承,并将这一思想传给儿子们,父子三人都走在弘扬中华文化的道路上;二是重视人格教育,所以苏轼的人生观一直是坚守初心,只要自认为是对的便会不计得失地坚持做下去。”

林凯龙认为,苏氏家风也在广东得以延续,从他在广东惠州为官期间心系百姓、造福于民便能看出,给当地留下了深远影响。惠州西湖因苏轼得名,也因苏轼而扬名。经他诗文传扬,惠州西湖实现了从“民生工程”到“风景名胜”再到“文化遗存”的升华。

听闻此次“喜迎二十大 传承好家风”——广东省家庭家教家风展正紧张征集展品,林凯龙对于此次展览有着诸多期待,“这是一场文化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和弘扬。举办传承好家风的专题展,对于文化传播和社会进步有很大意义。”

他希望能打造一个影响力大、受众范围广、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将苏氏好家风传承,让大众都能领悟到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我们要复兴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就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传承,将好家风的文化延续下去。”他说。

征集方式:

此次征集活动,南方都市报将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传家宝”,通过深度采访讲述其背后的故事,相关报道内容将在南方都市报线上平台进行展示。(后附征集二维码)

征集时间:即日-2022年7月25日

参与对象:广东省内家庭

征集范围:征集各种能体现家风家训传承等物件,如书信、手札、书籍、画作、证件、奖状、纪念章等等。

参与方式:

1.参与者需扫描二维码或者直接点击信息登记页面,上传老物件“传家宝”的照片,并详细注明姓名、联系电话等必要的个人信息。

2.参与者需在信息登记页面补充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解说,简述传家宝背后的故事,内容需符合事实、条理清晰以及展现正能量。

征集奖励:参与者均可获得纪念证书或者礼品。

咨询方式:如您对征集活动有任何疑问咨询,请联系

南方都市报 房琬 16620040813 夏嘉雯 15602221098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钱泳君 周晓丹 特约撰稿 竹子

受访者供图

标签: 南方都市报 不辞长作岭南人 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