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环球聚焦:王巖全新个展“看得见的散步”,抒写生之绚烂|艺术客·现场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7-20 17:01:10

势象空间展览现场


(资料图片)

2022年7月16日,由鲍栋担任策展人,艺术家王巖最新个展“看得见的散步”在势象空间拉开帷幕。不同于艺术家以往对日常景象的描绘,此次个展呈现出全新的创作面貌与气息,展出了近期创作的数十幅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包括“无题” “悠想清沂” “沧浪幽迹” “记忆的碎片”等系列。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认为:王巖先生的作品,描写山川迹象,抒发内心真情,亦画亦诗,纯净刚劲,形成了沉潜内省而又灵动生发的气派,构建了理性与感性交融互动的景观,在当代艺术中自成一格,具有安抚人心的力量,自足自强的品性。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新一代艺术家里一位较早成名的油画家,王巖一直潜心于艺术创作并不断革新。他曾任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教授、研究生导师,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是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银奖的《在黄昏中寻求平衡的男孩》。该作品将学院造型、个人油画语言与象征主义手法结合得恰到好处,可以视为当时北方艺术群体在学院绘画内部的投射。

《在黄昏中寻求平衡的男孩》(原作现藏于上海美术馆)

在1989-2006十几年时间,王巖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在路上》系列、《坠落的精灵》系列、《死鸟系列》、《记忆的碎片》系列等等,这些作品所传达的情绪多是迷茫困惑、无奈无助。尘埃、断墙、黄昏、浊城、废墟、死亡、失忆、禽殇、海殇......这些不断出现的残破意象,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画中的人物也总是或呆滞、或木讷,为不解的精神所困;直线构成的城市建筑,如密集错落的水泥盒子,不见一点人间烟火气息,仿佛是被废弃的历史遗迹,一派荒芜死寂之景象。

艺术家王巖在展厅

展览现场

王巖在《灵魂的行走》一文中所表述的生存感觉正好映证了这一时期的作品。他说他总觉得自己像一个“旅人”,有一种总是“在路上”的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以及对都市这个“现代人的集体宿营地”的陌生感和异己感:“我只是在许多年以前出了趟远门的旅人,只是在这座城里逗留了许久,还没有最后离去罢了”。这种如浪子、如过客的漂泊心态,让总感觉是逗留在都市中的他缺少一种归属感。

策展人鲍栋现场导览

展览现场

走入“看得见的散步”展览现场,漂泊感已不见踪影,所感受到的是全新的活跃的气息。展览学术主持贾方舟谈到自己的观展感受时,说道:“一律的自然景色,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王巖。色彩缤纷,大气磅礴,充满生机。这些来自自然生命的张力真的惊艳了我。感觉多少年来王巖在精神上从来没有过的释放,感觉每一幅画都是艺术家在一种心灵陶醉的状态中完成。”

展览现场

沿着作品时间线去梳理,会发现在2009年开始的《消失的记忆》系列中,王巖在创作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是题材上,从人物转向风景;画面上,风景逐渐占据了主导,人物退居其次。王巖描绘了大量的城市废墟,这一方面与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扩张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个人的工作室从中心城区搬迁到相对偏远的城乡交界处,每日所见正是这般景象。但更关键的变化是他的绘画语言,原本偏严谨的塑造性笔触逐步让位给了表现性的挥洒,在这些风景作品中,绘画本体语言摆脱了原来人物细节塑造的限制,因而强烈的凸显了出来。

展览现场

就创作心境而言,心境的豁然开朗,通过跳跃的色彩、横涂竖抹的笔触以及富有生命感的画面结构呈现出来。王巖过去在艺术本体意义上的长期修炼全部派上用场,他在自由挥洒中对画面的控制能力,对色彩的运用,对秩序感的把握,对每一个局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无不显现出他技艺的高超。他一以贯之的直线趣味在这样纷繁复杂的自然场景中依然起着毋容置疑的“制衡”作用。

展览现场

王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没有把自然作为客体去描绘,自然只是作为一种意象或符号,在近于抽象的画面中显现为一种活泼跃动的生命气息,从而映照出他开朗的心境。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迹象”。“迹”是画面上的痕迹事实,包含着身体、工具、颜料、色彩、结构等等,即绘画的能指层面,“象”则是通过“迹”所显现的所指,可以是人像、物像、景象,但根本上是心象。这是一种现象学哲学的基本观念,意识与意识内容不可分,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绘画亦处于这种间性(Intentionalit t)关系中。

作品细节,展览现场

沿着“迹象”方向不断推进,王巖已不再依靠具体的“实象”,而是从完全的空白画布开始,从抽象的痕迹展开一次次探寻。此时他虽已不再预设具象再现的目标,更多是从“迹”的角度出发,但最终结果往往成“象”为风景,或是林间悠远,或是山石幽潭……此处的风景之“象”来自于对画面的观看所形成的心象。

作品细节,展览现场

甚至,王巖这个系列的作品更像是中国传统的山水,从心源出发,把所感所悟变成所见,随性漫游,戛然而止。整个过程像是在散步,即是画家的精神在风景的意象中随性行走,也是画家身体在画布上的散迹。事实上,在很多大尺幅的画布上,他采取的正是行动绘画的方法,围绕着平铺的画布从四周开始,再逐步进入画面中央。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中,西方传统绘画的箱式空间被压平,绘画的窗口隐喻也被撤除,画家从观看者变成了参与者,当风景成为了可游可居之处,就变成了山水了。策展人鲍栋认为,从早期象征主义出发,王巖的出走最终抵达的地方是不再需要行走目标的地方,从灵魂的行走到身体的散步,他的绘画获得了一种看得见的自然灵性。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

《沧浪幽迹6》,布面丙烯,160×220cm,2015

《沧浪幽迹9》,布面丙烯,240×570cm,2015

《悠想清沂4》,布面丙烯,160×240cm,2017

《悠想清沂8》,布面丙烯,240×380cm,2017

《悠想清沂13》,布面丙烯,80×120cm,2017

《悠想清沂19》,布面丙烯,240×760cm,2017

《沧浪幽迹13》,纸本丙烯,75.5×56cm,2018

《沧浪幽迹14》,纸本丙烯,56×158cm,2019

《幽迹13》,布面丙烯,80×120cm,2019

《无题三》,布面丙烯,50×80cm,2021

关于展览

《艺术客》杂志“云”传播矩阵

标签: 象征主义 记忆的碎片 消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