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消息!浙江村庄河边有个搓衣板,丢在村口50年,才发现上面竟有一道圣旨
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有一位老太太,拿着一只蓝色大碗去文物商店变卖,工作人员看着碗上面的污垢,问她这碗是做什么用的,老太太表示原先后来盛盐的,后来用去喂鸡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碗在老太太家传承了有些年头了,现在正好缺钱,她决定将碗拿来卖掉。
因为碗的表面密布着不少白点,老太太觉得这玩意也卖不了几个钱,于是只要了80块钱,就把这个“喂鸡的破碗”给卖掉了。
当工作人员认认真真地将碗上的污垢全都清洗掉之后,发现这个碗内底部还有六个蓝色的小字:“大明宣德年制”。经过专家研究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喂鸡碗”竟然是明代宣德年间的洒蓝釉。
这种瓷器存世量非常地稀少,满打满算,全世界范围内也才只有3个而已。紧接着这个碗就被认定为了国家一级文物,价值上亿元。
虽然有关部门也找过那位老太太,想给她一些补偿,结果因为条件有限,茫茫人海找个人实在太困难,此事只得作罢。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自然也有着大量数不胜数的文物,像北京老太太这种因为认不清文物的价值,拿国宝喂鸡的事情其实并不在少数。比如,在浙江台州,就有村民将国宝拿来当“搓衣板”用了······
用来洗衣服的“墓碑”
“二婶子,你也洗衣服去啊?”
“是啊。我那大孙子不知道干嘛去了,弄得一身泥,这衣服刚换下来,造孽······”
“您老之前不是不愿意用那个‘洗衣板’吗?’现在咋愿意用了?”
“嗨,这段时间我也想开了,不就是一块墓碑嘛,有什么好忌讳的。”
在浙江台州温岭箬横镇三房村村口的池塘边上,有一块长80厘米,宽70厘米,厚5厘米的大石碑。
据村里面的老人讲,这块碑在池塘边上最起码放了50年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附近要修建什么工程,要对山上进行清理。村里面就派了几个人去了趟山上,从一个坟头上将这块大石碑搬了下来,放到了池塘边上。
因为是从人家坟头上搬下来的东西,村里的老人们对此都比较忌讳,觉得拿块墓碑放到村口实在是晦气。
但村子里的年轻人可没那么多忌讳,当时大家条件都不好,眼见这“墓碑”上还刻着字,有些摩擦力,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在池塘洗衣服的时候,拿这块墓碑来当“搓衣板”。这种“物尽其用”的方法很快就在村子里风靡了起来。
至于这“墓碑”上到底刻着什么字,村里人却从来没有研究过。
虽然一些老人对此很是看不惯,觉得这样做会“遭报应”,但受社会氛围影响,他们也没说过什么,只是摇着头在另一边用老方法洗衣服。时间长了,村里的老人们眼见其他人也没出什么事,活蹦乱跳的,也都放下了心里的顾虑,用起“搓衣板”来。
当时的村民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用来洗衣服的这块“搓衣板”,其实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修路的大石头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去池塘边洗衣服的人也渐渐地少了起来。毕竟家里都有了洗衣机,谁还愿意费心费力的去池塘边上洗衣服,多累人。
就这样,一转眼到了2017年11月,村委会经过开会之后,做了个让村民们议论纷纷的决定:“为了盘活本村的土地利用率,村委会决定把村口的那个小池塘给填了。”
村口的小池塘是大家的童年记忆,现在为了发展要把它填了,村民们心里难免有些不舍,但时代在发展,就像池塘边那块“搓衣板”已经没人用了一样,为了村里的发展,村民们也都没提出反对意见。
很快,村里就找来工程队开工了,“搓衣板”因为没遭受过损坏,完完整整的,所以侥幸被留了下来,大家觉得闲着也是浪费,不如让它“重获新生”拿去铺路,也算是造福一方百姓了。
进入12月之后,隔壁村子那边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说他们最近挖出来了一大块“刻字石碑”,听说是有些年代的老物件了,市里面的专家都跑过来研究了。
一听这消息,三房村的村主任林菊明就坐不住了。
林菊明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池塘边玩,也曾不止一次地看过那块“洗衣板”。
林菊明当时虽然也好奇过“洗衣板”上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因为那时候他还小,文化水平有限,只是觉得上面的字“乱七八糟”的,读不通顺。
长大之后,自然也没那个闲情雅致去看“洗衣板”上刻的是什么了。
现在隔壁村传来的消息给林菊明带来了不小的启示,现在想来,当初那“搓衣板”上刻着的,应该是文言文了,自己之所以觉得字“乱七八糟”,是因为上面刻的应该是繁体字。
一想到这层,林菊明当即就兴奋了。这些年村干部们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让本村的“历史文化感”更强一些。如果那块被拿来修路的“洗衣板”真的是什么了不得的历史文物的话,那对本村的发展无疑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想到这里,林菊明当即和几个村干部一起商议了一下,叫上村子里的几个又高又壮的村民,带上家伙就朝着石碑所在地走去。
兴师动众的一行人当即就引起了其他村民的注意,纷纷打起了招呼:“林主任干什么去呀这是?”“林主任吃饭了没?”
很快,目的地就到了。随着几人开挖,周围立马挤了一大堆看热闹的村民:“干啥呀这是,好好的路刚建好就给挖了。”
“这不那搓衣板吗?原来拿来铺路了啊,我还以为丢了呢。”
“不是,我说林主任,好好的路拆了干嘛?”
“你们年轻,不知道,这大石碑原先从是山上坟头上搬下来的,是块‘墓碑’,拿人家墓碑当垫脚石多晦气啊。估计小林也是想明白了,这种事做不得······”
“青天白日的,哪有什么神啊鬼啊的,您老还是先回家歇着去吧。”
“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林菊明等人没有理会身边村民们的交流,自顾自地继续挖掘,没一会儿就将这块大石碑给挖了出来。
真正将石碑挖出来之后,大家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石碑的背面也刻着东西。用布将上面的泥土都擦掉之后,大家勉强认了出来:“这应该是麒麟吧?嘴里还衔着把剑。”
“不对不对,这好像是一头狮子。”
“净瞎扯,谁家狮子长这样啊。”
“你不懂,‘狮子衔剑’好像是一种说法。”
“······就你懂!”
在村民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林菊明等人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了这块石碑的正面。这石碑上刻着很多的字,看起来是端丽的小楷,每个字的大小间隔完全一样,就跟机器刻上去的一般。
不过,虽然在场的人不少,想要认清这石碑上面到底写的什么,难度却不小。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个眼尖的村民突然喊道:“右上角那俩字是不是‘天承’啊。”
大家纷纷凑近一看,叫道:“还真是!你们看,最右边还有个‘奉’字呢!”
“奉天承,奉天承运?!这是个圣旨啊。”
经过村民们齐心协力地“破解”,又有很多字被认了出来。
比如“皇帝”、“正”、“加”、“二”、“林”、“寺”、“以”、“生”、“之”等。不过,这上面到底写的是啥意思,大家伙还是看不出来。即便如此,他们已经能够认定,这块大石板绝对不是什么“墓碑”,而是一件清朝的宝贝,因为在石碑最左边的落款上,刻着“光绪”两个字。
靠着这些年荧幕上大量“辫子戏”的影响,人们对清朝皇帝的年号记得尤其深刻,基本上和“慈禧”绑定在一块的光绪自然广为人知。现在石碑上既出现了“奉天承运”,又出现了“光绪”,这石碑的产生年代顿时呼之欲出了。
泯然于历史长河中的“僭越者”
在确认这是块刻着圣旨的石碑之后,林菊明等人可谓大喜过望,没想到这块不起眼的石碑竟然真是一件宝贝!
很快,林菊明就和镇政府、温岭市文保中心取得了联系,上报了本村发现了清朝文物的事情。文保中心的专家们知道此事后非常高兴,当即赶到了三房村进行调查。
专家们对着石碑研究了半天之后,明确表示:“这的确是一件清朝的圣旨。当时接旨的人为了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专门请人将圣旨给刻到了石碑上面。”
在场的群众十分好奇,这圣旨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专家难拂众意,先将这圣旨读了一遍: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沛酬庸之庆典,茂对皇庥;敷锡类之殊荣,曲成囗(臣)孝。尔林溥,乃光禄寺署正加二级林修之祖父,箕裘绍绪,诗礼垂声,贻厥孙谋,树芳观于珂里;绳其祖武,奏茂绩于彤筵。兹以尔孙,克襄王事,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於戏,开棠构以开基,德钟家庆;沛丝纶而锡命,光耀泉室。
制曰:德门积庆,渊源早裕夫孙谋;盛世推恩,纶綍载扬夫母范。尔陈氏,乃光禄寺署正加二级林修之祖母,囗(高)门毓德,华阀传芳,有榖贻谋,赖同心于内助;自夫申命,表异数于中闺。兹以尔孙,克襄王事,封尔为宜人。於戏,光生榆翟,常昭彤管之辉;德媲珩璜,用焕紫泥之彩。
光绪贰拾肆年拾壹月初六日
据专家介绍,这道圣旨是颁给一个叫林修的人的祖父母的,是一封光绪皇帝写的“感谢信”。
这个林修当时的身份是“光禄寺署正”,通俗地讲就是个大厨。当然,这个大厨也不是一般人,只有在国家重要宴会的时候才会亲自下厨。
光绪24年的时候,这位林大厨可能是在某次宴会上表现不错,皇帝,或者太后觉得他做的饭很好吃,或者宴会安排得不错,于是专门给他老家发去了贺电。将林大厨的祖父林溥和祖母陈老太太一块封了官。
当然,这封“表扬信”并不是皇帝本人写的,每个人都写一遍的话,那光绪一天啥也不用干了,这种圣旨都有固定的格式,除了名字、官职变动一下,内容都不带变得,皇帝也就批一下就了事。
当专家们对这块石碑进行研究时,却发现了一个疑点。按照圣旨上所说,这位林大厨是光禄寺署正,在清朝这是个从六品官,加上了两级之后,那也才只是一个五品官而已。按清制,他在石碑上刻一个狮子是违制的,属于“僭越”了。
据专家介绍:“在清代,官服的锦面从高至低依次为鹤狮锦、麒麟及赤尾虎锦、瑞荷锦、瑞草锦、葵花锦,狮子一般用于二品大员。”
很明显,林大厨一个五品官,用二品大员才能用的狮子,要是传出去了,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正在专家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看到了圣旨最后的落款,突然间就啥都明白了。
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初六,换算成公历就是1898年12月18日。就在三个月之前,那位人老心不老的“老佛爷”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光绪给囚禁了。连皇帝自己都朝不保夕了,温岭这种远离庙堂的偏远之地,搞一搞僭越之举自然也就没人管了。
可惜的是,不管是市里还是镇里,都没有任何关于这位林大厨的记载,村里的老一辈也没听说过有个叫林修的人。
温岭市博物馆听说了此事之后,提出希望将这块文物移到博物馆保管,当然,在此之前会让林姓后人和村里人在村子里“看个够”。
“搓衣板圣旨”的故事,到这里也就正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