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资讯:传男不传女观念落后!枫溪手拉朱泥壶谢华:要培养制壶精英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7-27 21:51:54

潮州工夫茶承载了潮人的单丛茶文化,其雅致的茶具更是盛载了潮人的工夫茶内涵。清初诗人陈恭尹有《咏潮州茶具》诗:“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闻名于世的“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潮州一种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手拉朱泥壶”的生产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潮州市陶瓷生产和贸易的中心枫溪及周边地区,遂以“枫溪”冠名。

1983年,谢华在父亲的鼓励下重拾家传的手拉壶技艺,在日复一日地制壶练习中坚定了自己传承这门代代相传的技艺之决心。他不断打磨的制壶技术,提高自己的审美,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妙品”。在潮州朱泥手拉壶圈子中声名鹊起;需求不断扩大后,他毅然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行规,创办工作室,广向社会招收学徒,他希望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传承枫溪手拉朱泥壶技艺,在传承之中开创出新历史。

为谋生计


(资料图片)

重拾家传技艺

讲述谢华传承非遗“枫溪手拉朱泥壶技艺”的故事,还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为了生活,潮州手拉壶“俊合号”第五代传人谢华的父亲(自清朝咸丰年间开始设号制壶)只得放下手艺,成为国营单位的员工,传承了百年的家族制壶技艺处于中断状态。适逢改革开放,初中毕业的谢华在父亲的支持和引导下,重拾家族技艺,靠着制壶谋取生计。

谢华告诉记者,“刚开始,手拉壶只是单纯作为泡茶的器具使用,并无太多欣赏价值。一把手拉壶在当时只卖八毛钱,为了效率,做得也比较粗糙,一天下来,可以做出四、五把壶。虽然利润微薄,但也能够维持生计。”

谢华在做壶的过程获得了成就感。慢慢地,他真正地喜欢上了这门家传的手艺。“满足生计是最实际,如果做着做着生活都过不下去,那也只能改行,靠情怀是非常困难的。年龄大了就可以靠情怀,但年轻的时候就不可以,还是要顾及利益,生活在能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坚持下去。对我来说,相对幸运的就是大家一直对我做的壶比较认可,有生意可做,才能够维持到今天”,谢华在采访中感慨。

厚积薄发

让壶“开口说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拉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不仅仅只是用来泡茶的器具,更成了艺术品、收藏品。

在技术、工艺日臻成熟的今天,单纯做出一把作为日用品的手拉壶对于谢华来说已经不算一件难事,摆在谢华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提升壶的艺术性——做出一把既美观实用、适合泡茶,又有文化内涵、会讲故事的壶。

谢华认为,一把壶要称得上“艺术品”,需要文化内涵作为基础。“做壶的人要先有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再通过壶的形状、气质表达出来。就比如你要做一把美人壶,那就得思考美人的体态是怎样的,这把壶要怎么做才能像个美人?壶嘴、壶把怎么做才算协调?做出来了,要能让人看到壶便感受到美人的气质。”

采访中,谢华提到自己之前的作品《贵妃壶》,灵感便来源于唐朝的杨贵妃。“唐朝以丰满为美,那这把壶就要做得圆润、丰满、厚重,有“肉感”,像唐朝的美女一样,那大家一看,就能联想到唐朝的杨贵妃。”艺术品是一座桥梁,当它们注入了创作者的思想,欣赏作品的人便能从中与作者交流。就像谢华所说的,“真正好的作品,摆放在那里,它是自己会说活的。”

在谢华看来,做壶的技术可以学,但一把壶要做得有内涵、有感染力,就需要一定的修养、阅历。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谢华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同时系统地阅读了制壶方面的大量书籍,同时对明、清、民国时期紫砂壶工艺、技术、造型特点进行研究、比较,并把其它产区的一些制壶工艺技术和生产工具融入到手拉壶生产中来;平时他还经常观赏一些早先的陶瓷、青铜器或其他器物,研究它们的造型,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创作的灵感。理论结合实践,所制作手拉壶工艺水平和造型表现能力有很大提高。

谢华坦言,做一把壶“刚好做出来就是你想要的,表达的内涵大家也都能感受到,这就需要灵感加运气。”有时候,为了能够做出一把符合自己心意的手拉壶,谢华可能需要研究上一个月。“每天也一直在想要怎么做到最好、做到完美,但最后做出来的,不一定就能呈现你想要的效果。所以就只能多看多学习,以吸收更多养分,之后在偶然的契机下将这些学到的东西发挥出来,注入自己的灵感中。不断学习、不断吸收、不断进步,才能把壶做好。”

与时俱进

致力改革创新

在传承工艺的基础上,谢华多次对制壶的用料、烧制温度、工艺等方面进行改革,致力于打造出既实用又耐用,且视觉上雅观、触觉上舒适,即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手拉壶。谢华始终认为,手拉壶作为泡茶的器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缺一不可。他坚持“断梁成器,制器以用”,认为器物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的使用需求。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谢华便着手寻找质量更优的制壶泥料。他对潮州境内近百种风化石进行试验,最终发现潮州青龙山风化石铁、锰等金属及微量元素、有机物的含量丰富,甚至可以媲美宜兴紫砂。因此,谢华以通过对“采石取泥”工序的层层改进,不断改进泥料配方,最终实现了潮州手拉壶在泥料上质的飞升。

如今,谢华制作的手拉壶大部分是以这种潮州泥为原料,但为了顺应市场个性化的需求,也采用了许多外地引进的泥料。谢华表示,“现代人的审美比较个性化。所以,一个行业如果要做大,不能只是固守以前进行传承。我们不仅要传承,更要创新、发展。”他认为,“传承要结合市场,创新审美,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潮州壶。所以,真正做每一个行业,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展望未来。以前的传统工艺不能缩,也要吸收外来的东西,还要看年轻人,看未来市场的走向。”谢华经常会去著名的制陶产区实地观察、学习,不断寻找更好的制壶材料。当发现有新的生产工艺技术可以融到提高潮州手拉壶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有益的,都会引进到潮州手拉壶中来,使生产工艺更加成熟。

此外,他又通过多次的试验,甚至不惜采用“以壶试窑”的“笨办法”,最终得到了烧制手拉壶的最优温度标注线——1150-1200摄氏度,大大提升了成品的质地、色泽和使用功能,使一把把手拉壶成为上好的泡茶利器,实现了他所坚持的“制器为用”。

多元传承

广授毕生所学

潮州牌坊街的深处矗立着一座古朴典雅、静谧别致的中式园林建筑——明德园,这便是谢华于2010年创办的个人工作室。“明德”二字出自《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于明德”。2010年,谢华向社会大众公开免费授艺。为了让前来学习技艺的学生拥有一个更为舒适的环境,便设计建造了明德园。

他认为行内“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观念是一种非常“传统、落后”的观念,导致做的手拉壶只销往潮汕、粤东地区,市场十分有限,而现在面向的是全国、全球,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广招贤才,“从全国各地引进这些有审美、懂绘画、会雕塑的人才。”在谢华的学生中,有潮州本地的,有其他省份的,还有来自美国的洋学生。而谢华招收学徒的标准也由早期的“男女老少不限”转变为“具有一定基础、审美的年轻人,最好是美术、陶瓷专业学历的学生”,他想要培养一批制壶精英,让这批年轻人带领潮州手拉壶不断发展。

记者了解到,除了开办工作室,谢华从2012年起还让徒弟在潮州广济桥上表演制壶,目的就是为了推广潮州手拉壶这一传统工艺,让更多游客认识、了解潮州手拉壶。

当谈及潮州手拉壶的未来时,谢华满怀期望地说:“希望有更多人才加入这个行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胜过一代,我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因此,这些年来,我把我所知的所学的所会的,都讲授给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然后让这些厉害的年轻人去发挥。有了这一批有天分的人,那么潮州壶将会有爆发性的发展。”

谢华在采访中多次强调手拉壶“作为一件工艺品也好,作为一项非遗也好,或者作为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也好,不仅要传承,更要创新,跟着时代走才有进步。”

简历:

谢华,男,1965年生。12岁便从其祖父谢壁辉学习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深得祖父真传,其后又跟随父亲谢本基学艺,全面掌握了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各个环节。其作品题材充满创意,整体造型优美,善于将绘画、浮雕与壶体造型及实用性相结合,达到将品饮功能与视觉、触觉感受融为一体,达到极为高超的艺术水平。多年来,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各种奖项,并广为社会各界所喜爱和收藏;同时,也积极致力于技艺传承,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后继人才,为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非遗小科普:

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潮州一种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是中国茶具制作主要地区之一。枫溪手拉泥壶当地俗称“土罐”,是潮州工夫茶主要选用的茶具,清代中期以前多仿制宜兴名壶。 枫溪手拉朱泥壶选用本地陶矿红泥,采取手工拉坯成形的制陶技法制作而成,是一种依靠辘轳旋转成形的传统制陶方法。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浆、烧等近60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枫溪朱泥壶题材广泛,以山水、瓜果和水族飞禽为主;造型精美,有梨形壶、水平壶、扁灯壶、扁鼓壶等。

——广东省文化馆

采写 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实习生 林雪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标签: 代代相传 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