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视讯!700年来书法第一人,作品为什么会被说“俗”?
赵孟頫于1322年过世,已经近700年了,至今尚无一人能达到他的高度。甚至有人说赵孟頫这座高峰,元明清民四朝,只有廖廖数人走到他的了半山腰。
赵孟頫在书法界中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他创造赵体至今是教科书式字帖。然而从古到今,依然有不少人说赵孟頫的字“俗”。到了近年,更是风起云涌。现在我们收集批判赵体主流声音,大家一看看有没有道理。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相关资料图)
这个“俗”并不是现在“庸媚低”俗,而是说他的书法中确实了一种不刻意产生的气韵。那么这个气韵到底什么?导致赵孟頫的字变的“俗”起来了呢?
早在宋代的时候,大书法家黄庭坚就说过:“书画以韵为主”“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简单点来说就是人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都难免会感叹其中的韵味,而是否有韵味的书法也就成为了一个辨别书法好坏的标准。
“韵”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感觉。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笔法记》中有说到:“韵者隐迹之形,备遗不俗”,很明确的说明了,“韵”是一个很隐晦的东西,隐隐约约似有非无的感觉。
蔡襄《节夫帖》
唐代之后,中国书法国画对韵的追求,使得这一时期的艺术水平得到了一次大的飞跃。在六朝时期谢赫的《古画名录》中,提出了人物画的六条标准,这也就是后来的六法,而六法之首便是气韵。《笔法论》中,又将“六法”分析整理成“六要”,在气韵中单独突出了“韵”,把书画艺术讲求“韵味”、“余味”和“象外”等审美追求突出了出来。
张旭草书《肚痛帖》
“韵”是一种标准,审美艺术的标准。是经过“心随笔运、取象不惑”而取得的艺术效果,它空灵得如镜中之相、水中之花,虚幻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人们必须从“象外”、“环中”的空灵处去领悟“味外之味”、“象外之旨”,从“不足”、“余意”中去领悟“韵外之致”。一句话,“韵”是通过“虚”表现的。
赵孟頫的字之所以被批写的“俗”就是因为字里的韵味不足。“韵”就是精神性很强的寄寓,它必然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与挥洒之乐。工匠式的粗糙生硬缺少一种“士”文化的内涵,在书法上特别缺少书卷气,自然不能算有“韵”。当然,延伸为风格,则大抵雄浑、恣肆、质朴的美,也很难归入“韵”。
神、气、韵三者经常联系在一起用。三者虽有共同的地方,却又不相同。既要计白当黑,又要知白守黑,这就是中国书法创作虚实结合而产生神韵的辩证法。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