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速讯:没电扇没空调,穿得一层又一层,古人不会热死吗?
大多数人对古装的印象,可能就是宽袖长袍、衣袂飘飘。但是现在拿着手机、蹭着wifi、吹着空调的你,一定也有一个疑问——这种天天高温警报的天气,古人可怎么办?那衣服一层层的,虽然是晒不到了,但是不会把人捂死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人夏天怎么穿?这个对于古人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为了我们的大问题!其实对付三伏天,着装上无非就是两个方式,穿得少和穿得薄。那么古人是怎么做到这两点的呢?
明代货郎图之夏景
穿得薄
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对四季变化的敏感程度和重视程度是远超现在的。这从古人会根据时节不同而改变配饰、图案就可以看出来了。今天的你不会因为春天的花儿开了,就乐呵呵摘一朵戴着;也不会因为端午节到了,而特别在衣服上缀上艾虎五毒的纹样。但是古人会。
明代定陵出土的方领女夹衣上的艾虎五毒纹样丨@新水令 标记文字
到了夏天,古人自然就会换上轻薄面料的衣服。而且这个划分,可能远不止四季,甚至是按照月份来的,极为细致。如明代《酌中志》记载“宫眷内臣”的服装,就提到了:“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纱和罗都是表面有细密孔隙的面料。
仕女图中穿纱罗衫裙的女子,可以看到里面的裙子和红色的抹胸丨Freer Gallery of Art
宋《扑枣图》中穿纱罗衣服的小孩子
得益于我国古代无比发达而绚烂的丝织技术,有钱有地位的古人在衣服面料的选择上很是丰富。如夏季常用的纱罗面料,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到清代皇帝的穿戴档里,他们都是夏天的主角,故宫里也有许多以此为面料的藏品。
它特殊的织造方式,是将经线扭转,然后在扭转形成的环中穿过纬线,形成稳定而漂亮的孔隙。这种特殊的绞经织物,也往往直接叫做纱罗织物。
清黑纱彩绣鹤夏补褂丨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 藏
它有多薄?放在博物馆里展出,直接可以透过衣服看到背后的展板,精美程度和织造难度远不是现在雪纺之类可以比拟的。但是如今,我们身边却很少看到这样的织物了,因为其中的大多数品种的织造方式已经失传了。
纱面料丨故宫博物院 藏
南宋罗质裙
目前我国保存下来的只有杭罗(横罗)。
明代横罗道袍
有钱人可以买纱罗,那么普通平民该怎么办呢?在清末民初的一些回忆录里,老北京人会穿“夏布”衣服。这名字听起来就是给夏天准备的。和纱罗这样的丝织物不同,夏布是用麻制作的,所以格外透气导热。
除了麻质的夏布,还有草本植物“葛”制作的“葛纱”,芭蕉制作的“蕉纱”。我国地域广袤,一些地区还会有自己专门的料子。
明代,用本色葛纱制成的衣服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民间智慧。比如衣服贴身会感到闷热,那么就穿如汗络、竹衣这样网状的衣服,透风了,自然也就清凉了。像竹衣,尽管如今多见用小竹管制作,其实还有用麻、丝等为原料的,但是款式是差不多的。
竹衣,图片来源见水印
在民间,大家就看天气换着穿,不像朝廷官员和宫廷内眷那么讲究“到了日子换衣服”。
穿得少
“穿得少”不如前者“穿得薄”平常。古人穿衣有一定的层次,类似我们的内衣、衬衫、外套,即便到了夏天,他们也不大会直接改变这个层次。毕竟穿衣这件事的体面,很多时候是大于吃饭的。
“穿得少”中的一种,发生在底层劳动人民之中。当生存需求大于一切的时候,服装所须保持的体面感当然就不值得一提了。如《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里,常有劳作的人会露出胳膊和小腿,跟如今一些体力工作者差别也不大。甚至在古人笔记里,也有女子赤着双臂的。
《清明上河图》中赤裸双臂的劳动者
仕女图中赤裸双臂、穿薄透衫裙的小丫鬟丨Freer Gallery of Art藏
另一种情况则在居家场合里容易发生,这在古画乃至春宫图里很常见。男性会袒露着胸腹,女子也会穿着薄透的衣衫,再配上一把扇子,就是古人夏天宅在家里的日常了。
《燕寝怡情图》中的夏天
古人有夏季专用款式吗?
我们对古人夏天装束的认识,往往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古人有夏装”,即夏天专用的款式。
尽管各个时期的衣服风格有所不同,但如果是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年代里,古人四季服饰在款式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无非就是天气缓和就穿薄的单衣、天气寒冷就穿厚的夹衣乃至裘衣绵袍。越是阶层向上、越是有场合要求,这种不更改服饰款式和层次的现象执行得越严格。
最后,本文需要特别致谢威利斯·开利先生,没有他推动现代制冷和空调系统,我是无法完成这一篇文章的。
看到没有,夏天到了,连想穿越的人都少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