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动态!南宋《墨龙图》领衔,看粤藏宋元书画
澎湃新闻获悉,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宋元书画文物特展——“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将于8月19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展览首次汇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6家岭南地区文博机构收藏的宋元书画珍品50余件。展出的重要展品包括南宋陈容《墨龙图》轴、元代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元代李衎《纡竹图》轴等。
回望历史的长河,清代中晚期,以吴荣光、潘正炜为代表的著名藏家曾将一批宋元书画名迹汇聚广东,为广东地区的宋元书画收藏奠定了基础。虽然目前广东文博机构所收藏的宋元书画屈指可数,但在国内各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此次展览所展出的展品精品多、珍贵文物多。其中,一级文物达29件/套,二级文物4件/套,三级文物1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占到所有文物展品总数的66%。展览还将呈现数件明清时期伪造的“宋元书画”,揭秘书画作伪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北宋佚名《群峰晴雪图》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据悉,此次展览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宋元书画文物特展。不仅首次汇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6家岭南地区文博机构收藏的宋元书画珍品,还特别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借展清代粤籍名家吴荣光、孔广陶等收藏过的部分宋元书画名迹和广东人最早的传世墨迹,并遴选展出一些深受宋元名家影响的后世作品。阵容豪华,流芳百世,可谓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宋元书画文物特展。
宋拓王沇本兰亭序(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宋拓王沇本兰亭序,故宫博物院藏
“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立足于“粤藏”和“宋元书画”这两个基本点,根据宋元书画的名作与呈现出的审美意识、南粤先贤对宋元书画鉴藏的传统与成就、宋元书画典范对后人的影响与启发,将该展览划分为“岭海今藏,宋元意态”“南天古鉴,粤迹留痕”“留芳遗韵,泽被后世”三大部分。同时,根据展品内容、作者等方面的不同,这三个部分又被划分为多个单元进行展出。
《足轩铭卷》,葛长庚,宋代,故宫博物院藏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将重点聚焦于“粤藏”二字,首次将岭南地区文博机构收藏的宋元书画进行集中展示。深入挖掘和突出岭南本土文化特色,让宝贵的文化遗产“活化”,同时让更多学者、民众关注到广东的书画鉴藏。
该展览同样也引出了广东乡贤吴荣光、潘正炜等藏家的鉴藏往事。
吴荣光(1773—1843年),字伯荣,号荷屋、拜经老人,广东南海人。官至湖南巡抚。能诗文,精鉴赏,收藏书画字帖甚多。著有《辛丑销夏记》、《筠清馆金石文字》、《帖镜》等。其中《辛丑销夏记》为著录书中精审之作,此书成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季,时值辛丑年,故为书名。全书对吴自藏或借观的法书、碑帖、绘画计146种进行了尺寸标注、印章辨认、款识和题跋的抄录等项著录工作,其中对作品的真赝考证及记述作品的流传经过较为详赅,也最为重要。
潘正炜(1791-1850),字榆庭,号季彤,又号听颿楼主人,广东番禺人。洋行商人。广东著名鉴藏家。精鉴别,富收藏书、画;著有《听帆楼诗钞》《听帆楼书画记》。潘正炜既出身于富豪的外贸之家,又成长于书香世代的科第名门,潘正炜得自家风的陶冶,自幼勤学善书,崇尚苏(东坡)、米(芾)笔法,精小楷,亦中副榜贡生。在洋务之暇,他嗜好书画、碑贴的收藏与鉴裁。收藏之宏富,誉为“甲于粤东”。
南宋 马和之《鄘国四篇图》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次展览不少展品都是以吴荣光、潘正炜为代表的粤籍名家旧藏。
此次展览的形式设计是从“宋元书画美学”出发,辅之以多元化的展示手法、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能够直观感受到“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象征魅力,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元书画的艺术魅力和时代特色。
另外,策展团队还特意设置了部分“数字展品”,将一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借展的宋元书画名迹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信息化、科技化的展览体验。
《墨龙图》轴,陈容,南宋,广东省博物馆藏
广东省博物馆藏南宋陈容《墨龙图》轴,以两幅绢拼成,画家用粗劲的线条勾画龙身并以淡墨晕染,画面右下角还有作者自题“抉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展现出飞龙腾跃九天、叱咤风云、势震山河的磅礴气势。更重要的是,陈容画龙真迹传世不多,此图可谓是其传世作品中罕见之鸿篇巨制,尤其显得弥足珍贵。
元代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 广东省博物馆藏
广东省博物馆藏的元代赵孟頫的《行书陋室铭》卷,曾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启功、徐邦达、刘九庵等先生鉴定为真迹。此卷共19行,计86字,通篇结字扁平,用笔方圆并举,气势端秀,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早年书风“初临思陵”“元贞以前,犹未脱高宗窠臼”的特点。
《纡竹图》轴,李衎,元代,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的元代李衎的《纡竹图》轴,寄托了作者深邃的情思和理想。除了上述介绍的几幅书画珍品之外,展览还将呈现数件明清时期伪造的“宋元书画”,带你揭秘书画作伪的故事。展览现场还有更多宋元书画名迹藏品齐齐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