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察:弘一法师的“禅意”书法,每一个字,都像看破红尘一样
书法,需要技法吗?当然需要。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法作为支撑,那我们还天天临帖干什么。如果没有用笔方法的传承,书法艺术又如何能健康且有序地发展几千年呢?
有了技法,就足够了吗?当然没那么简单。
如果谁的动手能力强,谁的书法水平就高的话,那么,书法就不能算是一门艺术了,顶多算是一项比较精密的手工活。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提笔写字,也就太无趣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样的书法才是好的?除了技法层面之外,还需要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得那么清楚。咱们可以借用清代刘熙载的一句话:"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什么样的字才算是真性情呢?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弘一的"禅意"对联,每一个字,都像是看破红尘一样。
弘一法师的书法好在哪?有谁能说明白吗?这么说吧,即使是非常推崇弘一的人,也只能用类似"空灵"、"回归"、"淡然"这些比较朦胧的词来形容。到底好在哪?如果有人能说得清楚,他就没那么好了。
看不懂弘一行书的朋友可能会说,这些字,如果不是弘一的落款,可能就没人夸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换做别人,能写出如此的味道吗?当今书法高手那么多,刻意模仿取法弘一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有几个能写出这点画背后的深意呢?
越是看着简单的,有时候反而是最难的。
光是看图片,咱们还体会不到弘一的妙处。大家想一下,如果将这些字放在自己的书房里,每天看着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美不美先不说,至少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踏实和安定。这也许就是弘一的魅力吧。
弘一自己曾经说过:"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志也。"
你能在他的字中读出这些味道吗?你能感受到这些作品想要表达的意蕴吗?这种感觉,是需要精心品味的,有点近,又那么远。当你想要更深感受的时候,他可能就消失不见了。
好了,咱们也别老煽情,来点实际的。
弘一为什么能写出这种平淡?真的不需要技法支撑吗?当然需要。这么说吧,如果弘一沿着早年的路子走的话,他的技法水平应该不输那些名家高手。
比如下面这些字,都是弘一还是李叔同时的作品。怎么样,这个大家应该能看明白吧,这个应该能体现出弘一的"真功夫"吧。
谁又能想到呢,若干年以后,李叔同把这些都"放下"了,给我们展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弘一。
幸运的是,弘一放下了技法,却没有放下书法。我们还能看到弘一的字,实在是比较幸运的。
临魏灵藏造像(早年)
对比图
临张猛龙碑(早年)
对比图
卫生金镜四条屏(约1897)
隶书四条屏(临杨岘,1899)
复归于婴儿(1900年前后)
春鸿明月八言联
一剪梅词半首
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1918)
致徐耀廷札(1896)
节录王次回问答词卷(1899)
一法万缘五言联(1919)
即今若觅七言联(1921)
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1922)
佛号与慈照宗主法语
元妙叶禅师《十大碍行》(1927)
致某居士
致刘质平
具足大悲心(1929)
佛号(1930)
一即文随七言联(1931)
广大清净七言联(1932)
如来普贤八言联(1933)
佛号(1934)
《咏净峰寺》诗(1935)
华严宗大法师名号(1936)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1937)
念佛救国六言联(1938)
一心平等五言联(1939)
闽南佛法四言联(1940)
灵峰(蕅益)大师警训(1941)
常获恒涂五言联(1942)
遗嘱(1942)
悲欣交集——绝笔(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