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天下!国博原副馆长陈履生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中国博物馆亟需打破瓶颈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赵霜】编者的话:今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110周年,它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变迁。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认为,百年来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有目共睹。一方面,博物馆建筑规模扩大、藏品数量增多,建设理念不断更新。不过,另一方面,同质化、内容匮乏、专业水平低等问题也在阻碍博物馆充分发挥其功能。未来,中国博物馆该如何打破瓶颈,走得更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规模大幅提升
环球时报: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110年来,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建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在110年发展历程中,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国家重视博物馆所带来的场馆变化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1912年成立之初,没有经费,没有人员,没有固定场所。如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单体建筑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迄今为止,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以各省级博物馆为代表,全面展开建设。有的博物馆已进行第三轮改扩建。因此,各省级博物馆的规模都比过去有了很大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今博物馆在城市中都有了地标的作用和影响力。博物馆建设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除原有功能之外,如今的博物馆在文化休闲、纪念品开发,以及展览规模等方面也有改变。
同质化问题突出
环球时报:对比一些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目前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呈现出怎样的特色?
陈履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往往是基于捐赠和馆藏建立的,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则普遍是建立在原有考古发现的资料基础上,这些出土文物构成了博物馆的早期收藏。但这种收藏的数量和品类往往不能建构起一个大规模博物馆的藏品体系,及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体系。现在,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很多省市投入巨资来建设博物馆,但并没有配套的收藏资金,与巨大的场馆相比,收藏明显不足。
环球时报:您认为目前国内一些博物馆的建设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
陈履生:最核心的问题是同质化。同质化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体制层面的、博物馆认知层面的,以及运行规律层面的。比如,一些地区的建设主导者对博物馆缺少了解,过多的干预使得博物馆建设处于业余状态,很难在专业层面上得到提升。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普遍缺少公众参与,因此不能充分反映城市和公众需求,更不能反映博物馆的馆藏与建筑的关系。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有时间、有耐心,在人们对博物馆认识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共同提升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博物馆不是卖场
环球时报:目前国内不乏“网红”博物馆,它们大胆进行创新开发。这种思维给博物馆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陈履生:网红博物馆对于提高大众对文博行业的认知有一定的帮助,但也有相当程度的伤害。有的网红博物馆转移了公众对博物馆基本价值观的关注,一些所谓的文创产业则把很多博物馆的精力转移到买卖之中。主业得不到发展,靠“文创”来打鸡血,并不能带来博物馆专业上的提升。
博物馆不是商场,也不是卖场。其文创产品的开发应来自博物馆自身层面的需求。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要回到博物馆的本质规律上来,只有加强博物馆专业性的建设,才能带来提高。想要吸引更多观众,博物馆应举办一些吸睛的展览、挖掘藏品的故事、找到藏品与学术知识的关联之处,同时应引进一些其他馆的藏品。此外,博物馆需要做好包括餐饮、讲解、指示牌等公共服务,增加对细节的关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对引导大众审美尤为重要,因此,博物馆自身的美学就显得很重要。
环球时报:当下,博物馆的人才培养情况如何?
陈履生:现在,很多博物馆的场馆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编制内的人员比较少,外包单位的临时人员比较多。这导致博物馆人员流动性大,整体在专业上很难得到提升。
当下,很多博物馆观众不多,在公众中也没有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博物馆专业团队的缺失是有关联的。我们需要更多专业人员在博物馆的各个部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