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当前速读:【寻星迹·城市匠心】难舍木料香——记行业先锋顾惠明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8-23 07:05:59

在宝山转型发展的奋进之路上,有这样一群不平凡的劳动者、创造者。他们的光芒并不来自于耀眼的文凭,显赫的家世,而是默默执守平凡岗位,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极致,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

宝山融媒与宝山区总工会共同企划的《寻星迹· 城市匠心》系列,专访2016年来荣膺“上海工匠”称号的行业先锋,记述他们点燃梦想,传承创新,缔造一个又一个城市奇迹的故事。

接近40度的高温,校园沉浸在明晃晃的日光里,一浪高过一浪的蝉鸣声让空气显得越发炙热凝固。暑假来临了,宝山区济光职业技术学院里的一栋白色小楼却没有“休业”。每逢寒暑假,顾惠明风雨无阻,坐上四十多分钟的公交来到这里,带领徒弟一起研习琢磨新作品 。


(资料图片)

顾惠明和学徒郁勇勇、方圳海在一起研究制作榫卯古建筑模型

这里既是济光学院建筑工程系的木工实训教室,也是“顾惠明大师工作室”所在地。“平日里忙着教学,但真的要做好木工,尤其是做好一个作品,需要凝神聚力耗费大量时间。”顾老师对学生们说道。

顾惠明,上海首批木工高级技师、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木工专业考评组组长。2017年,59岁的他成为“上海工匠”中经自荐渠道入选的最高龄者。早已是行业领头人的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个木工,不敢以‘工匠’身份自居。”

顾惠明出生于木工世家。纯天然的木料香气,敲敲打打的声音是氤氲在他脑海里的童年回忆。父亲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工,伯父更是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北京十大建筑 (人民大会堂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等) 的建设者之一 。怀着对父辈们的崇拜和对木工行业的热爱,他全身心扎进了木艺世界。搬木方、拉锯、刨木料……他兢兢业业钻研基本功,很快“小木匠顾惠明”的口碑就在村里传开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建设部在全国挑选11名建筑工人,经过政审、技能等层层筛选后,顾惠明成为上海三名建筑工之一。

在上海住总集团工作期间,顾惠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事解决了不少重点工程中的施工难题。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解决了圆弧形旋转楼梯的计算与放样之困,不仅提高了精度和工效,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是无法估量的。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长刨、短刨、曲尺、墨斗……顾惠明的工具箱常年随身携带,工具众多却摆放有序。“这些工具都是根据我自身需要亲自定制的。看似简单,但外面各种精密机械都做不到的精准动作,它们却能做到。”顾惠明说。

图:工具仿佛被岁月滋润了一般 ,浓缩了顾惠明的木工生涯 ,也印刻着他一生的荣光。

木工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没那么吃香了?顾惠明也说不清楚,但他决意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退休后的他没有选择闲适,而是成为了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的木工导师。通过“上海工匠”大师工作室,他专注于“传承育人”,在技能教学上总结出“五步教学”法和“六要”原则,让学生们“一听就懂、一讲就会、一动手就掌握”。

此外,顾惠明还热心各类公益活动。他在上海科技馆举办“星光计划”职业体验活动,讲解鲁班锁、卯榫制作技艺;在上海工人文化宫的“工匠学堂”,为全市的中小学生代表讲述“工匠精神”,并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在他的作坊里,许多精巧迷你的木匠工具,都是他为了上课亲手制作的教具。

“木工,不仅是和木头之间的对话,也是和自己的心灵之间的对话。”这是顾惠明在工作坊中经常对小学员们说的话,也是对每一个在现代生活喧嚣中浮沉、探索的人的启迪。

标签: 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济光学院 精密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