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天天热消息:他们是中国书法史上最顶尖的一对父子组合,王羲之和王献之到底谁更厉害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8-27 16:03:12

在古往今来的书法家中,为什么只有王羲之被冠以“书圣”名号?王献之的书法成就究竟有多高?请听书法史研究者寇克让在“一席”演讲上为我们讲述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对父子——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故事。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寇克让在演讲中 (图片由“一席”演讲提供)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王羲之、王献之。他们是父子,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们是书法世界里顶尖的、最强的一对父子组合,并称“二王”。


(相关资料图)

他们父子是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代书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他们的书法到底好在哪里?他们为什么是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我们只有回到那段历史中,去看他们是怎么成长为书法家的,他们是如何对历史产生影响的,这些问题才能找到答案。

『为什么只有他被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冠以“书圣”称号的书法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书法家,但是“书圣”之名只有王羲之一个人独用,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独尊的地位。

虽然王羲之生前已经“江左中朝莫有及者”,但事实上,“书圣”这个光环是300年以后唐人李嗣真加在王羲之头上的。

为什么300年后才给王羲之戴上“书圣”的光环呢?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节、现象性的东西往往会越来越看不清或者被遮蔽,而内核性的东西和历史价值则会凸现出来。唐人这样评价王羲之:“制成今体”“创立制度”。“今体”显然是和“古”相对的,“创立制度”则是说以前没这个制度,或者说以前这个制度不甚完善。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到王羲之真正的价值所在。

任何一位巨匠的诞生,除了个人的天赋和自身的努力以外,必然脱离不了历史环境。王羲之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字体激烈演变与士人书法觉醒的历史交汇点。

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两个概念,一个叫书体,一个叫字体。书体说的是书法意义上不同的字体,一般是由某一位书法家所创,比如颜(真卿)体、柳(公权)体、欧(阳询)体、赵(孟頫)体。字体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字书写形式,一般分为行、真、草、隶、篆。真书就是后来所说的楷书。

东晋是一个文字激烈演变的时代,行书和真书刚刚成熟起来,草书正面临觉醒。

在西北出土的一张东晋时代的楼兰残纸上,写有那个时代的真迹,书写者究竟是谁,不得而知。而把它与今天能够见到的王羲之最早的一件作品《姨母帖》进行比较的话,你会发现它们在用笔上如出一辙。据我的考证,《姨母帖》大概是王羲之30岁出头的时候写的。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是唐人的摹本,不是真迹。王羲之的真迹到今天为止一件都没有留下。

书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用笔。楼兰残纸中的“十一”两个字,横画的起笔和收笔基本上是毛笔原来的书写样子,也就是不作停留,没有起承转合,毛笔直接划过去。王羲之的《姨母帖》中也是这种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用笔还处于一种相对朴素的阶段,它和王羲之成熟期作品起笔和收笔时那种坚定、清晰的动作,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实际上,当时的书写者都处于这种普遍的书写环境中。那么为什么王羲之后来能够成功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羲之从前辈名家的书法中领悟了真谛,走出了自己的路。

『建立了真、行、草三体的新秩序』

在这些前辈名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钟繇。

钟繇是三国曹魏时的书法家,刚开始时跟随刘德升学行书,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行书流派。所以,钟繇最早是以行书家的身份出现的。但是,了解书法史的人都知道,到了唐代的时候,钟繇被封为“正书之祖”。正书也就是真书,即后来的楷书。早期学行书的钟繇,为什么经过几百年之后又成了“正书之祖”了呢?这正是因为王羲之在其中起了革新性的作用。

在钟繇的时代,行书还没有独立。当时所谓的行书有了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快写、便捷式的书写,最后形成了行书;一个是慢写、规范化的书写,便形成了楷书。王羲之第一个发现了钟繇的价值,他从钟繇那种行书和真书分不清楚的状态中看到了一种发展的契机,他在钟繇的基础之上把行书和真书清晰地区别开来。从王羲之开始,行书才真正地称其为行书,真书也才真正地称其为真书。可以说,王羲之作为一个书法家,深刻地干预了文字发展的历史。

行书和楷书有什么不同呢?楷书的法度是比较完备的,不容一丁点随意的简化和连绵。但是行书可以,行书是可以任意解散、任意简化的,而且中间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连绵。

经过王羲之改造后的行书和楷书又有一些共同的技术特征。比如,起笔和收笔处的斜切,转折处的方折、硬钩,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这就是顿挫感。这是以前处于朴素状态的真书和行书所不具备的,或者说这些技术偶尔会有,但是处于一种朴素的、朦胧的状态。

事实上,这正是1000多年前王羲之对书法的一种自觉创新。他留下了一些书法理论。比如,要求写字的时候“三过折笔”,就是每一笔都要有起承转合的动作。他反对“笔即直过”,就是笔直接划过去,没什么动作。王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规定下来的这些用笔技术特征,从此以后成为真书、行书的主要技术特征。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王羲之还把这些新特征应用于草书之中,又完成了草书的一次革新。

真书、行书产生较晚,而草书产生得很早。到王羲之这个时代,草书已经发展了五六百年。虽然不是首创,但是王羲之的变革仍然是草书史上一次伟大的革新。史书上说,王羲之“俱变古形,不尔,至今犹法钟、张”。钟、张就是书法家钟繇、张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王羲之变古为今的话,草书仍然是以前的那种状态。

王羲之有一件草书作品《远宦帖》,也是唐人的摹本。如果把这个帖子和前人的帖子相比较会发现,王羲之草书的特征就是方笔和硬折的使用。这与他的艺术主张其实是一致的。王羲之提出,草书在“相钩连不断”的前提下,要“棱侧起伏”,就是要有侧有棱,要有方折,要硬朗。

王羲之建立了真、行、草三体的新秩序,千百年来,后人在此基础上各有发挥,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其意义可能正是在于此。

『他的儿子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写《兰亭序》的时候,王献之就已经参加了,只不过当时他还是个孩子。

作为一个天才的书法家,王献之在父亲的悉心传授下长大。就在王羲之建立起真、行、草三体的基本秩序时,儿子王献之开始打破这种秩序。可能王献之觉得,沿着父亲的道路走下去只能是不断重复,因此他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探求规范之外更便于挥洒的趣味。

王献之在书法上真正的贡献,在于“藁书”。藁书的本初意思就是草书,所以有一种说法叫作“藁者,草也”。但对于王献之来说,藁书肯定不是草书,而是真、行、草三体的融合。

王献之的传世作品《鄱阳帖》,是他篇幅较大的一件典型的藁书作品。即便不懂书法的人,也能从中看出作者用笔的灵动和潇洒。这种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王献之用的手段非常简单,就是从杂糅开始。因为王羲之把真、行、草三体明确地区分开来,王献之就重新把它们杂糅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效果。

在一件藁书作品中,既有行书、楷书,也有草书,而且融合得非常协调。在我看来,王献之在《鄱阳帖》中写的两行字,足以让后人模仿2000年。这两行字非常难写,因为字体风格急剧转换。他一开始写了一个楷书,紧接着立刻变成狂草,然后中间停顿了一下,马上又进入新的高潮。它们看上去是狂放的、流畅连绵的,但是每个字的节奏和观感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藁书的高明之处,也是王献之独一无二的艺术本领。

『用简单的手段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藁书既然是三体的杂糅,那么,什么样的字用草书,什么样的字用行书,什么样的字用楷书呢?其实很简单,常用的字用草书。因为常用的字用草书写,既不影响识读,又能提高书写的速度,有时候还能增强艺术效果。

我们现在的书写也有这样的习惯。在现代汉语中,“的”这个字很常用,所以凡是写“的”字,大家都写得特别简化、特别潦草。在王献之的藁书作品中,用草书书写的也都是常用字,比如“奈何”。

晋人的帖子经常是一些书信,其中常常会有“奈何奈何”这类的感叹词,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哎呀哎呀”。在一个帖子里,王献之写完“奈何”以后,直接各打一个点,这叫作“叠字符”,就是说这里是两个“奈何”。如果你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了解晋人帖子的书写规律的话,恐怕是很难解读的。

王献之还有一个本事,就是不简化字法,用连绵手法打通真书和行书的连接。这也是他前无古人的独创。

真书和行书有一个特征,就是字和字之间几乎没有实际的连接。而连绵则是草书本色性的技术语言。王献之把原本属于草书的这个技术用到真书和行书中来了。这种做法难在哪里?难在不简化字法,让每个字都还是它原来的样子,却又连接起来,浑然不觉。这种连绵是通畅的,但是又不影响字法。通畅连绵,保证了艺术欣赏的价值;不影响字法,则保证了阅读的可识辨性。

字形不紊乱,上下贯通一气,可以说是藁书最显著的风格特征。王献之的书法看似是简单的,但是如果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他就不足以和王羲之并驾齐驱了。事实上,王献之采用的都是看似简单的手段,达到的却是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

『立和破是书法史永恒的主题』

初始意义上的藁书,指的是草书。但是到了王献之的时代,他创造性地把真、行、草三体融合为一体,创造了一种别开生面、前无古人的藁书。这种藁书当时也称为“今体”或“新体”,还有一种说法称为“破体”,就是打破各体界限的意思。所以,王献之的名气相当大,在南朝的时候绝对盖过了王羲之。

可以说,自从王献之创立了藁书以后,几乎再没有纯粹意义上的草书了,所有的草书和行书都是夹杂在一起的。行书也是如此,其中大量地出现了草书的连绵和楷书的稳定。

那么,既然王献之创造的这个藁书有这么高的欣赏价值,后来怎么就消失了呢?

其实,它不是消失了,是名亡实存,只是不用“藁书”这个概念了。后来,这种三体融合于一体的字,我们一律称为广泛意义上的行草书。如果它偏向于草书,就称之为草书;如果偏向于行书,就称它为行书;二者平分秋色的时候,则称其为行草书。它们其实都是藁书,至少是藁书的历史延伸。

南朝梁武帝是书法行家,也是书法鉴定眼力很高的一代帝王。关于王羲之和王献之,他给出了不同的评价。他说王献之“绝众超群,无人可拟”。这个“拟”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拟”就是“比”,别人没法跟他比。其实不是,“拟”是“模仿”的意思,是说王献之的字没人学得了。他说王羲之是“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训”是规则的意思,王羲之是书法永远的规范。在南朝,王献之的影响力超越了王羲之,但是梁武帝认为,创立书法的典范和基本原则的是王羲之。到了唐代,李世民更是把王羲之推上了千古一人的地位。

王羲之是书法秩序的建立者,王献之是这种秩序的传承者或者说破坏者。立和破是书法史永恒的主题,在这两个方向上都可能出现里程碑式的人物。规矩的建立者所建立的一定是带有创新性的规则,而规则的传承者在全面继承的时候,一定也赋予了其时代的新意。这是书法史上永远的规律。

标签: 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