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速讯:古代艺术品之战国玉骆驼,河南经济报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9-01 18:03:52


(资料图片)

此玉骆驼为圆雕立体件, 重699.3克,长18厘米,高9.9厘米,宽5.38厘米,驼峰高1.85厘米(双峰外张)。

玉骆驼为青白玉材料,为透闪石玉,密度3.0,硬度6.5。有光泽,质地细润,全身石灰沁,通体一色,但颜色较淡较薄,已露玉器自然颜色,沁色自然。(石灰沁,指古代墓葬中用于防腐、防水的生石灰。它是古玉中最为常见的沁色,此沁最易使玉质产生质变)。玉骆驼局部有自然风化的蚀洞,呈不规则状,洞口壁非常细薄,孔壁边缘有塌陷或跷起尖锐锋利,微距看,蚀孔、蛀孔表现为口小内大,口内还会套有多层小口,洞中有洞,孔中有孔,被称为蛀孔、蚀洞、烂斑。孔口小而孔内则“海阔天空”,有称为“微观溶洞”甚为贴切(参见《古玉学步(3):图说古玉土蚀结晶不可仿》和《古玉学步(55):切莫见洞就认“真” 斑上作工要辨清》)。

玉骆驼有土香味。四只腿上部雕刻有双勾云纹(勾云纹均作双头式,两头大中间小)。纹饰左右对称,不减地浮雕工艺。就此器造型及纹饰而言,线条舒展流畅,工艺精细入微,纹饰多样,布局规整,主纹、地纹均清晰可见,观后使人赏心悦目,细润的质地、新颖的造型设计、滴水不漏细致入微的雕工以及巧妙灵透的雕工、充满活力的线条和通体生辉的光泽,无不让人拍手叫绝,叹为观止。这种奋发的气势和艺术的活力,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精神所在,春秋战国人的气质、思想、文化使然,大大增强了内在的精神韵律,充分显示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躇踌满志、意欲争霸的凌云气概。

“不减地浮雕”,是春秋中期偏晚阶段以及春秋晚期的一种常见琢纹技法。这种技法雕琢的纹饰,特征明显,时代性较强,可以作为春秋中晚期玉器断代的重要依据。所谓“不减地浮雕”,即以粗深的阴线勾勒出纹样的轮廓,并将线槽两边缘打磨的圆润光滑,这样纹饰就会在光与影的反射下形成了一种凸起的错觉,但实际并没有真正剔地去料。将其命名为“不减地浮雕”就是针对减地(或剔地)浮雕而言的。

玉骆驼为卧蹲式,左前脚向前阔步,右前脚跪蹲,后两脚卧蹲。玉骆驼嘴部微张,露出22颗牙齿,头部眼睛为水滴眼雕刻,双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头顶为扇形毛发,直到颈部末端。头部两侧尖耳向上。尾巴呈垂下左摆,神态自热。头发及尾巴用阴刻线刻画出细细的发毛,刀工利索,线条流畅,无崩口现象,雕琢得十分精致,而且浮雕、刻纹等高难度技法综合运用,深刻反映了春秋战国玉雕工艺的突出艺术成就。

玉骆驼雕刻得犹如战马,恒驰沙场,雄霸天下,谁与争锋。双眼傲视天下,唯我独尊,庄重雄强的姿态,是王权的象征,是天下之精神力量的完美艺术写照。玉骆驼既彰显拥有者的高贵身份,更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崇高的信仰。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和文化观。

标签: 春秋战国 滴水不漏 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