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递!如何陪孩子欣赏中国画?从微小的细节出发
《陪孩子看中国画》 田玉彬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相关资料图)
中国有很多传世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五牛图》……这些画为什么好?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孩子的成长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翻开《陪孩子看中国画》,陪伴孩子走入古代鲜活的生活,发现隐藏在细节中的历史,探索古画的奥秘。
《陪孩子看中国画》选画综合考虑经典性、儿童性,讲解兼具专业性、趣味性、启发性,既有《清明上河图》《五牛图》这样知名度超级高的国宝,也有比较罕见的敦煌古卷,既有文人画也有民俗画,既有宫廷大宅也有田园牧歌。
作者田玉彬,撰写过多部传统文化读物。他从小喜欢看画,在《中国画好好看》这本书里写过,自己在博物馆隔着玻璃板看画的时候,常常因为看得太专注了,不小心就撞到了鼻子或者眼镜。
《陪孩子看中国画》书名包含着作者自己成长中的一个遗憾。田玉彬说,“陪”这个词实在是太重要太难得了。在他小时候,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经常也不在家,姐姐也不在家,小小年纪的他经常是一个人待在家里,有时候钻到狗洞里去找狗玩儿,狗都会一脸嫌弃地把他挤出窝去。他有时候站在月台上敲打着铁茶罐儿。月台下面是一个院子,有一些树,在远处是别人家老宅的墙,他就听那一下又一下敲铁罐的空洞的回声。所以,他坚持书名一定要有“陪”,那是艺术的陪伴,情感的陪伴,爱的陪伴,爱和美缺一不可。
《陪孩子看中国画》,除了有关于绘画内容的详细介绍,更重要的是传达思想方法以及教育理念。
田玉彬说,首先是要认真、专注地看古画中的细节,然后才能谈知识和理解。大家都知道《五牛图》很有名,但如果只是背下历史背景,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幅画,不妨专注地凝视牛的眼睛,“只要你跟牛对视过,就不会忘记那惊恐的眼神。”
其次,陪伴孩子不是着急灌输给孩子绘画知识、提炼主题思想,而要在欣赏的基础之上,鼓励孩子独立观察与思考。他说:“我不愿意站在讲台上讲,我愿意挨着孩子、在孩子身边轻言细语。孩子想看哪就看哪儿,不想看哪儿就不看哪儿,甚至不感兴趣的段落跳过去,也没问题。”这才是陪伴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对孩童的理解和尊重。
《陪孩子看中国画》还表达了艺术的多样性和思想的包容性。作者认为一幅经典的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意象、多重解读的空间。和孩子一起,仔细欣赏古画的细节、了解一些传统的解读之后,可以做出自己的解读。比如《陪孩子看中国画》中,详细分析了《五牛图》的细节和创作背景,也介绍了传统认为这幅画的主题是表达隐逸或者歌颂农耕,但田玉彬认为这幅画是一个叙述性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人从自由到不自由的一生,家长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下责任和自由的关系。
可见,《陪孩子看中国画》,这“陪”是高层次的成长陪伴、文化陪伴,用精选的古典美学范本共同滋养心灵,进行高质量、有深度的亲子沟通交流。
《陪孩子看中国画》图文并茂,每一幅图都专门把细节放大。编辑上也作了一些小细节处理,在正文之外,有一只小猫、一只小狗和田老师在旁边插科打诨,增加小趣味。
随书还赠送了《清明上河图》和《耕织图》小长卷,所谓小长卷就是没有原卷长,但是细节依然清晰。为了增加互动性,每一幅画还提炼出小细节,邀请孩子来玩找一找的游戏。比如《清明上河图》一开始,就让你找一艘小船,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写道:“把《清明上河图》比作恢宏的乐章,这只小船就是一个特殊的符号,它静静停泊,安安静静衬托着小小驴队的行径,也遥遥呼应画卷中部虹桥与大桥的喧闹。”
如果说陪伴孩子成长是一段人生的旅程,《陪孩子看中国画》就是一张精美的邀请函,一起推开古典美学的大门。
《秉烛夜游图》
说到东方美学,秉烛夜游是一种独有的文人趣味,所以书中介绍了一幅《秉烛夜游图》。图画内容取材于苏东坡的一首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古人欣赏海棠花,怎么看也看不够,不敢睡觉,唯恐眼前盛开的海棠一觉起来颜色就减损了分毫。
田玉彬分析说,《秉烛夜游图》创造了特别的意境,用临门看花这一静止的画面,实现了时间流动的叙述,给予观者深邃的想象空间。细品这幅画,我们能够体会到宋朝人那缠绵的惜时心绪。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忧惧,古今皆然。但,《秉烛夜游图》整个画面有一种古典审美的节制,艺术家小心地控制情绪,伤感而不至于悲痛,忧郁而不至于哀愁。这幅画把熬夜赏花转化为惜时美学的典范。
《风雨归牧图》
田玉彬还从独特的视角带我们我们欣赏了一些不太有名的古画,比如说《风雨归牧图》。田玉彬认为这幅画是被严重低估了,他说:“如果让我来给中国人挑选十幅必看的中国画,那我一定会选它。”
他特别偏爱《风雨归牧图》,以至于说出这幅画的名字时,手心都会微微出汗。
为什么这幅画重要?
他认为至少有三点:一、古人画儿童多半不太准确,但是这幅画的儿童精确写实,形神兼备。二、这幅画非常精细,柳树叶子的细密,牛身上的每一根牛毛,都一丝不苟、纤毫毕现。“如此之精细,不只是来自于技法的成熟,更来自于对生命的虔诚和对艺术的推崇。”三、表现了艺术张力。画面内容是起风了,雨还没有来,两个牧童骑着牛,赶紧往回跑。体现了自然之力和树、人、牛代表的生命之力的抗衡。
《秋庭戏婴图》
《秋庭戏婴图》局部
秉烛夜游是大人的游戏,那么古代的孩子玩什么呢?《陪孩子看中国画》专门介绍了以儿童游戏为主题的图画,其中《秋庭戏婴图》是宋代描写童心的经典画作,刻画了姐弟俩玩推枣磨的游戏。枣磨的制作原料非常简单,由三颗鲜枣、三根短棍和一根长棍组成。这是古代北方秋天枣子成熟之后,孩子们经常玩的一种自制玩具。孩子身后还有很多其他商业制作的玩具,但姐弟俩却专注玩着自制的玩具。田玉彬感慨:“姐弟俩专注欣悦地玩推枣磨,而把一堆商品玩具丢在身后,这看似无意的对比想来是出于画家的精心安排,他或许是想说童心并不在乎精巧华贵,而在乎清新纯洁。”
两个孩童的形象高度写实,瞳孔写实又传神,弟弟的笑容清澈,像溪水中的石头藏不住水花的欣悦,那小姐姐的手真是堪称古画中最好看的小手了。孩子身后还有鲜花、太湖石,动静辉映。传递的古典美学是清澈的。
田玉彬提醒读者一定要注意看细节,比如说这幅画里面出现了一只小昆虫,很不起眼,有些人认为是小蚊子,但是仔细放大了看,他认为这是一个细腰蜂,为画面增加了生趣,观者仿佛闻到了花香。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怎样陪孩子一起看《清明上河图》?首先要仔细看清楚,第二了解传统观点是怎么说的、研究者是怎么解释的?第三步就是勇敢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让古画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比如《清明上河图》的开始,看到走在薄雾中的驴队,走在驴队前头的是一个少年。田玉彬特别提醒读者注意看:少年跟领头驴走到小桥边,少年还在继续往前,而旁边的驴已经自动将头转向小桥,说明这条路已经走过很多遍,小驴自己都知道要转弯了。
田玉彬介绍了一个“内情”: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开头,并不是原本的开头,在《清明上河图》流传了500年之后,卷首出现了一些磨损,所以明末的装裱家就把破损的部分裁掉重新装裱。这破损的部分是什么呢?推测有可能是远山和树木。到底是什么,已经没有办法确切知道了。但是田玉彬认为现在的开头就是最好的,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伟大的作品不必从宏大的场面开始,恰恰相反,从微小的细节开头反而会成就伟大作品举重若轻的非凡气质,《清明上河图》,从一个少年和一头驴的扭头动作开始,再好不过了。”(作者:李峥嵘)
标签: 清明上河图 文人趣味 陪孩子看中国画 孩子成长 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