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信息:“穿越”到法国展出的桃核雕刻原来出自这位高桥老人之手|高桥非遗故事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9-02 20:46:49


【资料图】

一个桃核,造型万千。在桐乡各色非遗项目中,桃核雕刻绝对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桐乡有给孩子手上戴桃篮的习俗,那手上的技艺,也是桐乡人心中的记忆。据了解,桃核雕刻是在木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雕艺术,利用桃核外形特点及起伏变化,雕刻出人物、走兽、山水、亭台楼阁等。桃核雕刻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做“微雕神技,艺术奇葩”。

这位头发花白,年过古稀的老人名叫胡银松,桐乡高桥街道人,是嘉兴地区唯一一位从事桃核雕刻技艺的工艺美术家。胡银松与桃核雕刻的缘分,要从他童年说起。

1950年,胡银松出生在高桥街道桃子村(现楼下角村),“桃子村16—1”,是胡银松的一副桃核雕刻作品,门前的那颗桃子树,似乎就是他与桃核雕刻缘分的开始。自懂事起,他就喜欢看自己的叔祖父摆弄桃核、雕刻桃篮,也就是那时开始,他渐渐地喜欢上了桃核雕刻......

在胡银松的家里,小编发现了不少草编、竹编手工作品,这些可都是胡银松亲手制作的,手有多巧,可见一斑。手巧,是桃核雕刻的前提,而他煤机厂的职业生涯,对桃核雕刻也助益颇多。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几公分长的桃核上雕刻,没有信得过的工具可是万万不能的,瞧那小几十把刻刀,都是胡银松自己敲打磨砺出来的。当年,他在煤机厂做过电焊、学过气割,用废铁炼钢再磨刀,这一套流程不在话下,有了这样的本事,他想要啥样的刻刀,自己都能做得出来。

这大大小小,圆圆扁扁的桃核原来的模样不过如此,要做出精致的桃核雕刻作品,还需要一套考究的挑选流程。水蜜桃、黄桃、蟠桃、小野桃,品种不同,桃核不同,怎么样的桃核才算上乘的呢?胡银松对小编说,桃核需先浸泡、再洗刷,洗3-4次后,再晒干,桃核越老越好,老的桃核颜色更深、更有光泽。若是碰上连心桃核、双胞胎桃核,那就是意外之喜了,可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呢。

以刻篮为例,先用锉刀将半个桃核锉出篮环状,另半个为半圆篮子,再对坯子进行粗雕,用刻刀将桃核内刻空,显出篮环和篮子,在粗雕基础上再对篮环、篮身和篮底进行精雕细刻,作品完成后用砂纸将表面磨光,涂上黄蜡,最后在中心处打一小洞,穿上一根红色丝线。一般需要几小时完成一件作品。

从桃篮到传统酒壶,从世博会吉祥物到“逆流而上”的桃核鱼,从红船到军事作品,胡银松赋予了桃核雕刻作品时代意义,记录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光影瞬间。胡银松的作品还曾作为嘉兴市“非遗”精品远渡重洋到法国巴黎“中法文化交流会”上展出,深受群众喜爱及行家好评。

胡银松的老伴为小编展示了一个钥匙挂件,名叫“好柿会花生”,这是她们的孙女创作的作品,饱含着孙女对奶奶的美好祝福。如今,胡银松的儿子女儿甚至女婿、外甥女有空就会到他这做桃核雕刻,一刀一桃核,一屋一世界,非遗桃核雕刻自有其魅力与美好。

部分信息来源:嘉兴图书馆

标签: 桃核雕刻 高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