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通讯!本期特别策划|发现临沂·民艺之美——临沂民间艺术雅集Ⅰ
民艺之美乡愁如寄
文/本报记者 张辉
(资料图片)
多少次翻看过姥姥笸箩里的那些针头线脑、鞋样绸布,
那些慢慢变旧的时光是后来多少次不能自已的瞬间?
后来,这些瞬间在心底积聚起层层叠叠的思念,令乡愁无寄。
多少次在乡村的灯光下看见母亲在窗花映照里飞针走线,
那些寒冷夜晚的温暖记忆抵挡了多少世态炎凉的洗礼?
后来,即使霓虹遍地,但乡愁何寄?
1934年4月19,鲁迅先生在致青年木刻家陈烟桥的一封信中写道:“木刻如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主张建筑的民族性和地方格调,他在批评统一格式的建筑倾向时毫不讳言地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何处寻找地方性?什么样的事物最具民族特质?
毫无疑问,非民间艺术莫属。
民间艺术是地方性经由物质产品所投射出来重要的民族性之一。
民间艺术,因为最早来源于人对自然的观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话,所以它深深植根于民间生活的需要,是民间美学的朴素表达,是民族美感的民间体现,是民族文化多元性和生命力、竞争力、独特性、审美倾向的集中体现。
民间艺术,因为必须经过人们的双手和智慧的创造才能完成,因此,即使时代变迁,它的民族和区域性以及审美观念也仍旧具有代表意义。
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珍惜和保护,其实是留住文化根基、找到乡愁所寄的最重要途径。
是的,如今民间艺术所使用的材料、甚至制作的手法都发生了一定改变,诸多作品的原始含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但是那些成为了我们潜意识和默会认知的吉祥寓意、美好象征依然被保留了下来,这是地方和民族特质的共同意象,人们也是由此而完成了彼此的辨识、发现与认同。
本报本期联合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推出《发现临沂·民艺之美——临沂民间艺术雅集Ⅰ》,通过艺术家们的精美作品可以知道,我们的家乡临沂之所以可爱,我们足下的大地之美到底美在何处——
原来,这里除了圣人所居,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来自民间的、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安慰了我们无尽乡愁与不倦思念的民间艺术。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是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真知灼见,
这也是民间艺术的价值旨归。
民艺之美,乡愁如寄。
愿我们一次次对故乡的回望里不但有辽阔的原野、长辈的慈爱,
还有艳丽的剪纸、缤纷的刺绣、朴厚的土陶、精美的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