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魏征外孙薛稷,《信行禅师碑》上承褚书之遗绪,下开瘦金书之先河
导语:薛稷,唐代书画家。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被赐死狱中。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
纵观中国艺术史,在薛稷之前,诗书画俱能者已有不少,而真正做到诗书画俱擅者着实不多。
(资料图片)
薛稷擅长此三者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以在唐代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了宋、元、明、清。
薛稷是唐朝大臣、书画家,薛稷外祖魏征更是初唐名臣,薛稷家里很是富有,收藏了很多有名的书法,他自幼就得以观摩,学习书法,自己也是褚遂良的徒弟。薛稷的传世书法很是少,但他的行、楷书都十分出色。
《升仙太子碑阴》
名冠时流大书家
薛稷家世显赫,世代在朝廷为官,家境优越,在仕途、书法、绘画、诗、文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是全能型文人的代表人物。
薛稷,字嗣通,蒲州汾阴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是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官至内史侍郎。
祖父薛收,官至记室参军,封汾阴县男。从父薛元超,官至宰相,加金紫光禄大夫。
外祖父魏征是一代名相,收藏书画甚多,舅父魏叔瑜精于草隶。薛稷在这种优越环境的影响下,在文学和艺术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
女帝武则天之时,进士及第,此后入朝为官,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到了唐中宗景龙末年之时,任谏义大夫、昭文馆学士。甚至当时因为与还未登基的唐睿宗交好,两家结为亲家,成为皇亲国戚。
《涅盘经帖》
等到唐睿宗继位之后,薛稷的仕途更是青云直上。升迁薛稷为太常少卿,以后累迁中书侍郎,转工部、礼部尚书,复以翊赞之功,封晋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加赠太子少保。
在唐睿宗当政之时,薛稷绝对是朝中大臣中最受龙恩恩宠之人。唐睿宗甚至时常召薛稷入宫,惹来许多大臣的羡慕和嫉妒。
等到唐玄宗继位之后,薛稷的好日子走到了底。当时发生了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之事,65岁的薛稷因隐瞒太平公主谋反一事,被赐死于万年狱中。
《涅盘经帖》
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
薛稷是褚遂良忠实的继承者,在学习褚书上,他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对书法进行了创新和改造,“变褚书的空灵无迹为瘦劲实在”。
薛稷的书法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书法学欧阳询、虞世南;中期学褚遂良,并有所改进;晚年时期则摆脱欧、虞、褚三家的影响,而独创一格,成为与欧、虞、褚齐名的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
薛稷为人好古博雅,辞章甚美。政事之余,专力于书画艺术。当时虞世南、褚遂良二人书法妙绝,海内翕然宗法。薛稷外祖魏征为初唐名臣,家富收藏,其中虞、褚墨迹颇多。
《新唐书》中记载:魏征家收藏了很多“虞、褚书”。《广川书跋》中则这样记载:“薛稷得到了欧阳询、虞世南以及褚遂良书法的著作,如获至宝”。
《信行禅师碑》
此外,薛稷还曾向精于草隶的舅父魏叔瑜学习草书,世称“前有虞、褚,后有薛、魏”。
薛稷学褚最多,但是他能够站在四家之列,还是有自己的创新之处的。他改革了褚书空灵无迹的面貌,沥去虚锋实笔相结合的行书笔法……同样是纤笔蹲锋,但薛稷书力去行书之意, 存真书神髓,实笔作书,字字碑格。
可以说,薛稷是在学中有所改革变化,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发扬,后自立门户,成为唐初四家之一的。
《信行禅师碑》
清人梁山献评价说,薛稷书体恰恰有欧阳询之“骨”,虞世南之“圆”, 褚遂良之“风趣”。
欧阳询的书法具有一种“外露筋骨”之说,书写严谨,笔锋比较明显,外在顿挫,笔势坚挺有力,在书写的时候,他按压笔触力度比较大,笔画粗厚,如:点画、竖画等。而虞世南的文字降低了雕凿的意味,书写舒展,笔势比较缓和,笔画圆润,具有几分秀润之意。
褚遂良的用笔则很自然、挺健,钩挑明显,字体笔画纤瘦,呈现出清劲潇澈的笔势,同时也融入了一些隶书的因素。
《信行禅师碑》
薛稷在用笔上也融入了隶书的因素,吸收了褚遂良的特点。但是薛稷在楷法的标准上,对点、钩等笔画,又有了一种颇具特色的转折,在撇、捺等笔画上不但遵守了一波三折的楷法原则,还在收笔的时候,许多钩笔都运用了花式的笔锋。并且在写竖画的时候,虽然有褚书的特点,但是好多竖笔在不经意间竖起,都流露出自己的特色,自然曲弯。
薛稷书法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瘦劲峭拔,字形横向拓展,结体疏通,大多近似扁方的形状,血脉流通。而在行距和字距上,薛稷和其他三位也有区别。
欧、虞 、褚大多都比较清晰,匀整。而薛稷的字比较舒展潇散,从整体上看更为繁茂,行距和字距不太严整,出现了越格的情况。特别是到了晚年,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其瘦劲妍丽、 犀利娟秀的书风,上承褚遂良的衣钵,下开宋徽宗“瘦金体”的先河。
《信行禅师碑》
开瘦金体先河的《信行禅师碑》
薛稷的隶书、行书俱入能品,“章草书亦其亚也”。其书法特色是“结体遒丽”,“媚好肤肉”,被人形容为“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充满了诗情画意。
薛稷在继承欧、虞、褚的艺术特点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由此形成了他个人融隶入楷,媚丽而不失气势,劲瘦中兼顾圆润的书风,发展了初唐书法劲瘦媚丽而又圆腴挺拔的时代风格,赢得人们由衷地赞美。
《信行禅师碑》
《信行禅师碑》,薛稷57岁时所书,是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全碑风格瘦劲妍媚,骨气洞达,笔画细瘦,给人一种精健、端稳的感觉,没有丝毫的柔弱之态,在遒丽健美的结构安排上,加以横向拓展。字体中的笔画,有楷法的韵味,也有斩钉截铁之姿。
结语:
在初唐书法不断规范化、成熟化并向“法”的审美取向方面进步的时代里,薛稷并没有完全笼罩在虞世南和褚遂良的书法阴影之下,而是有所继承、吸收,并有所创新,他与初唐书家群体将书法继续向前推进中发挥了一定的个人作用。
《信行禅师碑》
虽然他在历史上被列为四家之末,但也在自己的努力下奏出了初唐书法的尾声,并且这种尾声的余绪又影响了中晚唐甚至以后的书家,如薛曜、柳公权、宋徽宗等书家,他们的书体都受到了薛稷书体的影响。
薛稷书法主用笔更加纤瘦,完美符合杜甫所言“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审美。然而,薛稷的书法创新不够,当宋徽宗的“瘦金体”横空出世,将瘦硬的书法推到极致时,就很少有人再从薛稷那里汲取营养了。加上薛稷的墨迹没有一件流传下来,少数几个碑的拓本也较为模糊,进一步缩小了其书法的影响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