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要闻:陆游后裔落津沽 传授画艺于蘧籚;办报人镜与醒俗 痛失名画升官图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10-05 15:50:02

陆文郁先生不仅是植物学家、书画家、博物馆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报人,曾任《醒俗画报》主笔之一。在《醒俗画报》期间,正好遇到清朝末期庆亲王之子载振的“杨翠喜风波”,陆先生主张画报刊印讽刺这场风波的《升官图》,但最终未果,陆文郁先生愤然离去。此外,由陆先生珍藏的《升官图》底稿也在“文革”中遭遇不幸。今天,陆政先生将为我们还原这段历史,并带来作为南宋文豪陆游在津后裔赴故乡绍兴的寻根之旅。


(资料图)

“1

结缘生物学

关于这个生物学(研究会1908),他(陆文郁)实际上是跟他的一个老同学(组织的),老同学叫金广才(1897在大水沟高先生私塾就读,与金广才同塾),这个金广才呢他是在咱天津上的日本人开的学校——翻译学校(东文翻译储材所日文班)。他当时在一个河北区的学校(北五省师范学堂)里头当助教,讲授什么呢?讲授生物学的这方面知识。给谁当助教?给一个日本教官(博物科教习)当助教,(教习是日本人)叫大津。(金廣才与大津全不善于画图)然后,金先生经常就请我太爷给他(帮忙),画讲义里头那些小图(授课用的挂图及插图)。他(大津)讲生物嘛,得用小图(挂图)。所以他就一开始(每周日去)给他们帮忙,帮来帮去帮来帮去,就对生物学感兴趣了。

周日,金广才也邀请了我老太爷跟他们一块外出(城郊)去采集。甚至那个采集函,我小时候还看见过,在我们家。一个马口铁做的椭圆形的,他大致的形状就像现在咱们那个拉油的那个油罐车那个造型似的。断面是椭圆形的,上面有个铁盖儿,有两个带子背着,到郊外采集那些生物标本,就塞到那个盒子里,那叫采集函,回来后再处理(采集物品)。

另外,我们家还有一个制标本的压榨器。我小时候这压榨器,曾经被我父亲带到了板桥农场,他在那儿也做(植物标本)这些东西。(在农场我)看见过这压榨器,后来(丢)到哪儿我就不知道了。那都是当年花钱买的,你想想看。还有老太爷曾经使用的一个德国“蔡司”的显微镜,铜制的,挺漂亮,挺亮。当然了倍数不是很高,但是它作为生物研究已经足够用了。在那时候家里趁这东西已经很了不起了。一开始就在我们家存着,有个小木盒。

图 | 生物研究会成立第四年全体纪念摄影(1911年),置于地面的生物采集制作工具有压榨器与采集函等。另,后排左一站立者为顾叔度先生,为《人镜画报》创办者之一(陆政先生 提供)

“2

开办蘧籚画社

陆文郁先生参加过城西画会,但不是他办的,他参与过组织城西画会(注:1929年,应张和庵先生弟子,同学陈恭甫与北京湖社会员汇文中学美术教员李珊岛的要求,共同组织“城西画会”,并请文郁公以广智馆董事的身份借该馆后楼为教室。招收男女学员,教授国画)。

图 | 民国十八年(1929),天津城西画会开学纪念摄影(陆政先生 提供)

但是他(早先)在家里头办过蘧盧画社(注:1923年,陆辛农在自己家中创办蘧庐画社,并编撰《蘧庐画谈》。该画社专门招收女弟子,学生十二人,皆为名门闺秀,上课时间为每周一、二、四下午。虽然陆辛农只能利用自己作画之余的时间授课,但蘧庐画社一直维持至1932年,在此期间,“凡授五十余人。得名者如山阴章亚子,碣石张兆棫,津门展树光、任文华、孙淑清、沧州王敏,苏城魏梅君、章元晖,皆蜚声沽上。”在1929年的河北省国货陈列馆举行的临时国货展览会中,获得最高奖的六名女画家(章怡萱、林君亦、贾学文、王兰、王士连、展树光)全都来自于蘧庐画社,“实为天津女子艺术界开一新纪元”。),就教授一些有钱人家的女孩子,教国画。

图 | 民国二十一年(1932),陆文郁先生(后排左一)与蘧盧画社师生合影。其中,前排右一侧身坐者为陆政先生祖母章亚子先生、中间白色衣服的老夫人是陆政先生的曾祖母庞纫秋老太太(陆政先生 提供)

他的女生多,我们家好多照片儿了,都是他跟女生照的。我奶奶就是他的得意门生,第一届得意门生,嫁给我爷爷了。

(刘哲)您奶奶叫章亚子是吧?

对,章亚子(字怡萱,号梦花居士1905-1983)。

图 | 1924年,陆文郁先生的夫人庞纫秋女士(右二)与蘧盧画社女生在天津公园合影,左二为章亚子先生

(刘哲)后来是不是在哪个学校?慈惠寺小学还是哪个学校……?

她在解放后的第二中心小学,就叫红桥区的第二中心小学,解放前是叫什么学校,我就说不好了。我到什么时候才知道奶奶会画画呢,我跟我爱人搞对象了,到西北角去看奶奶去了。奶奶一看这大孙子搞了对象是吧,也挺喜欢她的,拿着放大镜愣给她画了一个扇子面。呦!这我才知道,我说:“奶奶,您还会画画是吗?”“啊”。当然这个“文化大革命”也好、这些年的“运动”也好,把这些老人都整得够惨了,他们也不敢露原来的那些底细了,是吧,没人提了。原来就在我眼里,老太太就是一家庭妇女,做饭,天天忙得焦头烂额,就这样了。后来才知道她老先生也是画画的,教画画的。

图 | 陆政先生的祖母章亚子女士于1925年(乙丑年)绘画的《牡丹》

图 | 陆政先生祖母章亚子女士的刺绣作品(陆政先生 提供)

“3

《升官图》失踪始末

(刘哲)陆文郁先生他那阵是不是也不敢提过去办《醒俗画报》啊……?

我与老太爷很少见面,那时候我也小,也很少上西北角去,所以很少听到他说这些东西。

《醒俗画报》〔1907年1月由温支英(1870-1935)、南开学堂英文教习吴芷洲,聘请当时天津著名文人墨客陆辛农主办《醒俗画报》〕有一篇稿子,包括那《升官图》〔注:画家张瘦虎以“愁父”笔名,作讽刺画《升官图》投稿《醒俗画报》,准备发行,被吴芷洲扣发。因此陆辛农与温支英咸愤而离社,与顾叔度(1855-1915)另组织《人镜画报》于七月下旬创刊〕。

图 | 《人镜画报》封面其一(可见报馆地址在“日租界旭街德庆里”)

《升官图》及其背景

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二十日,清廷任载振、徐世昌为查办奉天事件大臣,前往吉林、黑龙江查办案件。十一月十七日,载振和徐世昌等回到天津。接待钦差,在地方官是件大事,何况载振又是换帖弟兄,袁世凯觉得于公于私,都必得格外尽心才好,所以指定天津巡警总办段芝贵,专为载振办差。为投其所好,段芝贵特意安排载振去天仙茶园看杨翠喜的表演。载振被杨翠喜所倾倒,于是,段芝贵想办法将杨翠喜赎出,于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以为庆亲王奕劻七十大寿之机,把杨翠喜秘密送到北京,献给了载振。

事情败露以后,社会喧哗。这时,《醒俗画报》收到画家张城(即张瘦虎)投稿的讽刺画《升官图》。《醒俗画报》的主办人之一温世霖先生和主笔之一的陆文郁先生很赏识此画,决定印发,但另一位主办人吴芷洲认为不妥,不同意刊发。于是,温与陆愤然离开《醒俗画报》。直至1930年代,《升官图》才得以刊发。

实际上那《升官图》,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底稿就被杨柳青的抄家的“造反队”给抄走了。他(文郁公)去世以后,我父亲还在的时候,有一次拍卖会就拍这个《升官图》了。实际上那东西是我们家的,上面有他写的按(题记,文郁公留有文字记载)。结果我父亲找到文化局,找到文物局什么的,没有用,你没办法,没法确权,所以就不了了之了,就这么回事儿。

图 | 陆文郁先生为《升官图》题记(陆政先生 提供)

《升官图》原来在我们家搁着了,在老太爷手里搁着了,虽然在报纸上刊登过那篇画,但是底稿在他本人手里了。很有名的一张图——《升官图》。老爷子申诉报告、申诉信都有,没有用,找不回来。好多他的画都被抄走了,实际上杨柳青那所谓造反派,那人家是慕名而至的。

(刘哲)怎么是杨柳青的人过来抄?

杨柳青画店抄的,杨柳青画店的造反派,人家都是慕名而至的,人家知道你陆辛农家里有画,人家抄的就时你那画来的。完了,最后就不了了之了。退赔,这查抄物资退赔的时候,我去的,我跟我叔叔去的,退回来有几幅画,写的是陆辛农的陆文郁的,拿回来,我父亲一看,这是赝品。

图 | 陆文郁先生画作

“4

结识温世霖

从我们家的历史来看,陆辛农是这个同盟会会员。谁介绍的呢?温世霖——普育女学堂的校长温世霖。温世霖是宜兴埠的家,这个普育女学堂是温世霖的母亲(徐肃静(1841-1919),天津市宜兴埠人,近代天津第一位女教育家,曾被孙中山先生授予“民国贤母”匾。祖籍天津武清梅厂。温联琇、徐肃静夫妇二人以创办“温氏家塾”并亲自任教享誉津门。天津近代大教育家严修和张伯苓都曾在这里读过书)和温世霖娘儿俩干的,现在的九中(前身)就是这个学校。

图 | 温世霖(1870—1935),字支英,生于宜兴埠。自幼聪颖,15岁中秀才,考入北洋水师学堂、电报学堂,在直隶督署、天津道署、芦津铁路督办处做过电报文案。

温世霖办这个女学(1905),他需要女教师,于是乎,〔教育家陈哲甫(1867-1948与陆阐哉同庚的亲戚)想到陆阐哉,并预料到她是可以出来的〕将陆阐哉先生就给推荐到温世霖这个学校来了。不仅他这个姐姐在那了,陆文郁先生的夫人,我的老太太——庞纫秋(1892-1940)也到这个普育女学堂来了。普育女学堂是从蒙养园(幼儿园)一直办到中学,是这么着,我的老太太庞纫秋在那当了幼儿园的老师(保育员),她的大姑姐——陆阐哉是中学的老师——普育女学的老师。

图 | 庞纫秋女士(后排左一)1920年在普育蒙养园工作时与小朋友们合影(陆政先生 提供)

这个陆文郁怎么跟温世霖认识的呢?是因为温世霖办的《醒俗画报》和《人镜报》。文郁公(先后)担任这两个报纸的美术责编,就跟温世霖就认识了。所以介绍陆文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图 | 署名“陆文郁写”画作《飞鱼》(《人镜画报》第21册,1907)

“5

寻根问祖绍兴

曾祖父(文郁公)弥留之际,凭着记忆把《家谱》的主干给背写下来了,十三代的《家谱》。文革初期就把《家谱》给烧了,我们是荷湖七枝的(原荷湖枝以下共分十小枝,来天津的只有四小枝)。绍兴(山蔭)——陆游的家乡,我是陆游的二十五世孙。

图 | 陆文郁先生背写的家族族谱主干(陆政先生 提供)

到天津,我是第十三世了。荷湖一世叫陸璇(1542-1629),陸璇是陆游的十三世,我是他的十三世,所以我们俩叠加,有一个叠加,所以我要跟陆游排,我是陆游的二十五世孙(XX世孙=XX世-1)。绍兴文理学院有一位老教授叫邹志方(1939-2021),邹志方(教授)是专门研究绍兴名人史的老专家,他(参与)写了一套丛书。《陆游家世》是他写的丛书之一,这本书的第429页上,把荷湖七枝这个家谱正好就登在429页上,他给确定的,到“继字辈”是陆游第二十五(世)孙,然后我正好是“继字辈”的。

图 | 陆政先生祖母章亚子(字怡萱)抱着幼时的陆政(陆政先生 提供)

因为这个家谱是从什么时候统计(续修)的?从清末民初(宣统己酉1909年)那时候统计(续修)的,也就是我爷爷当初是有名字,就排了他。因为我爷爷是行大的(兄弟六人),所以他有这名字,剩下还都没出生。我爷爷是承字辈的——陆承祚,陆承祚上面(辈)就是陆文郁,陆文郁的父亲,写的是陆仲篪(1845-1876),实际上家谱写着了,他是陆仲篪的继子。陆仲篪是他叔叔,陆仲篪也是咱们天津的名画家之一,但是他30多岁就过世了,他无出——没有后代,所以把我太爷,行二嘛,就过继给陆仲篪了。家谱都写得很清楚的。也就是说陆仲篪的大哥叫陆伯壎(1843-1907),那是我的高祖。陆伯壎的父亲陆润之(1810-1893)是我的天祖。我说的这四代人的照片都在我们家搁着了,那有的比慈禧太后的照片儿可能还老呢。

2015年就赶上文史馆找我要资料,要给老太爷出书(《蘧盧集》)。我在整理资料时,整理出老太爷的一本日记,叫《秋蝉》。老人,到晚年了,就如秋后的知了——叫不了几天了,他是给自己的(日记)起这么一个名字。其中有一篇——第49篇日记(余旧籍山荫荷湖,一生风尘澒洞中未得一往。今国事日新,交通日便,而余老矣,悟言斗室之中,只有精神无往得于魂梦中求之),就想回家看看,哎呦,我看完这个日记以后,心里头就呆不住了。

图 | 陆文郁先生日记《秋蝉》(陆政先生 提供)

2017年(清明节)给老祖宗上完了坟,告诉老祖宗了,咱们得回家看看。这么着,2017年扫完墓,带着我老婆,四月十几号就南下了。一杵儿1098公里,我一杵杵到了(桐乡)。然后,第二天早起进了村,进村以后,我原来以为这个老陆家在绍兴那简直是大家族,肯定有祖庙的,敢情一打听呢,就这么一家姓陆的,98%以上的人全姓傅(《族谱》记载荷湖一世璇公“赘荷湖,配傅氏”)。

图 | 浙江绍兴荷湖村荷湖陆氏世系简表,其中荷湖二世不为高安,应为万安(陆政先生 提供)

我带着我曾祖父写的这个《家谱》主干,结果和他(荷湖十枝后代)那拿出来那(《荷湖陸氏世系简表》)一对,对上了五、六代,您说神奇不神奇?我太爷写的这(主干)——从荷湖一世到荷湖六世(荷湖十小枝,就是从荷湖六世 “宗字辈”开始分枝的),这几代当中,我太爷只漏(写)了一代(荷湖四世及禮),那就很不简单了。文革初期就把家谱给烧了,他就凭着记忆,在1973年的时候,他默写地给你写下来这个主干,很不简单了老头。我拿这个主干我就回老家了,到老家,跟老家那个家谱,对上五、六代这个概念,那就是对上(找到)了,那真是兴奋得不得了!

图 | 陆文郁先生四世同堂摄影留念(陆政先生 提供)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提供:陆政、唐文权、陈硕、张翔

片头题字 海报制作:唐文权

编辑 整理:刘长虹

标签: 醒俗画报 得意门生 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