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最资讯丨太极图纯属虚构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直以来,人们对太极的图案是否真的来源于真实事物感到疑惑,现在,人们应该心里豁亮了。
曾经有这样一个历史传说。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巡河时,来到现在河南省巩义市南河渡乡的黄河与洛水的汇流处。时值夏秋之交,当时黄河和洛水的水势巨大,一浊一清两条河流交汇后迅速形成一个大漩涡,从远方观望,这个大漩涡犹如两条颜色不同的大鱼相互回旋追逐,在河中戏水……伏羲看到这种壮观的自然景观后突发灵感,于是据此画出了今天广为人知的由一阴一阳“两条鱼”构成的太极图,这张图后来一直被公认为“中华第一图”。
不过,这张构图简单但思想深奥的太极图,是不是真像传说的那样,是首创者对自然界具体事物的描绘呢?关于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定论。早些时候,历史学家考证,这张图被发现的时间大约是在两三千年前,其首创者已经无从考证。但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太极图在我国原始社会就有雏形了,如在1万年前的岩画上就有螺旋图,在50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陶纺轮上,也有与太极图类似的图像。这说明太极图很可能在六七千年前的伏羲时代就存在了,而有关伏羲观河水交汇画太极图的传说,也并不完全是无稽之谈。
那么,太极图真的是对两河交汇出现的漩涡的描绘吗?近年来,我国先后有几位学者对此进行了现场考察,结果发现,站在南河渡乡的神都山上,确实能够看到河洛二水交汇时所形成的面积约5平方千米的大漩涡,从远处看,那大漩涡的确像是“两条鱼”环抱环绕,简直就是一幅自然天成的太极图,只不过由于两条河的河床经过数千年的淤积,河道要比六七千年前狭窄很多,所以两河交汇的气势无法同伏羲时代相比了。不过,这个现场考证倒是可以证明,伏羲绘制太极图的传说是禁得起推敲的,也说明太极图的阴阳鱼图像,并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2009年,美国科学家借助显微摄影,拍下了两个流体相互吸引、旋转和融合的奇妙图像。最开始是两个漩涡中心——图中暗红色的、与太极图两个“鱼头”类似的部分,开始交汇和融合,感觉好像“两条鱼”在跳华尔兹舞蹈;随着旋转的继续,由旋转产生的螺旋纹和冲击波逐渐开始扩散,此时一副生动立体的漩涡形象和细节便展现在了人们面前。由于不同水流从交汇到扩散的密度和旋转速度的变化,在同样光线的照射下,从漩涡中心开始,逐渐呈现出了由红和黄到蓝的变化,而中心红与黄的部分,与太极图中阴鱼和阳鱼部分非常相像。
通过漩涡的显微图片,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漩涡里的“两条鱼”。或许在太极图首创者眼里,看到的是漩涡,画的也是漩涡,当然漩涡里的两条鱼也是彩色的,只不过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只能用单色墨笔表现出来罢了。至于后来的人们借这张漩涡图逐渐演绎出了一套哲学思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