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环球快看点丨拥有这两件杀伤力极大的冷兵器,能够在战场上以防不测!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10-07 21:45:36


【资料图】

鞭、锏都属短兵,因二者形制、功能相似,所以历代都把鞭、锏相提并论。宋《武经总要》记:"铁鞭、铁锏二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明《武备志》记载也大体相似。小说演义中隋唐英雄秦琼、尉迟恭即是一个使锏,一个使鞭,而且其形象以门神的形式固定下来,流传至今。

鞭的起源较早,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但鲜见出土文物。鞭有软、硬之分:软鞭多为皮革编制,《史记伍子胥列传》记:"及吴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这里所用即是软鞭。后来又出现了金属质七节鞭、九节鞭等多节鞭,这几种鞭因为可以折叠也被归为软鞭;硬鞭多为金属质,以钢铁质居多,铜质较少,不可弯曲,人称钢鞭。硬鞭尺寸较长,更适用于马战。《中国兵器史稿》中称:"鞭虽属短兵类,但其形制较长,而且较重,需大力演练。"持鞭者多持双鞭,左右挥舞,靠砸击力杀伤对手。

多节结构是鞭的主要外形特征,宋《武经总要》称:"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型。"存世的铁鞭以竹节形和连珠形居多,横截面为圆形、方形和六角形等,其节数往往根据硬鞭长度而不同,大致为12节—13节。鞭在唐代较为流行,相传唐初名将尉迟敬德就擅使双鞭。明代何良臣《阵纪》中记载:

"钯尾鞭、丈八鞭,连珠铁鞭、豹尾鞭、铁鞭,各有专门,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来。"可见明代军中仍有众多的使鞭者。清代遗留的硬鞭数量远不及锏的数量,这与火器盛行有关,也可能是硬鞭制造工艺较为复杂的原因造成的。由于硬鞭与锏在使用功能上几乎一致,清代使鞭的人多用工艺更简单的锏来代替,因此,今天所见存世的硬鞭多为明代或明代以前的器物,多做工精良。

锏亦作"简 ,与硬鞭外形稍异,但使用功能几乎完全相同,硬鞭可单双兼用,而锏则多双用。有节、无节是区分鞭、锏的重要标志。锏身无节,横截面多呈方形或多边形,根据其边的多少可分为三棱锏、四棱锏、六棱锏或八棱锏等。有的铜面刻有凹槽,称为"凹面锏"。

早期的锏粗大厚重,锏身前后粗细变化不大,顶端多无尖,主要用于砸击,即隔着盔甲也能将人砸伤、砸死。明清时期,轻甲流行,锏身相应变细,锏根部到顶端逐渐变锐,使重量减轻,在灵活度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刺的功能。锏的大小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多在65厘米一80厘米之间。除长锏外,还有用干防卫的短锏,一般全长不足50厘米, 主要用于防身和堑壕内格斗。使长兵器的人,常把短锏藏于腰间,以防不测或兼为暗器。随着冷兵器逐渐退出战场,锏的尺寸也随之缩小,短锏数量增多,晚期的锏普遍没有凹槽,大多做工简单、粗糙。清未枪械盛行,锏作为近距离格斗兵器,存在了较长的时间,其间,锏的外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锏身缩短外。有些锏的护格改为两侧延伸的月牙形,或变为如西式马刀护手样的"S"形挡手,这都是为堑壕内格挡敌方兵器所做的调整。

鞭与锏历代被视为杂兵,多用来与其他兵器配合作战,因其格挡效果好,无刃,混战中不会伤及自己,所以常与长兵器为伍,长短搭配,能攻能守,效果最好。鞭锏大多沉重,使用技法有劈、扫、扎、抽、划、架、刺、撩等,使这些动作连贯流畅,需持长鞭、锏者具备大力。重鞭、锏对重甲有很大的破坏力,其结构对刀剑等兵器刃部的破坏也很惊人。为增加鞭、锏牢固度和柔韧性,铁鞭、锏均以精锻的钢铁为材质,铜鞭、锏较少,其材质也为熟铜。所以,现今所见以铸铁或铸铜工艺制造的古代鞭、锏除极少量为陈设器外均是伪品。

宋代以后,火器盛行,为增加灵活性,士兵所穿甲胄越来越轻,用长鞭、锏对付重甲的机会也相对减少,鞭、锏尺寸和重量开始变小,其功能也由进攻为主向防身和在狭小空间内格挡、破坏对方带刃兵器的方向发展。

标签: 以防不测 主要用于 武经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