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副吴昌硕的篆书对联,写篆书的必备,错过了一定会后悔-全球焦点
吴昌硕的大篆时代
大篆时代,为大争之世,波澜壮阔,风云激荡,名将纵横于疆场,策士奔走于六国。合纵连横,争锋破阵,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人,命丧疆场。于是乎,秦王留下石鼓之文,屈原写下《国殇》之词。生命的瞬间绽放,同青铜器的永恒,相交错。
【资料图】
平民动荡的生活,贵族奢华的夜宴,成为大篆时代的特色。大篆时代艺术,粗犷和细腻兼而有之,古拙的大篆书,细腻的错金文,华丽繁复的青铜纹饰,直中有曲质朴的秦王长剑并存不悖。两千年后,一个叫吴昌硕的人,四十年苦练大篆,最终写出了大篆和它的时代。他笔下的大篆,既有纵横开阖,雄强壮阔的一面,也有细腻文雅的特色,将大争之世的时代特征淋漓尽致。
吴昌硕,浙江湖州人,生于1844年8月1日,卒于1927年11月29日,原名俊,字昌硕,以字行,别号众多,有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他是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名扬海内外,日本也有大量粉丝,还有日本学生拜在他门下为徒。
他身世,同大篆的时代相类似。他出生于浙江书香门第之家,少年聪慧,从小读书,8岁作骈句,10岁持刀奏石,初入门径。可惜,战争来临,两军争锋,生活从此动荡不安。当时,太平军进攻浙西,百姓逃亡于荒郊,为了躲避太平军,他们全家逃到了荒山野岭之中,衣食无着,弟妹先后疫病饥荒。然后,惨事不断,他又与家人失散,万般无奈中替人做短工,混一口饭吃。实在困难的时候,只能打杂度日了。他在湖北、安徽等地逃难多年。21岁时,回家务农,苦读不辍。同治四年(1865)中秀才,曾任安东县(今江苏涟水县)知县,不料,官也不好当,仅一月便心生去意。后来,他为自己刻一方“一月安东令”。
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内与吴兴施酒(季仙)结婚。这下该安定了吧。谁知,生活压力大,他也不得不四处游历讨生活。或为谋生,或寻师访友,经年不归家。光绪八年(1882年)后,生活才渐渐安定了下来,先在苏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潜心研究书道。
吴昌硕四十年写石鼓文,终自成一派,将古老的石鼓文,写出了新意。他说,学古人要自出胸臆。自出胸臆出自清·汪琬《吴道贤诗小序》:“郭恕先、米元章之流,往往于绳墨之外,自出胸臆。”人们多理解为,学习古人要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要在前辈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来。
以我之见,这仅仅是纸面上的意思。书法上的自出胸臆,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就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写出来的意思。就是现在书界提倡的自然书写。这是长期研习书法的结果。书者,不仅要写万卷字,更要走万里路。
万里江山入眼底,经历各种想不到人或事,达到心性上平和稳定,培养出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大境界。这样才能体悟出人生各种酸甜苦辣,经历人生的各种跌宕起伏。将这些经历同古人的心境相融合,成为一体。同时,长时间书法练习,再提笔写字,就自然而然了。我揣度,这大概就是吴昌硕“学古人要自出胸臆”的意思吧。
这往深处说,就是写字要有天地之心,要有包容万物之心,要能把各种不同的人生经历融入到自己笔下,以天下万物为吾师,万物皆入我笔下,天下万物皆书法。
吴昌硕,少年时,在父亲的熏陶下,就喜欢上了写字,印刻。他的篆书少年时受邓石如一派的影响。他曾经说:“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可见,他对邓石如的认识之深。他写石鼓文时,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
可以说,他真正感受到了,大篆时代,动荡不安中的百家争鸣,大争之世,纵横开阖中,豪情的肆意流淌,然后,把这些同他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再从他的笔下写了出来。
故而,他提出学古人要自出胸臆。就是要体悟,历代先贤们所处那种环境,所能看到的字帖,以及对生命的认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