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遇见博物馆·数字艺术对谈会在北京召开-当前观点
(相关资料图)
近日,“遇见博物馆·数字艺术对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教授及主任费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知名艺术家王功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遇见博物馆创始人秋童莅临现场,并就“为什么数字艺术是今天的艺术”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数字艺术是潮流化、时代化的表现,其不仅是基于审美的创作体验,现已成为教育、公共文化与博物馆的文物解读等实现快速传播的重要手段。针对“数字艺术为什么是今天的艺术”这一话题,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教授及主任费俊表示: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艺术语言的变化,艺术媒介的跃迁和演变,媒介本身的变化必然会吸引很多艺术家对其产生持续的创作欲望和动力。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让艺术和生活间的边界愈发模糊。从数字化生存的角度,数字艺术赋能更多普通人进入到艺术创作的内核中,例如大家可以通过带有工具性的数字艺术项目来进行自我表达,通过联合创建的方式,实现更有深度的审美和疗愈价值。如何让数字艺术在社会场域中生效,产生公共文化价值,是当下需要关注的课题。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教授及主任费俊
知名艺术家王功新强调:“从艺术自身角度出发,艺术方式、艺术语言的演变和实践需与当下社会的生存环境,社会生活的语境互相融合,建立与观众交流沟通的渠道。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已经与数字虚拟技术紧密相连,这甚至影响着年轻一代对真实的认识,而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媒体的关注,对材料的熟悉,通过把握新的媒介和技术,去发现差异性,去触碰到当下的问题。”
知名艺术家王功新
在数字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方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谈到:未来,从事数字艺术创作的人会用到很多技术工具,或会愈发容易企及此前难以实现的效果,但不能把自己的创作局限在这一范围内。从事数字艺术,要从第一手的资料去观察世界,感受内心深处的触动,合理的处理这些素材后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与艺术风格,独特的处理材料的方式才是数字艺诞生的合理过程,找到自己的数字艺术创作之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
在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等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遇见博物馆持续发力打造国际化的数字展览展示空间和数字艺术内容创作结合的平台。会上,遇见博物馆创始人秋童表示:把全世界最好的数字作品引进到中国进行展示,携手全球优秀的研发团队,构建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实现共同研发和成长,助力国内产业链进行整体的升级是遇见博物馆持续努力的目标。10月1日,基于数字艺术打造的“遇见光影艺术空间”在北京798正式开馆,除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展览展示外,还将通过培育“文化+科技”的创新队伍,借助高科技和数字化手段,从文化要素挖掘到创作成果呈现,不断学习吸收世界优秀艺术,持续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及产品,以多元化、年轻化、场景化的传播方式,探索文明互鉴、文明共生的跨文化传播新模式,协力形成富有亲和力和现代感的数字艺术表达的中国方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在会上强调,遇见光影艺术空间将把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为可视化,是顺应时代发展而生,具有探索性意义、跨领域的挑战。艺术是开放的,呈现模式也不尽相同。数字艺术是新一代年轻人感知世界和了解艺术的重要载体,通过遇见光影艺术空间这一平台,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将为大众提供更多维度的价值输出,包括审美与思辨价值,实现艺术的疗愈。
未来,遇见光影艺术空间将开展更多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及学术讨论,吸引全世界的数字艺术作品研发团队参与其中,着力与社会各界共建中国数字艺术周,以更多维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中外文明互鉴。
标签: 艺术创作 艺术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