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林大叶: 古典音乐界的唐·吉诃德-环球实时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2-10-11 06:32:49

▲ 林大叶 深圳交响乐团供图

“林大叶是谁?”十几年前,刚刚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指挥专业学成归国就站在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上的这位年轻指挥家引人注目,不过他当年还没什么名气。如今,林大叶已是国内乐坛炙手可热的指挥家,也是深圳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主任。前不久,他挥棒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演奏了理查·施特劳斯的《唐·吉诃德》。在远离京沪艺术重镇的深圳,林大叶这位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如同那个一根筋执仗前行的唐·吉诃德,在他的理想王国里惬意生活。

对深圳情有独钟


(资料图片)

十几年前学成归国后,林大叶这位帅气的指挥家辗转于杭州、广州几年时间,最后选择了定居深圳。他说,这座城市是能够成就他的地方,是他的理想之境。在德国留学期间,他曾同时入选3个国际比赛,其中之一就是深圳指挥比赛。论影响力,其他两个国际比赛远比深圳的比赛影响力大,但由于档期等原因,林大叶最终选择了深圳。“那一次,夏小汤、陈琳、焦阳分列前三,我虽只取得第四名,但是深圳交响乐团对我的认可度很高,很快就聘请我担任助理指挥。”林大叶说,2009年他在杭州爱乐乐团工作了一年,2010年至2015年在广州交响乐团担任常任指挥,2016年开始在深交担任音乐总监。他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的定位非常清晰,就像他从德国归国前对挽留他的老师所说:“我学习音乐更希望回到祖国,更需要一个能让自己施展的空间。”

过去,深圳曾被很多人称为“文化沙漠”。但对于一个年轻的创业者而言,能在沙漠里找到一点点东西,那就是收获。“相比于文化艺术人才相对饱和的北京和上海,深圳更需要我,我可以成为‘沙漠’中的那滴水。”林大叶说,这正是他想要的那种状态——找到能让自己施展拳脚的空间。

“深圳是一个包容、年轻的城市,但根基浅缺乏沉淀。我刚去的时候遇到过一些困难,但乐团的领导都十分支持我,愿意倾听和接纳不同的想法和意见,这给了我很大发挥空间。这一点是非常吸引年轻艺术家的。”林大叶说。

“团长是驾驶员,我是发动机”

全国在乐团职业化方面,中国爱乐乐团首屈一指。其艺术总监余隆大力完善和推广的交响乐团职业化给全国的乐团树立了标杆,也让在其身边学习了几年的林大叶受益匪浅。

曾经在德国留学和生活过的林大叶说,职业化一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德国的职业化标准虽然代表着最高标准,但是回到国内后如果生搬硬套在国外学习的东西肯定会面临水土不服。“余隆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又通过他的智慧和能力让国内的乐团去接受这种国际上的艺术标准。在交响乐职业化、中国本土化方面,余隆功不可没,他的这些经验让从业者在探索乐团职业化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林大叶说。

来到深圳交响乐团的这几年,林大叶把在余隆身边学到的知识以及他对乐团职业化的执着、理念、方法带到了乐团艺术实践中,并在深交团长聂冰的支持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深交职业化的过程中,这对忘年交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可以说,深交这几年的飞快进步离不开两人的默契配合。

“聂冰是组建乐团时的老团长,他对乐团了如指掌,能够很好地把握乐团的发展方向。”林大叶打了个比方,“我像是发动机,而聂冰是驾驶员,驱动着深交这辆车一路飞奔。汽车不能光有动力,还要有人掌握方向、具备驾驶经验。”

重视古典音乐普及

进入深圳交响乐团之后,林大叶同时开始了大众古典音乐普及工作。“我们团开展了一项‘音乐会讲’活动,从全国各地邀请了很多音乐界的专家学者为大众进行深入浅出的普及讲座,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我就自己给大家讲。此外,音乐会导赏也是一项重要的普及工作,能帮助观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慢慢地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产生一种共情,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后,满足感会越来越强烈。”林大叶认为,音乐家不能永远待在象牙塔里,应该主动俯下身下沉到基层去,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喜欢音乐。

近几年,深交经常举办品质不俗的周末惠民音乐会,耳熟能详的乐曲勾起了不少观众对古典音乐的关注和好奇。林大叶说,周末音乐会有点像产品的试用品,观众免费试用觉得好,就愿意继续消费购买。

2022年10月10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林大叶: 古典音乐界的唐·吉诃德》

↓ ↓ ↓ ↓ ↓ ↓ ↓ ↓ ↓

标签: 国际比赛 情有独钟 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