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国家文化公园40讲》 | 第37讲:长江文化之“御”文化-世界新动态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2-10-19 16:42:01

《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37讲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千里岷江携带着高山上的雪水和雨水,冲出高山峡谷,一路咆哮而下,在川西平原肆意泛滥成灾。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这种状况是由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资料图】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矗立在岷江进入川西平原的咽喉处。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咀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引水口组成。鱼咀分水堤坝把岷江一分为二。正常情况下,内江进水60%,碰到洪水的时候,这个比例就自然地颠倒过来。飞沙堰溢洪道,是用来排泄洪水、泥沙和调节水量的,在旱季,它把岷江的水拦住,全部流入内江。在大雨季节,它又把内江容纳不了的水溢出,自动流入外江。宝瓶引水口,是内江的咽喉,由玉垒山凿开缺口而成。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以火烧石,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在高处极目远眺,玉垒山俨然横空出世的巨作,绝水兀立。从母体玉垒山开凿出来的离堆仿佛中流砥柱,巍然屹立在水中,桀骜不驯的江水不再肆恣妄为,而是缓缓地注入宝瓶口,蜿蜒而出,润泽良田,造福黎民,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战国秦昭襄王末年,李冰被任命为蜀中郡守。李冰上任期间,时值蜀地洪灾泛滥,李冰决定建造一处水利工程,永解蜀地水患。李冰根据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征发数万民工在岷江上游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时发明了“深淘滩,低作堰”治水方法。从古至今,每年到了枯水期季节,人们都要对都江堰河道进行清淤工作,将凤栖窝之下水域的泥沙清理干净,令河道能够正常进行排水。清理泥沙究竟该挖多深?早在2000年前,李冰父子命人在凤栖窝沙土一定深度下埋藏石马,一旦清淤时挖到石马,则证明清淤深度合适。后世人们又改石马为卧铁,并将这种测量方法沿袭了下来。

在四川省都江堰的凤栖窝下方,埋藏着四根“卧铁”,它们顺着河道方向并排而卧。据史书记载,这4根卧铁之中,最里面的一根,埋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为当时郭庄所铸造。第二根卧铁的铸造年代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当时官员何咸宜主持修铸。第三根卧铁为1927年民国时士绅管兴文所铸。第四根卧铁则是在1994年,即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时所铸造,并于1998年正式安放水下。前往都江堰的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可看到复制品。

2000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

都江堰可谓是千古受益的伟大工程,也是中华民族改造自然的奇迹之一。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00年11月,都江堰与青城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宜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的建成,形成了长达600公里的水库,最深蓄水175米,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由“堰”到“坝”,由“疏”到“拦”,既是智慧,更是跨越,长江之“御”文化既是中国人勤劳智慧的象征,更是中国人高峡出平湖的伟大创举!

(作者为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主讲:卢娟

标签: 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 三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