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以打击乐诠释古典——范妮和她的朋友们用节奏律动舞台
(资料图片)
打击乐是什么?是颗粒清脆的小军鼓,忽响忽暗的颤音琴,交替摇动的沙锤,音域广阔的马林巴。10月30日晚,演奏家范妮和她的朋友们亮相北京音乐厅,为广大乐迷朋友们带来一场表现力十足的打击乐音乐会。本场音乐会是“乐见古典”系列唯一一场以打击乐器为主角的演出。富有节奏感的敲打遇上钢琴和爵士,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打击乐器不像其他一些独奏乐器,就是大家一起玩才好玩,所以我在安排的时候就想起了一定要和大家一起。”为此,范妮邀请她的朋友们——钢琴家曲大卫以及打击乐演奏家邵哈哈、解储瑜、施博闻、郭天宇、乔睿哲、覃童鑫同台,“把打击乐里面能用的乐器都用上了,比如马林巴琴、颤音琴、很多鼓类乐器,也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是用钢琴和打击乐结合在一起来演奏,希望把打击乐器能展示的全部展示给观众看。”范妮说。
在曲目选择上,范妮表示,“寒冷的冬天马上就要来临了,希望带来一些火热的曲目给大家,让大家热闹一下。除了这些很热闹的曲目,也带来一些比较温柔的曲目,比如我自己的颤音琴独奏,马林巴独奏。平时打击乐给大家的感觉是特别热闹,但其实大家不了解打击乐的另一面,它也有很温柔很动听的那一面。所以在曲目安排里面加入了一些这样的曲目。除了打击乐重奏和打击乐独奏以外,还和我的朋友曲大卫一起,演奏几首我们改编的探戈,这是由颤音琴和钢琴来演奏,曲目中间也有一些很巧妙的设计。”
演出现场,范妮和她的朋友们精心准备了阿斯托·皮亚佐拉的三首探戈。萨克斯轻松诙谐的旋律配上节奏分明的打击乐,闭目聆听仿佛置身于舞池中,随着旋律迈出随性自由的步伐。
《西班牙》和《阿曼多的伦巴》两首曲子则改编了格莱美爵士钢琴家、作曲家齐克·科瑞亚的作品,用快速、稳定的桑巴式节奏提升了整首曲子的张力,是爵士乐、钢琴和打击乐融合的标杆。除此以外,艺术家们还用精湛的演奏技巧展现了一个个极具画面感的故事:沙锤和电子音乐的结合,再现了委内瑞拉平原的荒野风貌;《马林巴圣曲》则将20世纪末非洲饥荒的衰落场面演绎到极致。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观众不仅领略到打击乐充满神性和灵性的声音,也从打击乐的角度见证了古典音乐的魅力。
范妮,既有作为演奏家的张力个性,又有作为指挥的包罗万象,更有作为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打击乐演奏家,她获得德国打击乐独奏、室内乐最高演奏家文凭。在过去十年间,是众多打击乐比赛的获奖者,活跃于中国国家大剧院、德国国家歌剧院等多个世界舞台上,曾与柏林音乐厅交响乐团等多个乐团合作演出打击乐协奏曲;作为指挥家,她是德国萨尔布吕肯音乐学院首位指挥博士,曾指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等多个著名乐团,是最活跃的青年指挥家之一;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特聘教授,她常任中国青年爱乐乐团常任指挥,把中国青年爱乐乐团培养得有模有样,是备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无论是那种身份,她对音乐的执着是相同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文中图片由罗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