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了解中国绘画史-世界观热点
中国的绘画发展至今,几千年的历史,从中我们会不难地看出其绘画作品在每个不同时期无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我们知道,每一项艺术都有它的发展过程,特别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这一点尤为明显。
远古时期:书画同源
鹳鱼石斧图 陶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以图形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象形文字就出现了。此时的象形文字与图画等同。就如“旦”,代表着圆圆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祖先们不断探索着这个世界,并将所见所得通过图案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慢慢将其变成一种装饰和祷告的图案,绘制在日常的器物中,祈求着内心的愿望。
先秦两汉时期:风格形成
人物龙凤图 帛画
人物驭龙图 帛画
从夏、商、周、春秋战国一路走来,祖先们始终是把图案刻绘在器物之上,只不过器物的材质发生了变化。然而到了秦汉时期,桑蚕的养殖和丝织品的出现使得绘画的表达发生了根本改变。在这个时期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作品:《人物龙凤画》及《人物驭龙图》。它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作品。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线条就成了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
夫妇饮宴图 壁画
在此期间,绘画技术的极大发展,再加上汉代实行“茶举孝廉”的制度,助长了厚葬的陋习,所以使得墓室壁画,画像石及画像砖等绘画门类广泛流行,美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显著增强。就如在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一副《夫妇饮宴图》壁画,就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并出现了极为明显的中国绘画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蓬勃发展
顾恺之 洛神赋图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时间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个时代的画家越来越专业了,开始总结出各种绘画理论,这也推动了中国画艺术的体系化发展。说到这个时代的专业画家,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顾恺之。
他认为画画要注意“以形写神”,要在话里面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就体现出了他的绘画理念,后世的绘画作品也依据他的理论在逐渐发展。当然,除了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也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在这个时期,由于各种宗教蓬勃发展,宗教画和历史人物画占了极大的比重。
隋唐五代时期:趋向全盛
阎立本 步辇图
张萱 捣练图
周昉 簪花仕女图
隋唐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高度发达,绘画艺术肯定也不会被忽略。与此同时,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也使得这个时代的画家吸收了很多外来的美术风格,比如波斯、印度等地区。这个时代的山水花鸟画开始成熟,代表作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人物画方面主要以表达贵族生活为主,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就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从这些画作中我们还看到那个时代的衣着、体型和样貌。而宗教画也因与西方世界的不断交流而达到了顶峰,且渐渐有世俗化的倾向,简单来说就是神开始和人打交道了,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两宋时期:历史的高光
赵佶 瑞鹤图
两宋是属于文人的时代,“重文抑武”的政策使得各类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绘画做为艺术中的典型门类,也由此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而做为史上最具文艺气质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更是亲自设立翰林书画院,通过实行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招揽并培养了大量绘画人才。
而和平繁荣的社会,安定富足的生活也促使一大批文人追求闲适雅致的生活,他们终日徜徉于山水,流连于丹青,并互相探讨,不断学习,画学在当时一度兴起。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苏汉臣 冬日婴戏图
李嵩 市担婴戏
与此同时,风俗画成为了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所谓风俗画,其实是人物画的一种,它主要是用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的,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社会题材摄影。
此时期的风俗画能体现民风的社会功能,也逐渐受到上位者的重视,进而大力扶持此时期的绘画发展,因此虽然画院的滥觞是始于五代,却是盛于两宋。宋代风俗画名家辈出,许多旷世钜作在此时诞生,例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两宋间苏汉臣的《冬日婴戏图》、南宋李嵩的《市担婴戏》都是一时之名作。
元明清时期:个性展露
王冕 墨梅图
徐渭 牡丹蕉石图
郑板桥 墨兰图
到了元明清时期,经过数百年文学熏陶的中国绘画也集合了文学、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为一体,形成了“可赏、可读、可品”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作品,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文人画”。而画家们也摆脱了画院的拘束,开始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讲究借助画里面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慢慢追求一种神韵上面的情趣。
在这个时代,山水画和花鸟画都开始流行起来,代表人物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都是写意画里面的精品之作。除此之外,还有“院体”绘画、“浙派”绘画、“吴门画派”等等。而我们常说的“四王”、“四僧”、“金陵八家”等亦是在清初时期名噪一时,并影响深远。
近现代时期:亦古亦今 亦中亦西
齐白石 教子加官图
黄宾虹 宿雨初收图
近现代的中国社会遇上了千年未有的变局,于艺术而言同样如此。一方面,传统艺术的强大力量在此时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还衍化出了很多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流派纷纭,大家迭出。张大千的全能被誉为五百年来一人而已,无论工笔写意,都难掩一股清逸的气息;齐白石设色浓丽、痛快淋漓的大写意继承海派遗绪又自出机杼,稚拙中饱含一种难得的天趣;黄宾虹大象无形的山水浑厚华滋,其笔墨精神则直接与宋人相通无碍。这一时期的传统艺术,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无论人物、花鸟还是山水,都可谓是宋元以后的另一高峰。
林凤眠 仕女图
吴冠中 水乡人家
另一方面,西风东渐的流风所及,艺术家们开眼看世界,甚至直接到西方取法,试图打通中西方绘画融合的筋脉。他们中大多数人在积极吸取西方艺术理论和绘画技巧的同时,结合古典艺术审美和传统工具进行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最终以此来表现那些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经典母题。林凤眠柔和静谧的画面中那难以排遣的孤冷,黄胄速写式的笔触中那不可阻挡的奔放,吴冠中精心安排的点线面所构成的文化乡愁,都是西方绘画手法结合中国古典美学理念的典范。
上海联合2018秋拍
黄胄 饲鸡图 立轴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110×56 cm
题识:黄胄画,癸丑(1973 年)夏之雨夜。
钤印:黄胄画印
这就是近现代绘画的特点:亦古亦新,亦中亦西。从某种意义上说,近现代绘画是一座双向通行的桥樑,即可通向广袤未知的未来世界,又可回溯脉络纷繁的古代源头,而那些大家们犹如桥上灯火,照亮后人们的艺术旅途。这也正是为什么近现代绘画成为最近十年来市场热点的原因所在:这些近现代大家们几乎横跨清末、民国和建国后直至当代等不同的历史节点,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一百年来艺术乃至社会的变化过程;并且他们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他们有可能是最后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