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记忆】东方拱门印证中葡友好-当前热点
【资料图】
上下班时段车水马龙的罗理基博士大马路,贯穿本澳多条主要干道。这条大马路早期是菜地,于1980年代才开始发展,现已成为军事、政治、学术机构与商会林立的重要之地;但瞩目的应该是被戏称为“生锈铁”的东方拱门。东方拱门背后有何意义?为何会生锈?
东方拱门受自然氧化成“生锈铁”,反能保护建筑本体。
罗理基博士大马路,贯穿本澳多条主要干道,西起葡京路、贾罗布大马路、加思栏马路交界,往东北至回力酒店,右转至友谊大马路,全长1,470米。马路命名是纪念澳督罗德礼(又译罗理基)。
罗德礼是首位非军人出身的澳督,原是一名医生,任内主力限制鸦片贸易,甚至构思举办工展会,惜后来因故无法举办,数年后由另一位澳督执行。
由两条弧形柱及中央圆环互相构筑成巨大的拱门,象征澳门是中葡两国文化的交汇点。
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周围早期是菜地,道路东西两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中间路段南侧建成何贤公园。随着城市发展,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四周现已是军事、政治、学术机构与商厦林立的重要之地,但最瞩目的是矗立在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与何贤公园回旋处行车隧道上的“东方拱门”。
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可见当时的商业学校(今天的理工大学)雏形。
东方拱门是“中葡友好纪念物”之一,由葡国艺术家贾华洛设计。拱门高28米,阔35米,由数件巨型预铸钢铁,包括两边弧形柱及中央圆环互相构筑成巨大的拱门,象征澳门是中葡两国文化的交汇点,和谐统一。
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四周原是菜地
虽然东方拱门被坊间戏称“生锈铁”,但实际上是以耐候钢铸造,没有涂油漆。由于材料受自然氧化,表面形成保护层,令拱门本身免受侵蚀。经过一年后,保护层外表已呈棕红色光泽,成为与今天相若的面貌。东方拱门于1996年6月10日揭幕,成为中葡友好的见证,亦是澳门其中一处独特又富有意义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