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艺术长沙|星城降温,那一起去湖南博物院追寻艺术之火吧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11-13 18:06:16

这个周末,长沙气温骤降,而一场出片率极高又极具艺术性的室内展览无疑是个好去处。11月12日,湖南博物院跨年大展“根基——2022第八届艺术长沙”在长沙开幕。

据介绍,本次展览继续沿用往届“艺术长沙”的策展理念,采取多场馆联合举办,“三馆一线”式的参观体验模式,共同推出国内外八位艺术家个展,为长沙观众带来一场当代艺术盛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届“艺术长沙”共分为三个展区,每个展区根据场馆的特性不同再结合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形式,使展览本身呈现出不同的亮点。湖南博物院特展厅的场馆宏大,承载着湖湘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当代艺术品之间有着某种天然的对抗性和联系性,使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跨越千年并隔空对话。

今年,湖南博物院展区以“根基”为主题,从中华文明的宏观视野出发,将油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线索,试图将其在中国的传播、推广与演变进度,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作出阐释。在此举办的“根基——苏新平 张恩利 王郁洋作品展”由张恩利的“容器”、王郁洋的“奇云”和苏新平的“延绵”3个个展组成,涵盖了油画、雕塑、装置等多种创作媒介。

“跨界与融合”是3位艺术家共同的特点,他们以油画为主进行创作,同时跨媒介运用其他材料进行新的尝试。例如,苏新平从版画出发,运用油画创作了大量人物和风景画,进而又探索当代雕塑的现实意义;张恩利在油画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装置有深入探索;王郁洋则以油画的肌理和媒介为介入点,致力于数字微喷、装置、影像等多媒介的实验艺术。这些作品展现了两个世界的辩证统一:一面是与时俱进的“普遍”的生活世界,一面是思考与呈现“我们是谁”的价值世界。

“艺术长沙”双年展自2007年9月由湖南博物院、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出以来,至今已持续举办至第八届,已逐步从地域性展览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大展,成为中国艺术界颇具学术性和当代性的双年展之一。

展览将持续展至2023年2月5日。

潇湘晨报记者李佳美 通讯员王恩超 夏添

【展览链接】

1.苏新平:延绵

苏新平,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那是一个日照很强的高原地区,植被稀少,人口稀疏,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苏新平比较内向。1977年苏新平到部队当野战兵,1978年调到了电影队,在荒原上开着车到边防的哨所放电影,看到了蒙古包就进去聊天,有时会住在里面。内蒙人给苏新平留下了外表上少言寡语,但内心充满了热情的体验与感受。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边缘地区”来到都市以后,苏新平对都市的那种不适应、那种距离感,与对都市、对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了解、体悟交织在一起,建立起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内心充满了激情,同时用一种很温和的方式来表达内心。《背影》中的两个背影似乎踩着一滩水洼往前走,而他们面对的既不是大路也不是荒原。

2.张恩利:容器

张恩利,1965年生于吉林,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990年在上海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张恩利从最开始对人物的直接描绘,逐渐转向描绘物体,一个人身边的物体可能更反映这个人的状态,看到物体的人也能唤起有关这个物体的记忆。张恩利画的铁丝、水管,主要是用线来表达,这与他小时候画国画有关。线的那种缠绕、层次、聒噪是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完美的,能够反映人的精神状态。近年,张恩利愈加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他所接触到的世界,从对空间的感知与交流入手,绘制大幅画作,当被那些缠绕的、有层次的、聒噪的线所包围,人对空间的感知也就发生了变化。这些线可以用来描绘记忆中的人、物和场景,而张恩利却努力使他头脑中的记忆变得模糊一些,更加模糊一些。

3.王郁洋:奇云

王郁洋,1979年出生于哈尔滨,2008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王郁洋几乎成天与电脑为伴,他时常通过作品来讲述他与电脑的关系。如果一件作品需要进入工厂,需要进入实验室,那么这件作品也就包含了王郁洋同工人、科学家们发生的联系。这些作品呈现出来,或多或少会唤起观众对作品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同观众自身的认识,或者说普遍的认识有关。当观众通过艺术家进一步了解到作品的创作意图、所使用的媒介等信息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截然不同,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的产生是王郁洋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方向。改变观看作品的观众、改变我们对日常事物的普遍认知对王郁洋来说非常重要,就像他在与电脑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能体会到的一样: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虚拟世界,可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空间。

标签: 一个真实 艺术学院 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