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考察丁甘仁墓及故居,缅怀光辉一生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11-14 06:53:42

文|吴建远

坟茔


(资料图片)

密林蒿草间,深藏身与名。

一侧是绿树白楼的现代居民小区,平坦开阔的机械厂采矿取沙场地——硕大的石块,耀眼的白沙。

一侧,凤山密林中,国医教父丁甘仁的坟茔默默驻守,百年来只除偶尔有外地医界名流来此谒陵,打破它平日的寂静。

凤山,其高度虽不及东面腰通山、栖凤山,然亦草木茂盛,绿意葱茏,间或秋叶点缀,山下池水荡漾。最吸引我的,是沙地、蒿草对面的山坡下,草木掩映中,一块文保碑赫然在目。

眼前隔着无尽蒿草。绕道从东面进入。走了一段绿叶构树、晕金紫荆、银灰狗尾草及金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荆棘路,渐接近目标。

文保碑及台阶处,无灌木杂草,留有伐刈过的根茬。

文保碑如门牌号一般,我们由此“登堂入室”。

碑背面有墓主简介:丁甘仁,字泽周,常州孟河人,我国近代中医史上著名的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著名的近代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

向上是台阶及墓碑、墓冢。

陪伴墓主人的,只有漫山的林木。尤其身侧耸立的大榉树、朴树、乌桕,无疑是最忠实的守墓者,那萧萧飘落的秋叶铺满阶(通红的乌桕叶最靓眼),仿佛“化作秋衣更护墓”。

设计者匠心独运,他满怀崇敬之情,架构2层40余级台阶,让瞻仰者逐一拾级,层层攀登,一路仰视丁先生。

第一层台阶17级。栏杆最下各1块简易抱鼓石,1根兽顶石柱、4根方顶石柱,间以4块刻花纹的矩形石。

来到墓碑平台。但见一碑矗立:底部镶嵌花瓣纹巨石;上方篆书“孟河丁公甘仁墓志”,周围雕刻对称鱼及水波纹;主体部分,密布着蝇头小楷,系丁氏医校同事郑传芨所撰700余字《清授中宪大夫衔花翎四品衔丁公甘仁墓志》,以精练优美的文辞,概写丁先生平凡的身世及卓越的求学、医德、医术、事业、慈善成就,这是一户家庭的中堂画或编年史了。兹摘引几处: 

“求其术精内外,望孚中西,数十年如一日而有盛无衰者,甘仁丁先生一人而已……”(礼赞先生)

“始受业于圩塘马仲清先生,复从诸老宿游,尽精医家内外要术。隘乡邑地僻,袱被趋沪渎。居有顷,道大行,同志咸推为祭酒。”(喜其青蓝)

“于是开设中医专门学校、女子中医专校以毓才,复建南北广益医院以施诊,而延名师肩其任。学医者业既日精进,而慕院校之裨益人民者,闻风相继起。”(叙述创业)

“先生教人医术,每以……立其本,……通其变。治疾,必视其气体之强弱、时日之久暂,而随症立方。”(褒誉本色)

“晚年,名益重,道益行。不独沪地绅商争相招致,即西商之侨居者,积资数千万、出其百一足以尽集诸西医,而有疾必折衷先生……”(折射魅力)

“先生卒年六十一,墓葬于孟河凤山新阡主穴……”(缅怀故人)

由墓碑平台再拾阶26级,抵达墓冢。平台围石栏杆,冢外砌白漆墙面,冢顶封以水泥。冢前碑石上有儿孙落款以志的铭文。

此处已在山腰。坟茔掩映在松林之中,秋日的金色阳光穿过林隙涂抹在林间。山林一片寂静。

墓冢倚山临水,面向孟河故里。先生长眠于此,与青山不老,和自然同在。

故居

东寻丁甘仁故居。由346国道与丹东路交汇处的栖凤山,再向东北行不远,即抵达题有“孟河医派书院”的故居西门。

此园聘请常州江南古建筑技术传习所建筑师设计施工,园区规划用地21亩。现已建成的有雄伟的藏书阁、独特的五亭桃李厅,皆一半临水池。东北为马头墙的故居,居中是歇山顶、龙凤斗拱的纪念碑亭,为园区核心。

进门大道的北侧文化墙上,展列相关图文资料。驻足此处,看到的是一本浓缩了的孟河医派光辉历史:流派渊源、名家辈出、桃李天下、薪火相传、后世纪念……

藏书阁

进入尚在二期装修的藏书阁,江南古建气息扑面而来。一楼有建筑师龚进华工作室作品展示等,是对特别是北宋《营造法式》古建艺术的生动传承。推开东面一扇木排门,见东北角正是白墙黛瓦的丁甘仁故居,即为龚进华等营造。遂不登藏书阁,径往丁故居。

故居

据悉,真正的丁甘仁故居,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毁于水利建设。这是2012年建成的,它仿清代江南民居,两侧有五山屏风墙,青瓦白墙,古朴典雅,颇与主人的浩然医风相切合。

6扇联排雕花木门上部,拱檐下方,是丁氏医学传人、百岁老人周愚山以敦厚楷书题写的故居名。透过玻璃窗看进去,厅中裱有字画,堂前塑着丁甘仁、丁仲英、丁济万祖孙三代半身像。我似乎感受到先生们正略无遗憾地注视着每一位来访者——当年他们从这里走出,服务黎民、贡献社会后,如今又返归故园,可谓无憾。

另有凳椅、展台等。新修此故居,实为一展厅。

长廊西、故居前,是青砖铺的小广场。7年前,这里是丁甘仁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会场。彼时,丁氏后裔后学、活动嘉宾济济一堂,缅怀医派先人,共襄书院盛举。

广场西部,一座建成于2010年,采用内外龙凤斗拱、海棠藻井等传统古建筑工艺的纪念碑亭,飞檐若展翅,二龙咤其顶。

纪念碑亭

碑亭东面,悬木匾“杏林春暖”,概括了丁先生医派的济世功用。匾下竖立纪念碑:中部,是黑底白线刻画的着中式对襟、蓄八字须、双目炯炯关注黎民苍生的一代国医宗师丁甘仁先生肖像;上方刻孙中山大总统题颁“博施济众”字样;下部为上海中医学院校训“精勤诚笃”。背面,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吴阶平敬作《丁甘仁故居重建碑记》。

小小一碑亭,名人集大成。

回望故居,端庄精巧,古色古香。再瞻碑亭,厚重优雅,文质兼美。西眺高阁,巍峨壮观,欲与天齐。

宗师

“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1953年,伟人曾做如是说。

蒋熙德(Volker Scheid)先生,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经20多年潜心研究中医历史后,2007年在美国出版了《孟河医学源流论》,这是国际知名学者将孟河医派的影响力推向世界的浓重一笔,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孟河医派者何也?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流派。丁甘仁曾道:“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甲于吴中。”

孟河医家,最脍炙人口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

费家代表费伯雄,驰誉江南。道光年间,两度应诏入宫诊疗,获御赐匾额“是活国手”。

马家领军马培之(字文植),应诏为慈禧治病,被推崇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为最”。

巢家翘楚是巢崇山、巢渭芳,分别在上海、家乡行医,业务兴旺,名重一时。

丁家名声最响的,即是本文主人公丁甘仁。

故居园区文化墙照片上,前3大家均戴瓜皮帽,费伯雄白眉黑眼袋,仿佛德高的长老;马培之黑眉银须,轻摇折扇,器宇轩昂;巢渭芳不留须,数十年乡里行医,淳朴如民;丁甘仁独免冠,略谢顶,蓄浓浓八字须,凝重而又淡泊的神色中,满蕴着对黎民的厚爱,对中医的深情。

查阅相关资料,一代国医教父丁甘仁先生的巨人形象屹立眼前:

虚心善学,博采众长。

据《丁甘仁简要生平》,丁氏自小勤学不辍,不断师从名家,学以致用,切磋精进,终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12岁师从马仲清学岐黄之术;

15岁受业于费伯雄门人丁松溪;

17岁从马培之习医,初行医于孟河;

18岁起于行医苏锡期间,与吴门温病派弟子相往,医道大进;

20岁赴上海,向巢崇山学习刀圭之术,问业于伤寒学派汪莲石;

24岁在上海施诊,与余听鸿诸同道常相交往,造诣日深……

后创办诊所,名震大江南北。

赵章忠《丁甘仁辉煌的一生》推出剪影:“先生上午门诊,下午出诊。常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仍秉烛夜读,每至午夜方休。终生好学不倦,老而弥勤。”

丁甘仁墨宝

楼绍来提供墨宝,感叹“他的文笔流畅,逻辑严密,引经据典,行文雄健,议论捭阖”。

陈仁寿《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评述成就:

“治疗外感病主张寒温统一。”

“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有机融合。”

“辨治喉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

“从整体论治外科病。”

尤其1896、1912年“两克喉痧”:“丁甘仁在上海时正值喉痧症流行,其时沪上中西医生千余人,唯丁甘仁门诊率最高,治愈喉痧症病人达万余人,连在沪的西方人,也重金争相请他治病,从此医名大振。”

丁一谔《孟医之魂》礼赞医术:“丁甘仁在辨证用药上以轻清见长,治法平淡,处方精练,药量轻灵,收到‘四两拨千斤’之功。”

医者仁心,博施济众。

赵章忠权威展示:“丁甘仁在上海行医,由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广大患者拥戴,求诊者比肩接踵……丁氏乐善好施,对患者不问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先生素来热心公益事业,每有慷慨解囊之举,如将所得诊金悉数捐助学校、养老院、育婴堂、义渡局等。为此,孙中山曾以大总统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悬于诊所大厅,以资表彰。”

丁一谔深情回忆:“曾祖在沪上门诊时,每天有3个号留给贫病者,免费诊治并施药。他为家乡做了许多善事如义田(出资购田地分给无田农民)、义井(出资打井取水供百姓用)、义渡(设渡口免费为过往行人摆渡)以及创办养老院、育婴堂等。在上海担任十余所善堂的董事,常捐款资助,举行义诊……”

中医教学,首开风气。泽被后世,天下桃李。

《一代宗师  炳如日星》将人物还原到历史的坐标:“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对中医的质疑声噪起,北洋政府先后出台歧视中医、废中医教育案,业界为之震动。在抗争的队伍中,丁甘仁先生走在前列,以他的声望和影响,多次发表演讲或撰文辩论。‘倡明医道,莫如设立医学堂。’1916年8月,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费尽周折后终于迎来开学的日子,标志着上海乃至全国有了一所正式的中医教育机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丁甘仁辉煌的一生》说校史:“先生授徒要求甚为严格,由浅入深,令其勤读熟读中医历代著作。”

《从丁甘仁到秦伯未》忆先人:“秦伯未回忆起在中医专门学校学习时的情形说‘初学于丁师门下,丁老首先要求背诵《古文观止》中的220篇文章,每天背诵一篇,天天如此,当时觉得乏味,却不料古文程度与日俱增,从此博览群书亦觉易也。’”

丁甘仁传承中医,泽被后世。至1948年(私立上海中医学院停办,后成立上海中医药大学),其所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共培养了 30 届学生 869 人,他们大多成了新中国中医医疗和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上海医专也因而被誉为“名医摇篮”。丁先生不仅善待他人子弟,也培养出为数不少的本门优秀子孙,其子丁仲英,孙丁济万、丁济华、丁济民、丁济南,曾孙丁景源、丁景孝、丁一谔、曾孙女丁和君,玄孙丁佐泓等,皆为杏林名家。

丁甘仁孙丁济万、曾孙丁景源

非凡担当,坚韧毅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楼绍来《纪念近代中医教育先驱丁甘仁诞辰150周年》揭示人物高贵灵魂:

“丁甘仁创办中医学校的设想,起始于1913年前后,在长达3年的时间中,他以十分的热诚、百般的毅力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

“他联络了当时上海滩的许多著名人物,争取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当然,出钱出力最多的还是他自己。”“以民国初年的丁甘仁来说,虽然医名大盛,但个人的经济积蓄并不很多。要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学校,所需资金绝不是他个人所能承担得了的。为此,他迭出新招,如为中和国药号研制新药新品‘益脑补芯汁’和‘戒烟丹’,新药的开发即是可贵的资金来源。”

“他申请立案。亲自写就《公民丁泽周等为筹设上海中医学校呈大总统文》,上呈袁世凯;写了《呈各部文》报呈教育部和内务部。但此时袁世凯正忙于‘洪宪’登基,哪管得民间疾苦!而教育部、内务部也互踢皮球,最终内务部才批示‘教育部既深嘉许,本部自所赞同,应准备案’。”丁甘仁呈文报请立案,先后有过两次。“他经受了顽强意志的考验,无愧为一位伟大的坚韧不拔的创业者。”

呜呼丁公!

我们眼前,浮现出他精彩一生的难忘身影:苦读勤修,往来城乡;拜师求艺,师友切磋;坐诊出诊,活人千万;慈善义举,遍布沪常;心忧中医,演讲呈文;兴办医校,大勇大智;薪火相传,博爱无疆;溘然长逝,举国哀悼……

丁甘仁,将永远铭记在家乡人民心中,永生在祖国大地怀抱,屹立在世界医学殿堂。

标签: 中医教育 专门学校 中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