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外孙女考出钢琴十级的外婆来学琴了,静安这个琴社专收想圆音乐梦的老人-世界热讯
71岁的盛亚萍常常被家对面飘出的琴声所吸引。
她看这幢小楼一楼是家慈善超市,二楼不知是什么教室,工作日的下午常会有琴声,她一听便知是钢琴声。她没学过钢琴,但外孙女曾是琴童,9岁时就考出了钢琴十级,她从小练的钢琴如今闲置在家。陪伴外孙女学琴的那些年,盛亚萍也耳濡目染,对指法颇知一二,外孙女考出钢琴十级后,为了方便演出,便又迅速掌握了小提琴和手风琴,她对外婆说:“钢琴是乐器之王,学会了它,再学别的都易如反掌。”如今,外孙女已经进入大学,盛亚萍看着家里那架钢琴,常常在想:
(资料图)
为什么我不去学会钢琴呢?
哪里有教老年零基础学钢琴的地方呢?
带着好奇心,她敲开了慈善超市二楼的门。原来,这里是北站街道乐龄家园的活动场地,这里作为上海市十佳公益基地,有着许多面向老年人的俱乐部、社团等,奏出悠扬琴声的是印明琴社的社员们,琴社2019年左右成立,目前有成员50多人,全部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社长是“灵魂人物”
艺术上一专多能
盛亚萍了解到,每周三下午是印明琴社活动的时间。于是,一个周三的下午,她如约而来。2点未到,钢琴旁已经围了好几位社员,其中还有印明琴社的负责人,印明。
印明和盛亚萍同岁,年轻时,她是大庆歌舞团的舞蹈演员,文工团的经历给她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底子,歌唱、舞蹈和舞台表演,她都信手拈来。后来,她在一家钢琴学校担任行政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她便学会了钢琴,给自己的艺术技能又增加了重要的一项。来到北站街道老年协会后,她成了这里不可或缺的“艺术人才”。
老顽童剧社刚成立时,她担任了一部话剧的导演
,后来,她又担任了舞蹈队、旗袍走秀队的负责人。在和老年朋友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发现,许多老人儿时学过钢琴,退休后都想着继续圆梦,还有许多老人不想让家中的钢琴一直闲置下去,就像盛亚萍一样对音乐与艺术有着自己的憧憬与追求。
印明
2017年左右,印明便组建了苏河湾琴韵钢琴沙龙,到了2019年,在北站街道的支持下,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印明琴社,印明既担任负责人,又兼顾教学、演出等等,是琴社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
(琴社活动现场。拍摄时间:2021年)
印明向盛亚萍介绍:“我们每周三下午活动,根据社员的钢琴基础分为启蒙班、提高班和精品班,每个班分别活动一小时,但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活动又精简了。”例如当天的启蒙班有3位社员参加,日后还要根据防疫要求来调整。虽说是启蒙班,但3位社员都能弹奏比较完整的曲目了,看着她们坐在钢琴前自信又从容地弹奏,盛亚萍感到自己来对了,自己要找的就是这样一个教老年人弹琴的学习班,其他社员也才学不久,就能弹奏得那么好,自己也能行!
又坐着聊了一会儿,盛亚萍便觉得着急了,她对印明说:“印老师,很抱歉,我发现你们看的都是五线谱,我只会简谱,五线谱一窍不通的,我大概不能加入你们了。”印明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你先来学,五线谱也可以教你,今天就从指法开始。”一对一教学,从零教起,盛亚萍不愧是跟着外孙女“陪练”多年,很快便掌握了当天的教学内容。
左为印明,右为盛亚萍。
兴趣是最好老师
快乐弹奏到永远
对于盛亚萍的顾虑,印明觉得不用太担心。在琴社,印明自己琢磨出了一套面向老年人的教学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兴趣主导,在有了一定基础后,便开始弹曲子,这样才能保持兴趣。印明说:“老人又没有考级压力,主要是为兴趣而来,我常常让她们把自己喜欢的钢琴曲列出来,根据她们现有水平,能弹什么,就开始学什么,学会了之后就能展示能演出,大家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学了还想学!”
67岁的高萍刚来时,对钢琴一无所知,会读谱后便学了《小步舞曲》,一个月后便上台汇报演出,弹奏《蓝铃花》,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其实,高萍开过大刀、切除了一部分左肺,从小爱好文艺的她还曾加入了街道的笛子队,吹着竖笛,站上了社区的大舞台,大家都为她捏把汗:“你的肺功能行吗?能吹笛子?”她却说:“我不把自己完全当病人看,竖笛没有横笛难,有机会我就上!”
学钢琴后,她每天练琴,同时她还是北站街道花漾伙伴舞蹈队的一员。在艺术的熏陶下,人开朗了,身体也健朗了。
和她同岁的俞培炯刚刚加入印明琴社,退休后,她打算找一个老年团队学钢琴,多方打听后便慕名来到了街道的老年协会,来了之后她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地方,离家近、纯公益,印明社长很资深,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她和其他社员也成了良师益友,收获特别大。
目前,印明在策划一个创新节目,节目里既有钢琴弹奏,又有舞蹈,还有朗诵,她希望把多种艺术形式放到一起,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更重要的是,她希望用这种灵动的形式,传递出老年人快乐的面貌,来到琴社,邂逅音乐,这些老年人收获的不仅仅是几首钢琴曲,而是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喜悦与满足!
百闻不如一见:
弹奏:印明《梦中的婚礼》;拍摄与剪辑:周到君
撰稿及编辑|吴佳逸
图片|北站街道提供
本文为老闸北周到原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