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镶嵌在大青山巅的北魏皇家祭祀遗址-世界新要闻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2-11-17 15:58:19

初冬时节,横亘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迤北的大青山在冷峻中更显几分神秘,而雄踞山巅的蜈蚣坝顶北魏祭祀遗址则因考古于2019年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资料图片)

北魏是拓跋鲜卑建立的北方政权,孝文帝是在现今坝顶祭祀遗址完成最后一次祭祀活动后推出迁都洛阳、入主中原的重要举措,进而实现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所以,坝顶北魏祭祀遗址这一重要发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 内蒙古大青山蜈蚣坝顶北魏皇家祭祀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藏匿深山终被知

蜈蚣坝顶北魏祭祀遗址始建与毁弃均不见史书记载,然而这处消失1000多年的祭祀遗址又是如何进入考古界视野的呢?

大青山之巅的蜈蚣坝顶北魏祭祀遗址海拔高度达1660米,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硕大无朋的圆形土包,而土包周围则是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的耕地。

20世纪80年代,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有学者提出这座鹤立鸡群的“土包”很有可能是某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但对其性质一直存有争议。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坝顶遗址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对遗址形制结构及地表采集遗物的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可能为一处北魏礼制建筑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其列为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自2019年开展考古发掘工作4年来,基本揭开了这处遗址的“庐山真面目”。

据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介绍,目前遗址共揭露面积2100平方米,掌握了整个建筑遗址的结构布局,遗址自内而外由祭坛、内环壕、内壝、外壝、外环壕五部分组成。

皇家祭坛始出来

根据对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和《魏书》等历史文献进行研究,并结合动物骨骼鉴定、碳-14测年、植物考古分析、遗址建筑复原、遥感考古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考古界将这处遗址定为北魏皇家祭祀遗址,年代范围在公元430年至490年间。

祭天是拓跋鲜卑的重要传统。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后,自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在位)开始,北魏皇帝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北巡盛乐及阴山地区,形成了《宋书·索虏传》所谓的“阴山却霜”之俗。在阴山之中,建有广德殿(今武川县圪塔古城)、阿计头殿(今武川县土城梁古城)等行宫,皇帝于此避暑、狩猎、讲武。

坝顶遗址所在的蜈蚣坝北魏时期名为白道岭,白道岭之上有白道贯通阴山南北,皇帝行幸阴山多经由此路。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在由平城迁都洛阳之前,于七八月间北巡盛乐及阴山地区,先后举行了“谒金陵”“行幸阴山,观云川”“幸阅武台,临观讲武”等活动,其中“行幸阴山,观云川”极有可能是指在坝顶遗址举行祭天活动。依照古代皇帝祭天礼仪,祭祀活动结束之际,晚上要举行“望燎”仪式,皇帝手执火把点燃柴火堆,神职人员且歌且舞,所有与祭人员仰望星空,目送天神回归天庭。“观云川”应即“望燎”,《魏书》以“观云川”仪式指代孝文帝的整个祭天活动。

综合来看,坝顶遗址就是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最早可能修筑于太武帝拓跋焘“阴山却霜”期间。自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亲自主持阴山祭祀之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孝文帝曾“谒金陵”,但未巡幸阴山,孝文帝之后的北魏皇帝已不再巡幸盛乐及阴山地区,但祭祀活动应当不能中断。从祭坛内房屋建筑大规模过火的情形来看,整个建筑极有可能毁于公元524年爆发的“六镇之乱”之中。

沉寂千年任评说

经过专家学者分析与研究后认为,坝顶北魏祭祀遗址其作用不仅限于祭天,还具有祭祖、祭山、祭水等,坝顶遗址的建筑形制既有中原文化元素,还具有游牧文化特征,体现了拓跋鲜卑在继承华夏礼制的前提下,还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习俗。

专家学者认为,祭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及唐宋元明清均有国家性质的祭坛及祭祀活动。坝顶北魏皇家祭祀遗址的发现,前承秦汉、后接唐宋元明清,填补了曾经的历史空白。从中国古代皇家祭天遗存的发展史来看,目前发现时代较早的,有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血池遗址,为战国秦汉时期的雍畤。此后,陕西省西安市有隋唐时期的圜丘,北京市有明清时期的天坛。

专家学者认为,坝顶遗址所在的阴山山脉,自东周时期以来一直是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一条重要分界线。战国秦汉时期沿阴山山脉修筑长城,长城以南主要生活着农耕民族,长城以北主要生活着游牧民族。

北魏没有修筑长城,而是于阴山之巅设立大型祭祀建筑场所,采用了中原传统的礼制建筑形制,又具有北方游牧民族圣山祭祀的特征,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实物见证。

专家学者认为,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就出现在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时期,而坝顶遗址坐落在作为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天然分界线的阴山之巅,既有游牧文化特征,又具有中原文化元素。这一重要发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时代意义。

2022年11月17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

《镶嵌在大青山巅的北魏皇家祭祀遗址》

↓ ↓ ↓ ↓ ↓ ↓ ↓ ↓ ↓

标签: 游牧民族 拓跋鲜卑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