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公共 | “古今相映,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推广项目”在上海开幕-全球快播报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2-11-20 22:57:03


(资料图片)

11月18日,由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联合主办的“古今相映,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推广项目”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幕。本次活动为期10天,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和苏州图书馆先后展开。“上海工匠”、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非遗传承人、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和两馆的专业修复师团队,在活动现场带领体验者们探索古籍修复技艺中的重要环节——“装帧”,制作一本专属于自己的书,在体验中充分感受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印发,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以创新引领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是本系列项目连续开展的第三年。自项目发起之初,每一年的主题活动都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内涵,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提高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正值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馆之际,本次活动依托上图首创的借阅、展陈、活动和全媒体服务无边界融合的服务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全方位的展示、传播、互动平台。同时,苏州市正全域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全面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此次活动对于全方位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推动人文活动的共建共享,持续提升苏州在江南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首位度和辐射力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从早期龟甲、兽骨的“串连”形式,竹木简串成的“策”,到丝织物卷作而成的“卷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书籍的形态也有着奇妙的演进。在造纸术与印刷术发明与普及后,又不断演变出了如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书籍装帧形式。书籍装帧形式的演进,不仅展现出中华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也为今天的艺术传承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启迪与财富。本届活动的体验课程便是围绕“古籍修复”技艺中的重要环节——“装帧”展开设计。主办方为到场的体验者准备了丰富的体验材料,让体验者能够在上海图书馆与苏州图书馆的修复师们的带领下,制作一本专属于自己的书。同时,通过创新“非遗+”模式,将万代南梦宫(中国)人气IP“吃豆人”、名人名言、针对儿童的环保宣传填色插画等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以“非遗+IP”,“非遗+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多元融合,大幅提升体验感和体验成果物的实用性。活动分别邀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大学的留学生们、网络报名者以及万代南梦宫(中国)的员工们,多角度、多层次地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现场还展出了两馆修复师的部分古籍装帧代表作品和当代的特色艺术书籍。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将继续深耕文化领域的跨界合作,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愿景,深入探索社会力量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为大众带来更加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

(图为活动现场,由主办方提供)

标签: 传统文化 上海图书馆 苏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