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在复兴伟业中书写文旅新荣光 | 云南红河州:以“文化遗产”增强红河对外吸引力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2-12-09 16:04:25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云南省红河州文旅系统迅速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州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聚焦云南旅游新方向建设,不断擦亮“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


(相关资料图)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州文物局局长王振纯牵头组织州非遗科、文物科全体干部职工及州非遗中心、州文物管理所、州博物馆负责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怎么学、怎么干展开讨论。

王振纯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红河州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数量众多、门类齐全。丰富瑰丽的文化遗产见证了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程,展现了红河独特的文化魅力,是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的底气和底牌。

王振纯强调,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探索推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学、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领域融合,通过讲好红河故事、文物故事,使优秀的文化遗产成为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的底气和底牌。

“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红河对外吸引力

据了解,截至目前,红河州共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119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63项,州级213项,县级904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6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8处,总量居全省第一。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红河文化符号,极大增强了红河对外吸引力。

游客来到红河,看古迹、品非遗美食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旅游体验。游客可以到蒙自碧色寨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到建水文庙、双龙桥、朱家花园、团山游玩,品尝汽锅鸡、烧豆腐,逛紫陶街;去石屏古城看袁嘉谷故居、玉屏书院;去元阳看千年哈尼梯田、听神秘哈尼古歌、赏四季调乐作舞、品哈尼美食;去红河逛马帮古城;去屏边看人字桥等。红河的文化遗产,无论是文物还是非遗,都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为旅游经济做贡献

近年来,红河州调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思路,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释放文化遗产承载的文化力量,加大保护、开发和活化利用力度,为旅游经济做贡献。

以建水县为例,目前,建水县的10处国保、10处省保、25处州保单位以景区景点、庭院剧场、文化书院、城市书房等多种形式面向公众开放,开放比例达100%。10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已开发利用54处,开放比例50%。建水县还实施新老十大院落等文物保护修缮及利用项目,将老院落打造成民宿客栈、书院书屋等,如:琴鹤堂、永宁居、竹叶轩、曾家别院、苦地(于坚书院)等。

另外,建水县还积极构建“文物利用+”的新模式,将文物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休闲旅游等国家发展方略融合发展。在福东寺庭院剧场打造完成《问道临安》(乡愁篇)剧目并进行公演,已接待游客18000人次;焕文书院填充了琴、棋、书、画等业态内容;打造了崇正社区城市书房和朱家花园、文庙、团山、学政考棚4个4A级景区智慧书屋;团山民居建筑群依托红色革命文物内涵,开办了团山村史馆、九人团纪念馆;建民中学旧址依托红色革命文物内涵,布展红色革命史迹,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打造非遗街区,推动“非遗+旅游”。紫陶街、紫陶里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

下一步,红河州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促进红河州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供稿,部分图片由蒙自碧色寨景区、元阳文旅、建水文旅、建水紫陶里、红河文旅提供)

标签: 文化遗产 云南旅游 红色革命